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尔夫教学法在特教学校的推广阻力与对策分析

2020-05-10郑雪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8期
关键词:奥尔夫特教乐器

郑雪飞

[摘           要]  自1980年廖乃雄先生将奥尔夫教学法引进中国以来,对中国音乐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在全国的学习音乐教育中得到了较深入的发展,但是,奥尔夫教学法在特教学校的推广却存在一些阻力和问题,从特教学校与地方高校交流合作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和办法,以期推动奥尔夫教学法在特教学校的推广和普及。

[关    键   词]  奥尔夫教学法;特教学校;推广阻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8-0118-02

特教学校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考虑到特教学校在教育的内容、要求和实施方式上与一般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中必须从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他们认知活动的特点出发,通过教育和训练,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而奥尔夫教学法在特教学校的运用恰好能实现特殊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一些目标。

奥尔夫教学法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我国的著名音乐教学法之一,它强调让学生亲身接触音乐实践,以学生的体验为主,在音乐活动中,通过节奏、语言、奥尔夫乐器、音乐游戏等,逐渐唤起与人生来具有的音乐本能。在特教学校实施奥尔夫教学法,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安抚情绪、提高感受力,改善动作协调能力,增强特殊儿童与人交往的能力,并激发各种智慧潜能,还能发挥其音乐治疗方面的作用,改善特殊儿童的心理、生理缺陷,实现对特殊儿童治疗和康复的目的,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甚至可以挖掘出某些特殊儿童潜在的音乐潜能。

目前,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从早教、基础教育到高师、音乐学院,甚至成人、老年音乐教育领域都在不断深入实践和推广普及,在理念和方法上经历了从完全照搬国外的教学模式和过程,到逐渐与我国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结合起来,不断推陈出新,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普通音乐教育领域已经生根开花。

一、阻力分析

虽然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但是,特教学校似乎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奥尔夫教学法在特教学校尚难推广,究其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一)师资和乐器

在特教学校推广奥尔夫教学法,必须要有具备扎实的奥尔夫教学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没有接受过奥尔夫专业培训的教师很难胜任一定的教学任务。從各地特教学校对现有音乐教师的调查情况的汇总来看,目前,特教学校的音乐教师主要由少数专任音乐教师和多数兼职音乐教师构成,专任音乐教师大多毕业于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只有个别教师毕业于艺术院校或综合大学音乐专业。兼职音乐教师所学专业并不是音乐,主要由本校的其他科目教师替代上课,这些非专业的音乐教师虽系统地学习过特殊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法,但平时忙于专业课教学,没有时间深入研究音乐教学,音乐课上随便播放相关视频、音频等就算音乐课了,更不用说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进行教学了。仅有个别音乐专业毕业的专职音乐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但是具备奥尔夫教学法能力的音乐教师却凤毛麟角。一些音乐教师虽然有想要参加奥尔夫课程培训的意愿,但是,考虑到培训费用昂贵、培训次数有限、名额有限等因素,很多教师不得不打了退堂鼓,直接导致音乐教师参加奥尔夫培训难上加难。

即使有个别音乐教师有机会参加了奥尔夫课程培训,在具体的教学中,又苦于没有合适的奥尔夫乐器,无法开展教学。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的特教学校中尚有比较充足的奥尔夫乐器及配套教室,但是在中小城市的特教学校,奥尔夫乐器等教辅设备较为匮乏,偏远地区的情况就更差了,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听说过奥尔夫乐器。有奥尔夫教师,却没有乐器,就好比士兵没有武器,厨师没有炊具,对奥尔夫教师来说是师资的浪费。

(二)教材和教法

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要有配套的教材,奥尔夫教学法也不例外。奥尔夫教学法自传入我国四十多年以来,从最初的邀请奥尔夫学院专家来华培训,到音乐学院开设奥尔夫教学法课程,再到后来的国内各大城市均有奥尔夫教学法培训课程,以及现如今网络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奥尔夫教学法课程,大多数内容都是以目前国内编译出版和国内奥尔夫教育专家编撰的有限的几套教材为基础,依据奥尔夫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改编或创编的零散教材。特殊学校的音乐课更是普遍没有统一的教材,更不用说制定专门针对特殊儿童编写的奥尔夫教材了。现行的音乐课教材难以满足特教学校的真实需求,亟待制定出符合特殊儿童需求的专门的奥尔夫教材。

目前特教学校采用的音乐教学方法,多数还是沿用普通学校的音乐教学方法,只是在步骤上有所简化。而奥尔夫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虽然也是从一个简单的元素开始,但是通过身体、语言、人声、乐器等的一步步叠加,逐渐复杂化,多元化,最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它强调的是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逐渐回归本真、认知和技能的逐渐清晰和提高。鉴于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学校能力与一般儿童的区别,奥尔夫教学法更适合让特殊儿童恢复自信心,疏通和引导他们在艺术方面的潜能。所以,培训现有的特教教师掌握奥尔夫教法迫在眉睫。

