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唱三叹,回环呼应

2020-05-11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朱颜蜀地蜀道

《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诗沿用古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高峻、崎岖、奇险和不可攀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情怀。

全诗二百九十四字,文句参差,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三段中各出现一次,分别出现在开头、中间、结尾,并通过它前后所带的分句,使得各段表达的重点同中有异,收到了一唱三叹、回环呼应的艺术效果。

一叹山之高。诗歌开头用两个感叹句破题:“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危”意为“高”,似乎诗人由秦入蜀,面对高耸的蜀山,不由得惊叹“啊呀呀,多么高峻伟岸啊!”为全诗奠定了雄奇奔放的情感基调。接下来诗人的笔伸及“四万八千岁”前的古蜀国,写其因只有鸟儿才能飞过的高山峻岭而“不与秦塞通人烟”之情状。再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介绍蜀道的由来,染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引人入胜。然后着力从正面和侧面刻画蜀道的高危难行:上有高标接天,下是回川翻滚,诗人将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且以山高与水险互相衬托;善飞的黄鹤不得飞过,敏捷的猿猱愁于攀越,行人更是手扪星辰、仰头屏息、抚胸长叹,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二叹境之险。上文似乎把蜀道的难行写到了极致。于是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深沉的旋律,描绘了蜀道“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的惊悚苍凉的境界,并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凋朱颜”意为“吓得脸变色”,行人闻鸟之悲鸣而丧胆,突出蜀道古木深山之危险可惧,这一句顺势而出,并与诗歌开头的句子相呼应,诗人感叹蜀道难行的情感得到了强化,文脉得以贯通。而高峻苍凉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运用两组四个句子,先描写静态的接天连峰、倒挂枯松,突出山势之险峻,再描写声响震天的“飞湍瀑流”“砯崖转石”,突出蜀道之惊险骇人。最后以“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总结该段,并与本段开头形成呼应,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忧虑。

三叹势之危。第一、二段写尽了蜀道自然环境之高峻、奇险,第三段则着力描绘蜀地社会环境之险恶。诗人从对蜀中要塞“剑阁”之易守难攻写起,引出对蜀中守将易据险叛变、政治形势凶危莫测之描述,殷殷劝告友人最好“早还家”之后,以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收束全篇,而诗人之嗟叹仿佛萦绕耳畔。

一唱三叹,在参差错落的长短句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贯串全诗,回环往复,极富节奏感和音乐美,使得詩歌犹如一篇荡气回肠的壮丽乐章!

猜你喜欢

朱颜蜀地蜀道
打开剑门关,蜀道平仄而出(组诗选一)
巫山一段云·石榴花
入川行吟(通韵)
蜀地房屋花样多
戊戌新年有题
民国时期蜀地孟学概论
梁中效:中国蜀道研究的八个方向
宋祁入蜀路线考述
My pen pal
不能吃的fish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