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中的路径探索

2020-05-11黄晓晨熊明文李宗群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非金属材料学时无机

黄晓晨 熊明文 李宗群

[摘 要] 分析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探讨教学大纲制定方法、专业课和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课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对课程思政教学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课程思政;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一、前言

课程思政是指构建全过程、全员和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进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1]。这里提到“全过程”“全员”和“全方位”,文章认为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过程中,“全过程”指的是的是学生自入学第一天直至毕业的全过程;“全员”指的是所有在校教师,包括教师(含兼职和全职)、教辅系列老师(含实验员、图书馆工作人员、辅导员等)和学校其他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全方位”指的是不同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课程设计、专业综合技能实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对本科生的教育实施课程思政能有效避免理论学习的枯燥,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意识;有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有效地促使学生为自己规划人生。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思政教育的现状

蚌埠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3人,讲师10人。拥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占69%,其中45岁以下专任教师博士占85%;硕士学历达到100%,是一支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团队。理论教学学时总数(不含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活动学时数)为2338学时,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为682学时,占29.17%;学科专业基础课为872学时,占37.30%;专业必修课为352学时,占15.06%;专业限选课240学时,占10.27%;专业任选课96学时,占4.10%;通识教育选修课96学时,占4.1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师团队是一支教育背景深厚,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因此有能力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开展全课程思政教育。从教学学时上分析,各类课程占比均衡,可有效保证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

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师课程思政授课现状。蚌埠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其办学定位是“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前期的教学过程中,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应用型和工程化教学,缺乏对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深入认识,对课程思政的讲解偏少。现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师资队伍中,教师的职称多为讲师和助教,教师在上课之余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教研能力,而忽略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现有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对课程思政缺乏足够的认识,更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贯穿课程思政。

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学生思政学习现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身学习能力的差异,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差异,加之有些专业课本身比较难学,知识点繁杂,存在多个理论公式的推导,学生缺乏对某些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课时范围内授课,难以照顾到每位学生,因此没有足够的教学学时开展思政教育。有些专业课程的考试形式为考查课,学生不重视这些课程的学习,上课的时候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课程的学习上,即使这些课程的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了思政教育,也很难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有的课程设置是安排在大四学年,大四学年是打算继续深造的学生集中复习研究生专业课和公共课考试的时间,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往往发现学生存在上课复习考研知识点的现象,即使教师明令禁止这种现象,但是学生存在逆反心理,即使不看考研资料,也没有把心思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因此,课程思政实施起来也比较困难。

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思政教育探索

课程思政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课程特性,深入挖掘本专业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1.修订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指导性纲要,要想实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全过程、全员和全方位的育人目标,就要首先修订教学大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每门课程的学时设置时充分考虑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从而在根本上实现课程思政融入课堂。

2.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融合。在最新一版的教学大纲中,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导论、实验室安全教育及安全技能培训、材料科学概论、仪器分析、材料科学基础、粉体工程与设备、粉体表面改性与设备、材料工程基础、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无机材料现代测试方法、材料成型工艺学、热工过程与设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玻璃生产基础、玻璃窑炉、玻璃工艺学、玻璃生产与管理、玻璃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硅基新材料及工艺、硅基材料工厂设计与管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硅基新材料研究进展、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指导、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法律法规、计算机在材料科學中的应用、硅基半导体材料、复合材料概论、新型无机材料、超薄玻璃生产技术、工厂设计与管理、先进能源材料等课程。在制定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时,要把大纲中的课程基本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内容体现出课程思政元素。在考核方式中,无论课程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都应该至少有20分的题目是和课程思政相关的,这样才能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3.实践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融合。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专业课针对每一级的学生都有专业认知实习,在选择这些实践课程的培训地点时,尽量选择学校所在地的知名企业,或者在材料制备工艺上有突破技术的企业,或者在国家级奖励中有突破的企业,在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从而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结语

课程思政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将专业基础知识和课程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课程思政内容占比要适中,不能重视思政内容而忽略了专业课程知识点的学习,也不能将思政课程内容生搬硬套到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去。要从教学大纲制定出发,从根本上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专业课和实践课程中去,从而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育人的教学宗旨。

参考文献

[1]范严伟,武军莉,王旭东,等.理工科院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索——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J].科技信息,2012,(18):255.

[2]韩雪峰.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师的德育优势研究[J].教育探索,2007,(8):103-104.

[3]周元凯,左雪,樊玉杰.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途径探讨[J].教改教法,2019,(10):56-58.

猜你喜欢

非金属材料学时无机
水轮机过流面非金属材料的修复及防护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无机渗透和促凝剂在石材防水中的应用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加快无机原料药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和途径
回转体非金属材料托轮的受热分析
Fe2(SO4)3氧化脱除煤中无机硫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