二、对策分析

《国家中长期交易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到“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高校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

可见,特教学校与所在城市的地方高校可以联合起来,协同创新育人,既可以解决特教学校师资培养的困难,又能够实现地方高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提高,一举两得。

(一)对特教学校现有教师的培训

从特教学校现有教师比例和教学任务的计划看,将音乐教师派出校外参加培训会造成教学进度和教学安排的滞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既定教学的安排下,聘请校外奥尔夫教法教师对校内教师进行奥尔夫教学法的培训,不失为一个有效办法,尤其是可以联合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奥尔夫教法教师。作为地方音乐教学高地,高校奥尔夫教法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普遍都处在该领域前沿研究的位置,对奥尔夫教学法的新思路、新课例、新材料等都能够及时掌握和发掘,特教学校教师在向高校教师学习时,既可以免去在外学习时间和身体上的消耗,又可以学到最先进的内容,提高了培训的有效性。

在对校内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对教师教学技巧、教学内容进行专门化的教育,确保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奥尔夫教学知识结构,形成专业教学能力。要改善教师的教学认知,对教师的奥尔夫教学素质和能力进行提升,保证教师素质和能力能够支撑奥尔夫教学内容,符合特教儿童音乐学习需求。

(二)制定出版专门的奥尔夫特教教材

到目前为止,我国同时有“一母多子”的奥尔夫教材多部:一部是奥尔夫·凯特曼编的《为儿童的音乐——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精选》,其他子教材多是用本民族的语言、音调、童谣民歌编成的《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或其他名称),这些教材在内容编排和适用对象上普遍指向普通儿童音乐教育,针对特教儿童的奥尔夫教材几乎为零。从最新的教育统计数据来看,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两千多所,在校生六十多万人,如此庞大的特教群体,却没有适用的奥尔夫教材,不得不说是特教系统的缺憾。

研究表明,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包括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障碍、肢体障碍、精神失调等多种情况,他们在个性和需要方面不同于普通儿童,普通奥尔夫教材也不可能适应特殊儿童音乐教育,需要针对不同的特殊儿童制定不同的奥尔夫特教教材。

(三)购买或自制奥尔夫特教乐器

奥尔夫教学法的推广离不开“奥尔夫乐器”,这些乐器除了价格较贵的专门成套的音条乐器外,還有一大部分的打击乐器,包括散响、木质、金属、皮革等四类乐器,这些乐器演奏起来较容易,不需要花很长时间来学习演奏法就可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不论是作为音乐作品的伴奏还是独奏,抑或是简单的合奏,都能产生较丰富的音色。国内各大乐器厂也都有生产此类乐器,采买途径方便,价格合理,可以作为特教学校奥尔夫教学法课上的常用乐器。

此外,奥尔夫教学法提倡把“自制乐器”引入奥尔夫节奏训练中,玻璃杯、罐头盒、塑料瓶内装沙子、豆子当“沙锤”等乐器被越来越多的用到奥尔夫课堂中,这些丰富的教具不仅培养了儿童的动手能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特教学校让孩子们参与自制乐器,并演奏它们,对于挖掘特殊儿童的内心本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高校学生在特教学校的实践力度

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

将高校实践教学与特教学校的师资需要结合起来,既能满足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又能为特教学校提供实时的教学资源。

在实践过程中,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可以将丰富的奥尔夫教学法的先进理念、课程资源、教学课例、教学手段等直接提供给特教学校的音乐教师,并通过教学交流活动,分享和学习特教教师的教学经验,实现资源互通、教育共享。实践结束后,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可以与特教学校教师保持联系,为特教教师提供后续的学习和交流,满足特教教师对奥尔夫教学法继续学习的需求。

特教学校音乐教育作为帮助特殊人群接受音乐教育的重要阵地,理应得到学界、政府、高校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和关心。特教教育的根本是师资,音乐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特教教育的成效。挖掘高校奥尔夫教育优势,努力实现与特教学校的互补和互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资源保障、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强课程建设等,实现在特教学校大力推广奥尔夫教学法的途径,一定能构建更加完善和科学的特教教育体系,使特教成效有本质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冯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推广阻力与对策分析[J].人民音乐,2003(8).

[3]方俊明.我国特殊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00(1).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奥尔夫特教乐器
我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那些年
新形势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策略探析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传播
用爱与责任托起特教梦
乐器
国务院: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乐器也疯狂
奇妙乐器
编辑手记
探索艺术综合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