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楊超翔 探索新邊界「守業」不「守舊」

2020-05-11史瑩

台商 2020年1期
关键词:競爭生產行業

史瑩

「我們是做插頭和五金配件起家的,這個應用面應該非常廣,早期大家都把插頭生產的沖壓線叫『印鈔機』。」提及自己的家族企業——新華電子零件,楊超翔的語氣裏充滿了自豪。40年的耕耘,30載的大陸打拚,他的父輩們開疆拓土,不斷擴大事業版圖,產品的全世界市占率一度高達到25%,月營業額高達1500萬(人民幣,下同)。前輩們披荊斬棘打下的事業,對於即將接班的臺商二代楊超翔來講,似乎是一片輝煌的錦繡江山。

接班 熬過痛苦

然而,「痛苦、難熬」這4個字,才是楊超翔剛剛接班時的真實感受。2007年10月,楊超翔以一個業務經理的身份進入工廠,傳統的五金電鍍行業的生產環境,著實給了他一個下馬威。「早期那個味道很濃,剛好我們公司旁邊又是一座山,全部工業區的廢氣和排煙都到我們家集中,霧濛濛一片。工廠年代久了很老很舊又很潮濕,我在2010年以前還住在工廠裏面,真不知道那時候是怎麼熬過來的!」

環境的艱苦還在其次,剛入廠時新老理念的激烈碰撞,也讓楊超翔度日如年。進廠4個月時他開始要面臨管理問題,結果是磕磕絆絆、四處碰壁。「所謂挖洞給你跳,明明不可行的事情身邊的人還告訴你去做,結果被老闆罵後還不承認。最難過是開會,當著廠裏20幾個幹部的面,我被指著鼻子告誡:不要以為你是老闆的兒子就可以做這個決定,完全不把你當一回事,讓你知難而退。加上爸爸不理解也批評我了,哇,好可憐!我明明就很冤枉,當時壓力很大,第5個月時一度萌生離開的想法。」

還好有已經進入工廠工作的哥哥的指導,期間楊超翔通過讀相關的書籍,提升自己對企業管理的認識,同時訓練自己的溝通技巧,才慢慢理順了關係。緊接著2008年金融風暴到來,公司業績瞬間砍半,生產效率、營運和周轉狀況都風雨飄搖;另一方面,嶄露頭角的楊超翔大膽興利除弊,2009年一口氣換掉了2/3的幹部,「那真是動盪和辛苦的一年!但我還是親自衝鋒在前,想辦法撐過去。2010年中期以後這個情況就扭轉了,整個工廠穩定了,人員也都訓練好了,業績慢慢恢復到以前。現在回想起來,那一段艱苦的磨煉時光成就了我們後來幾年的發展。」

在高達八成的台商二代接班陣亡率的當下,楊超翔為什麼能堅持下來,終獲成功?事實上,早在30年前,楊爸爸就開始了楊超翔接班的佈局。他8歲就能給妹妹煮飯,10歲當童工組裝汽車天線,12歲擺地攤買衣服「天天被警員追著跑」,14歲賣遊戲光碟賺錢,18歲開始每年暑假來大陸工廠實習……豐富的人生歷練,讓楊超翔早已不是溫室中的花朵,而成長為一株經風沐雨的堅韌小草。

變革 推陳出新

順利接棒只是第一步,隨著對工廠了解的不斷深入,楊超翔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變革。「我在2009年後就極力推進自動化,把工廠的人工用自動化機器代替,到目前為止產能沒太大變化,但是我的人工已經少了將近一半。」楊超翔說,未引入自動化時,一台機器3個人操作,現在是3台機器一個人操作,累積數百萬的自動化投入,帶來了操作效率的大大提升。「節省人工是長遠的趨勢和規劃,今後還會繼續投入,在目前自動化5 0 %的水準上繼續提升。」操作技術水準高了,營運管理也要跟上。與父親那一代「一言堂」式的獨裁管理風格相比,楊超翔的管理方式更為人性化。「人性化就體現在民主上,很多事情我會聽大家的意見,甚至有些決定我會用投票的方式,當時主管們都說我把民主化帶進了工廠。當然投票前我會盡量去說服,但最後的決定還是以投票為主。」代替了之前的強壓式,這種以溝通和引導為主的管理方式,讓楊超翔與主管們的合作越來越順暢。「公司的這些幹部,我把他們當自己家人來看,大家都是一個team和partner。我們先把遊戲規則講好,再按照責任制逐個落實,以心換心,他們也都是非常盡職的。」

