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概率统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0-05-11金小梅毛本清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概率统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金小梅 毛本清

[摘 要] 概率统计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的基础课,为使其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提出从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认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入手,使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课程思政;概率统计;教学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职老师来完成,而是要尽量达到“人人育人”的境界。这就要求各类课程的教师都要遵循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为所承担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注入新的灵魂。

一、概率统计课程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的定位

概率统计课程是高校理工科类基础课程,其内容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属于隐形课程,侧重于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和升华。该课程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课程思政的践行模式和途径对其他专业课程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概率统计课程是基于社会生活总结演变而来的,蕴含了大量的思政元素,因此我们对概率统计教学进行改革,就是在对书本知识熟练掌握的同时,深入挖掘某些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概率统计知识、案例等作为载体,适时、恰当地把思政元素渗透到概率统计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接受文化素养的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概率统计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

(一)提升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

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法。课程思政教学就是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潜移默化地把思政元素融合于专业知识中,让学生既可显性地学到专业知识,又能隐性地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起课程思政的意识,提升课程思政认知,践行课程思政改革。所以,作为任课教师不但要钻研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还要关注教育发展趋势,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以及他们的现实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思政教育走进课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二)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课程思政非常注重在思政教育和价值传播中蕴含知识底蕴,同时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的导向作用。理科课程专业性较强,知识点较抽象,如何将概率统计教材中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合于专业知识中,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找准切入点,适时引入经典案例,以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为引领,让专业课透出人文味道,使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共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

1.通过学生生活常识,生成并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概率统计属于理科范畴,书本中的定义、公式、定理对学生来说比较乏味,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概率统计课程中的很多内容其实跟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入学生的生活体验及生活常识方面的案例,使概率统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例如,在讲乘法定理时,可以问学生运动会中参赛者跑道的选择是怎么安排的。根据生活经历,学生会说通过抽签来决定。老师可以继续问,你们觉得这种方式公平吗?为什么?通过设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将这个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乘法定理验证学生的想法。抽签表面看起来是先抽的占优势,其实不然,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每个抽签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直觉不可靠,我们要学会用全局的、联系的眼光看问题。例如,在讲二项分布时,可以引入抗战片中不会打枪妇女在情急中也能拿起枪进行自卫的故事,这可以引申为教材中的射击问题,以此鼓励学生学习要持之以恒,不怕失败,同时也可以教育他们要有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顽强拼搏的勇气。

2.借助名人轶事,提高学习动力。数学中的很多公式、定理都是用人名来命名的,比如切比雪夫不等式、伯努利大数定律、泊松分布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一些名人轶事,提高学生听课兴趣,鼓励学生具有勇于奋斗、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孜孜不倦、不畏艰险的学习精神。例如,在讲到概率统计定义时,可以介绍浦丰、皮尔孙等曾进行过大量掷硬币试验,其中罗曼若夫斯基投硬币的次数达到了80640次,引导学生挖掘深层次含义,教育学生要有不断探索、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3.拓展课本知识,做到活学活用。在日常教学中,教材只是理论知识的传播载体,而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终达到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的教学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领悟教材内容的精髓,对书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扩充与深化,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同时懂得做人的道理。

例如,在学完贝叶斯公式后,可以让学生利用该公式解释《狼来了》寓言故事中第三天村民不上山救牧童的原因。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不妨设村民对这个牧童的可信程度为0.8,可信的孩子说谎的可能性为0.1,不可信的孩子说谎的可能性为0.6,利用贝叶斯公式可以得出牧童第一天说谎后可信度下降到0.4,然后对贝叶斯公式进行修正,计算出牧童第二天说谎后可信程度下降到0.1。如此低的可信度,村民第三次听到呼救时怎么再会上山救牧童呢?在解释完这个问题后,可以再顺势问学生:这个故事给你们什么启发?这个经典案例的引入让学生在领会抽象公式奥妙之处的同时,懂得做人要守诚信的道理。

4.创新课后作业,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在概率统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推动课堂教学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得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多阐释自己的见解,这仅靠课堂上有限的课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该根据不同授课内容灵活多变。比如在讲完某章节时可以布置开放性题目:你能利用本节内容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能从中提炼到什么思政元素?然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上台汇报,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本组学习能力的舞台,这样既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活跃了课堂氛围,补充了教师授课内容,又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小结

思政教育走入概率统计课堂犹如一股清风,为概率统计原有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视角。笔者根据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指出在提升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认知的同时,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其他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提供学习与借鉴。但对于概率统计思政功能的充分发挥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与努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紧随时代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做学生名副其实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王海威,王伯承.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7):32-34.

[3]高明.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探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3):64.

猜你喜欢

概率统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学生对翻转课堂综合评价的调查研究
数学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重要领域的应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