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晚稻防虫网育秧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2020-05-09李选

种子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机插秧栽培技术

李选

摘   要:近年来,机插稻及防虫网育秧技术在邵武市广泛推广应用,以中晚稻品种为主,其推广面积稳步增长,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应用该技术在预防水稻病虫害、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倡导绿色环保理念、获取水稻种植效益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在实际推广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合基层工作实践,简要探讨了相关技术要點。

关键词:中晚稻;防虫网育秧;机插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7-0025-02       中图分类号: S233.71       文献标志码: B

福建省邵武市的粮食播种总面积基本稳定在31 600万 m2左右,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8.4万 t,其中水稻播种面积为22 200万 m2,而中晚稻播种面积达到了18 067万 m2,占水稻播种面积的81.2%。

近年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普矮病等水稻病毒病在福建省邵武市水北镇多发,对水稻产量和粮食增产增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中晚稻的育秧期也是稻飞虱、叶蝉等水稻害虫的迁入期,容易在苗期形成吸食后的病毒感染,并将病株带入大田,造成扩散传播。利用防虫网覆盖育秧可以有效预防水稻苗期的病虫为害,阻断育秧期的病毒传播,同时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药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邵武市从2013年开始大力推广防虫网育秧技术,至2018年推广面积已超过150 hm2,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经验。现结合软盘机插秧育秧技术,对防虫网覆盖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交流探讨。

1   水稻防虫网育秧的优势

1.1   物理隔离防虫防护

首先,防虫网育秧可以预防稻飞虱、叶蝉等水稻害虫对秧苗的吸食为害,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减少秧苗的带毒率;其次,还可以防范老鼠、鸟类偷食谷种,以及家禽、牲畜对水稻秧苗造成的为害,保证成苗率;最后,如遇强对流天气时,防虫网的遮挡还可以减轻暴雨冲刷和冰雹带来的不利影响。

1.2   控制生产成本

在现有种植技术的基础上提升水稻单产的难度较大,因此,成本控制是实现水稻种植增产增效的最佳途径。相对于传统育秧技术而言,防虫网育秧技术具有成苗率高、秧苗素质较好的特点,可以减少8%~10%的用种量,还可以降低整个秧田期对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同时也减少了投工投劳,降低水稻种植成本。采用防虫网育秧技术虽然增加了10元/667 m2左右的购网成本,但1次购买至少可以重复使用 5 次以上,与增加的收益相比,成本并不高。应用防虫网育秧技术还可以实现水稻出苗整齐、秧苗健壮、减少病虫害的作用,平均增产可达30~50 kg/667 m2,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1.3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利用防虫网结合软盘营养土育秧,可以减少育秧期为防治病虫害对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降低农药化肥残留,起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作用。

2   机插防虫网育秧的技术要点

2.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好、分蘖力强的品种,生育期根据不同茬口以安全齐穗为主,根据邵武市的气候特点,中晚稻一般选择生育期145~150 d的品种为宜,如甬优1540、嘉丰优2号、甬优9号等。

2.2   秧田准备

应选择土壤肥力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田块,秧田与大田的比例以1∶(80~100)为佳,留足育秧面积。选好的秧田要于头年冬天翻土冻晒,并提前1个月放水溶田,播种前10 d做好秧畦。

整理秧畦分2次进行,第1次作粗畦,秧畦一般要达到宽150 cm、高20 cm(外围排水沟深度30 cm),秧畦之间留宽30 cm的标准的作业通道,长度根据作业需要或田块大小因地制宜。秧畦整好后先排水晒板,让板面沉实,并在畦沟中施用基肥,施肥量为净秧田施15 kg/667 m2三元复合肥为宜,土壤肥力较差的田块还可以在溶田时施2 000 kg/667 m2腐熟的人畜粪作底肥。第2次精细整畦在播种前2 d进行,要求耙平、耙细畦面,去除残茬、杂物,并充分拍实,做到畦面“实、平、光、直”。

2.3   物资准备

提前准备好育秧盘、防虫网、竹片或细竹杆等,育秧盘按大田用量25~28盘/667 m2,规格为长58 cm、宽28 cm、高2.5 cm,防虫网选择宽2 m的30目水稻育秧专用异型白色防虫网,根据秧畦长度进行数量测算,取2 m长竹片或细竹杆,按1.5~2 m的间隔备足数量。

2.4   浸种催芽

浸种前应选择晴天晒种1~2 d,经筛选和清水漂浮后去除杂质、秕谷、病粒,再用强氯精或浸种灵2 mL兑水10 kg,搅拌均匀后浸种5 kg,保持药液高出谷种10 cm,浸种50~60 h,每天早晚各搅拌1次。浸种后淋洗干净,于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催芽到破胸露白即可。

2.5   适时播种

中晚稻的播种期要根据其品种特性和生育期合理安排,以秧龄20 d为例,一般选择在5月中下旬播种。种粮大户可按3.33 hm2为1个播期,每播期间隔2 d,确保每个播期的秧苗都能得到适龄移栽。播种量为1.25~1.5 kg/667 m2,每盘80~100 g,每穴2~3苗。播种时将育秧盘在畦面双排铺放,在畦沟中灌水,取沟中泥浆过滤(可用15 mm×15 mm的钢丝网自制过滤筛),放入软盘中装满,待泥浆沉实后即可播种。播种后于出芽前覆盖防虫网,先将提前准备好的竹片或细竹杆每间隔1.5~2 m插1根搭成弧形拱架,再盖上防虫网,防虫网四周应预留10 cm宽度,并用泥土压实。

