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招拆招的动物防身术

2020-05-11雪菲菲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电鳗臭鼬敌害

雪菲菲

在看似安静,实则危机四伏的自然界里,为了生存,动物们都各自练就了一身见招拆招的生存防御术。那动物的防卫本领都有哪些呢?

眼鏡蛇是一种有名的毒蛇,它的颈背间有醒目的眼状斑纹,遇到人时,它头部抬起,颈部膨大,并发出“咝咝”声,使人不敢轻易靠近它。如遇人贸然进攻,它便会喷出致命的毒液。

栖息地遍布树林、平原、沙漠、灌木丛、沟谷以及耕地四周的臭鼬,是个会用臭屁防身的小家伙。臭鼬的肛门处有两个被称为“肛门腺”的臭腺,能分泌让人泪流满面、带有毒硫酸硫醇混合物的臭鼬麝香。

每当臭鼬遇到想把自己当成美食的“来客”时,会先用特殊的黑自色体肤警告敌人。当敌人进一步发动进攻时,臭鼬会先低下头,竖起尾巴,用前爪跺地发出警告。如果这样的警告不起作用,便会转身使出撒手铜―通过和肛门腺连接的乳头向敌人喷射有毒的恶臭液体。臭鼬的臭液射程可达1米之远,其强烈程度在800米范围内都可以闻到。不幸被这种毒液击中的攻击者不仅会窒息,还可能因此失明一段时间。

草原犬鼠又名土拨鼠,喜欢挖洞穴居,抱团合作。它们每次成群出穴觅食时,都会派一只土拨鼠站在地面或高处担任“哨兵”,探察四周的动静。一旦发现猛禽、野兽来袭,“哨兵”就立即发出高频率的尖叫警报,其他土拨鼠听到这一“紧急警报”,便急忙钻入洞穴,逃避凶险。当敌害远离时,“哨兵”又会发出洪亮的叫声,以示“解除警报”,恢复正常。这时,躲避在洞穴中的同伴们又纷纷出来继续觅食。

美洲大陆最大的猴子——吼猴,其团结性和斗争性堪称猴科之最。吼猴的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领地,边界上会派两只吼猴站岗,通过吼叫相互警告对方,不得擅自越过边界。如遇敌害或异族擅闯领地,雄猴便以齐声“高歌”的方式将侵犯者赶走。这样的合力吼叫就算大蟒蛇那样的敌害来袭,也会被吓得心惊胆战。

吼猴为什么会有如此洪亮的“美声”呢?经研究发现,吼猴被宽阔的下颌围住的膨大喉头里,长着状如贝壳且与气管相通的舌骨,舌骨形成了一个类似“共振箱”般的结构。其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通过“共振箱”会变得十分洪亮,就连站在1.5公里以外的人都能清楚地听到。

被称为水中“高压线”的电鳗,尾部两侧规则地排列着6000~10000枚肌肉薄片,每枚薄片之间都有结缔组织相隔,并有许多神经直通中枢神经系统。每枚肌肉薄片都像一个能产生150毫伏电压的小电池,近万个“小电池”串联起来,就可以产生很高的电压。每当电鳗遭遇捕食者攻击时,可瞬间发出200~450伏特的电力。

电鳗既然能在导电的水中放出那么强的电,为什么不会电到自己呢?这是因为电鳗的放电器在身体的两侧,而电鳗所有的重要器官都由绝缘性很高的构造包裹住了,因此在水中,电鳗就像一块大电池一样。不过,如果电鳗不幸受伤导致身体两侧的绝缘体同时破损的话,放电时就会像两根裸露的电线一样发生短路的现象,如果电鳗在这时候放电是会电到自己的。

俗话说:再完美也必有一缺。由于电鳗每放一段时间的电就要休息蓄电,贪心的印第安人常常先将马赶人河中,引诱电鳗将马击倒后,乘着电鳗蓄存的电量消耗殆尽,安静蓄电时,将电鳗捕获。

动物的逃生本领各具特色,这是在复杂的自然界中,为了生存而进化形成的本领。除了以上的本领之外,有些动物靠吓唬敌人来逃生,比如北美洲西部的长角蟾蜍,它们遇到敌人的时候,会从眼睛里往外喷血,使得敌人不敢靠近。(编辑 文墨)

猜你喜欢

电鳗臭鼬敌害
臭鼬的神秘武器
“可恶”的寄生植物
为何丹顶鹤总爱用一条腿站着
动物们的自卫绝招
“臭鼬”不臭造飞机
臭鼬的屁真的很臭吗
电鳗vs凯门鳄,谁能赢
电鳗的确会用电
动物们的自卫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