看輕過程,注重結果,充分授權和放手,是楊超翔的管理特色。為了提升管理效率,他用了近半年的時間把公司歷年來的報表數據仔細比對研究了一遍,對什麼數據最合理、什麼價格最合理都做到了心中有數;然後在公司大力推行承包責任制,「跟每個車間簽合約,在保證訂單的前提下,按照設定好的價格去做。主原料等比較貴的東西由我來買,我來付加工費,剩下的輔料或者是人員管理工資等都由各車間自己來負責,變成每個車間都是我的合作廠商。」楊超翔說,承包責任制的落實,不但讓他甩掉了纏身的日常事務,更在降耗增效上成果顯著。

挑戰 提升競爭門檻

經過數年的磨合歷練,楊超翔於2012年正式接過父親手中的接力棒,企業的經營進入了二代時期,行業的競爭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2006年以後,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這個行業,原來整個市場大概只有2、3家來做,現在光一個虎門做這行的就有200~300家。因為我們來得最早,培養了太多師傅出去成為競爭對手,被戲稱為插頭行業的『黃埔軍校』,原有的市場份額被瓜分,市占率已經降到了1/10。」

如何突圍?為了提高競爭力,楊超翔近年來已經把營運的重心轉向技術門檻較高的電鍍。「目前全世界90%的電鍍工藝的種類我全都可以做,電鍍這個行業的核心是技術人員和試劑配方,比較不容易被取代。」楊超翔還指出,現在大陸對電鍍環保的控管更為嚴格了,「從2014年到目前為止,我們為改善電鍍環境投入的資金就有800萬人民幣;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我們還持有這個行業比較稀缺的電鍍生產資質證書;同時電鍍行業還在劃分環境區域,比如我們工業區是電鍍區,只能在這個特定區域內進行電鍍生產。這些都是門檻,都會對行業進行洗牌,未來競爭對手會越來越少。」

儘管如此,行業的衰退在楊超翔的眼中依然是觸目驚心:「2007年五金加工業的淨利潤有30 % ,到2012年以後只剩下3%~4%了,到現在只是賺一點人工費。」另一方面,電鍍行業作為傳統的重污染行業,在政策層面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總之轉型已在眉睫。

轉型 蓮花綻放

機會來了。2014年,因緣際會,楊超翔接觸到一個福建漳州的農業種植觀光度假村專案。該項目距離漳州市只有20分鐘車程,位於漳浦縣台灣農民創業園區內,全稱為「台康園蓮花生態養生文化村」,規劃有蓮花培育室、有機蔬果展示區、親子活動中心、科普教室、生態餐廳、茶藝休閒水上區、碧雲寺、禪修長廊、有氧森林步道等12個分區景點。

生態農業、休閒觀光,這是政府鼓勵支持的,同時也有著綠色環保的超前理念,是楊超翔非常看好的潛力產業。經濟學本科、在廣告相關企業任職過的他躍躍欲試,找到了事業新方向。「項目以禪修為主,第一期是做好蓮花池種植蓮花。我們種的是九品蓮花,用山泉水灌溉,屬於可食用型的,每天送一千朵新鮮的蓮花到廈門做泡茶使用。」楊超翔介紹,蓮花沖泡熱水後,整朵綻放;蓮花茶清香甘甜,晶瑩亮黃。蓮花的芯含有膠原蛋白,未來還可以深加工成面膜等保養護膚品。「第二期是蓋廟,已經接近完工。廟裏的神是從台南觀音寺請來的,2017年10月份已正式啟用,佛事的盈利全部拿來做善事,我們看中的是佛事帶來的周邊效應;第三期是度假村建設,預計是30到50套木屋。目前,漳州市配套的一百多公里的步道和驛站已經建成,整體的旅遊觀光環境基本成形。未來我們將聯合更多這種類型的旅遊區,相互合作,形成規模效應。」

至今年楊超翔已接棒12年,從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已成長為一個成熟的管理者,帶領著家族企業從傳統五金行業一步步升級轉型乃至跨界旅遊觀光、藝術品鑒定等文化創意產業,楊超翔表示這期間他對接班的含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班不是守著原來父輩留下來的「一畝三分地」,而是不斷探索新的邊界,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這樣家族企業才能走的更遠更久。

猜你喜欢

競爭生產行業
古道散茶香
牛奶生产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企業投資經營系列談同業競爭問題全面解析
行业绘本
美國的企圖是想「剪中國羊毛」
「台灣競爭力論壇」談台灣競爭力
超级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