2.6   科学管理培育壮秧

秧田期水分管理以湿润促根、浅水分蘖为主,在播种后至2叶1心期保持沟水平畦而不上畦面,保持秧盘土壤湿润有利于叶片和根系的生长;3叶期以后进行浅水灌溉促进分蘖,如遇低温天气应灌水护苗,天气转好后再排水透气,促进盘根快长。由于有基肥作保障,只要秧苗不瘦可以不施断奶肥,移栽前2~3 d施1次送嫁肥,可用尿素5 kg/667 m2兑水500 kg喷洒叶片,宜在傍晚进行。为促进秧苗健壮,可于1叶1心期用15%的多效唑粉剂200 g兑水100 kg喷雾。机插前2 d揭网炼苗,并施用送嫁药,可用25%的吡蚜酮20 mL兑水40~50 kg喷雾。移栽后将防虫网清洗干净并妥善保存,以备后用。

3   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1   大田准备

稻田的基础条件是决定机插稻苗齐、苗全的重要前提,移栽前应精细整地,于机插前2~3 d使用旋耕机旋耕整地2~3次,达到全田平整。前作留茬较高的要进行灭茬处理,灭茬高度低于15~18 cm,埋茬深度为5~10 cm。结合机耕作业施1次基肥,可施水稻专用肥40~50 kg/667 m2或碳酸氢铵30 kg、过磷酸钙25 kg。大田平整后保持1~3 cm的浅水层,沉淀2~3 d。

3.2   机插移栽

机插前对插秧机进行1次全面的检查和调试,按照行距28~30 cm、株距13.3 cm、丛插2粒谷的标准,调节好插秧机参数,保证大田基本苗在1.7万丛/667 m2左右,并于移栽后第3 d再进行1次人工查苗、补苗。

机插操作要领为:①把握装秧补秧环节,首次装秧要将秧箱移到最边侧,补秧应在秧苗达到补给线之前进行;②提前规划路线,留足工作幅宽,方便插秧机最后的收尾作业;③保持首趟作业的直线性,保证整齐度。

3.3   大田管理

3.3.1   合理施肥

在施用基肥的基础上,机插稻大田施肥可按分蘖肥、孕肥、穗肥分次施用。机插秧因苗期短、苗小,分蘖肥应分2次施用,第1次为移栽后5~7 d,施尿素5 kg/667 m2,间隔5~7 d再施尿素5~7 kg/667 m2、氧化钾10~15 kg。搁田复水后施促花肥1次,施水稻專用肥或复合肥10~15 kg;破口期施1次穗肥,施尿素3~3.5 kg/667 m2以起到保花的作用,穗肥的施用量可根据叶色灵活掌握,叶色浅的多施一些,反之则少施一些。另外,如叶色太深应后期减少氮肥施用量,并适当增加钾肥施用比例。

3.3.2   科学管水

对机插稻的水浆管理要把握寸水返青、浅水促蘖、够苗烤田、水层孕穗、湿润灌浆的原则。机插后5 d左右为返青期,水层深度保持在3~4 cm,返青后实行浅水勤灌,水深不超过3 cm,待自由落干后再上水,交替反复以促进根系发达、分蘖早生快发。分蘖够苗达到基本苗6万/667 m2的80%时,进行排水烤田、控制无效分蘖,以提高根系活力,烤田程度以脚踩不陷泥为宜。水稻破口抽穗期需水量较大,应保持水层高度,促进孕穗分化与扬花。齐穗后进行干湿交替水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灌浆结实。

3.4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水稻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综合运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物理防治措施主要有虫网隔离、冬翻晒土、清除杂草等;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有利用益虫治虫、微生物防治病虫,以及利用稻田养鱼、稻田养鸭取食害虫等;化学防治主要从田间除草、病害、病虫防治3个方面开展。

3.4.1   田间除草

田间除草主要运用化学除草技术,于机插后5~7 d结合水稻移栽返青后在追施分蘖肥时进行,用39.8%五氟丁草铵悬浮剂100 mL/667 m2与5 kg尿素充分拌匀后撒播。注意施药后要保持5 d左右的浅水层。

3.4.2   虫害防治

福建省的水稻田间害虫主要有稻飞虱、二化螟、稻丛卷叶螟等,移栽返青后要注意防治稻飞虱、螟虫,中后期注意防治稻丛卷叶螟。根据当地农业植保部门的病虫预测预报,做好田间虫口调查,根据虫口密度与防治指标适时防治,要选对农药品种、科学用药,尽量选用低毒、安全、高效的农药品种,减少农药残留污染。

3.4.3   病害防治

在福建省较多发,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病毒病、纹枯病等。对病毒病的防治,通过治虫预防传播扩散为主;对稻瘟病的防治,除选择抗病品种外,还应加强田间管理;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要特别注意穗颈瘟的预防,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30%稻瘟酰胺悬浮剂进行喷雾防治。另外,水稻生长后期还应注意稻曲病的防治,可在破口抽穗前5~

7 d喷施30%的爱苗乳油或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3.5   适时收割

稻谷收割过早影响外观和品质,收割过迟容易掉粒影响产量,因此,应在全田95%稻谷黄熟时,选择晴好天气及时抢收。

综上所述,水稻机插防虫网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综合了病虫害源头预防、机械化作业、科学栽培管理等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高产高效、节约成本、绿色环保的优势,适合在当前农户分散种植逐步向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转移的趋势下大力推广应用,不仅符合乡村振兴的农业发展理念,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机插秧栽培技术
秧龄对不同类型机插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水稻机插秧推广措施探析
水稻钵体育苗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机插秧市场化推广缓慢成因及对策
贵池区水稻机插秧高效水肥运筹试验研究
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289机插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