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5-09刘亭亭

种子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市场现状中药材对策

刘亭亭

摘   要:中药材种子种苗是中药材生产的重要基础,促进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的规范运行,是提供高质量中药材种子种苗的重要举措之一,也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中药材的生产质量。从种子种苗价格不合理、质量不高及缺乏完善的质量评估标准3个方面,阐述了中药材种子种苗的市场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现状;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7-0103-01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志码: A

近年来,中药被逐渐应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的效果也得到广大医患群体的一致肯定,中药材需求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国内很多地区都扩大了对中药材的种植规模,以迎合市场发展需求。中药材种子种苗是中药材产业链条的起点,其质量和中药材栽植及GAP发展效果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国内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对中药材流通市场进行调研,总结了中药材种子种苗的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1   中药材种子种苗种苗市场现状分析

1.1   种子种苗价格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流通体系,价格不合理、定价不规范等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在最近几年中,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中药材价格出现了明显涨落,中药材种子种苗价格也随之呈现出暴涨暴跌。尤其是在“非典”疫情发生以来,部分中药材演变成药材种子种苗的“晴雨表”。有资料记载,相同中药材种子种苗在不同地区的售价悬殊较大[1]。如除黄芪、甘草之外的其他很多中药材寿命仅维持在1~2年之间,加上储存难度偏大,以致药材种子种苗价格出现1~10倍的波动,当归的市场售价波动达到800~1 600元/kg。

1.2   种子种苗质量偏低

在当前的种子市场中,中药材种子种苗的品种与质量参差不齐,存在整体品质偏低、发芽率不达标等问题。2016年的一份市场调研资料显示,当年生荆芥、紫苏的发芽率为60%~70%,多年生甘草、黄芪的发芽率为40%~50%,一些甘草、黄芪的发芽率甚至不足40%[2]。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①种子种苗成熟度不足。未能有效把控中药材种子种苗的采收时机,在种子种苗未完全成熟时就采收,还可能掺杂着有病虫害的种子种苗,导致市面上出现很多不适合留种或成熟度偏低的种子种苗。②种源退化。自繁、自留、自用等现象较为常见,这是造成中药材种源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③杂质偏多。种子种苗纯净度偏低。

1.3   尚未形成完善的质量评估标准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并没有推行有效的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监管办法,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及部门控制和检验种子种苗种苗质量,尚未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尽管部分制度中规定了农作物种子管理方法和规范,但针对中药材脱毒、选育等技术性的管理工作尚未拟定确切规定。

2   优化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的对策

2.1   强化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力度

新品种选育是制约我国部分地区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应结合区域的资源优势,加大对新品种的选育力度,有助于创建品牌、占领市场及提高产业优势。加大新品种资源的开发、选育,是种子种苗产业链条的“命脉”。强化中药材新品种的选育,可以通过有选择性地借鉴农作物发展经验、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合理配置人才,在有先进的育种基础为支撑农业生产基地和企业,主动与省、市科研机构建设合作关系,力争在中药材新品种及优良品种引进方面突破技术限制,彻底改善当前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不佳的问题。并结合不同品种的适应性,打造良种生产基地,将品种区域试验、示范、审核、繁育及推广等过程衔接起来,落实良种选育、引种改造及区域性试验等工作,促进新品种的大范围推广。

2.2   创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种子种苗作为中药材产业链条的起始点,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着中药材的种植效果。首先,要在严格遵照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构建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解决种子种苗供需矛盾的问题,保证种子种苗质量。其次,通过政府机构、企业及个人联合投资的形式,在保证布局的科学性上,构建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基地,针对一些道地药材与大宗药材要做到年年繁种,而不能因为市场价格波动,在种与不种之间踌躇不前。同时,政府机关要针对道地中药材栽种以及种子种苗繁育设定明确的补贴标准引导农户积极参与中药材种植项目,为确保道地药材的高纯度、高质量,建议采用提纯复壮的繁育手段。最后,针对没有充足资金、没有完成规模性地块建设的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企业和农户,可以采取订单形式促进种子种苗繁育户的发展。构建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能够从源头上规避劣质种子种苗的流通问题,促进中药材GAP的发展[3]。

2.3   制定并实施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

通过实地调研和归纳生产实践经验,针对市场上流通的大宗药材及道地药材的种子种苗属性、种苗质量、生产加工、检测方法以及种子种苗包装、运送及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出科学有效的技术规定,通过构建相对应的技术体系,全面落实在生产、应用及管理等环节的种植规范。针对符合质量标准的中药材种子种苗推行标签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种子种苗在市场中流通,真正扭转当前种子种苗监管工作不实的格局,促进中药材種子种苗市场规范运转进程,净化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运营不规范,在种子种苗生产、营销等流程中还存在一些较明显的问题。只有通过强化中药材新品选育,积极创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并制定严格的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规范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运行模式,才能有效保证中药材种子种苗的质量,促进我国中药材产业有效、规范、安全的发展,为改善人类健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 1 ] 陈卫宏.完善中药材种子种苗种苗繁育生产体系的相关建议[J].种子种苗科技,2019,37(4):7.

[ 2 ] 康天兰,刘学周,曹占凤,等.甘肃中药材生产形势分析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19(1):90-94.

[ 3 ] 供中药材种子种苗、种苗及培训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8,21(10):56.

猜你喜欢

市场现状中药材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北京市婴儿用品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通用航空医疗运营模式分析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全国六大中药材市场最新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