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木培育水肥管理策略研究

2020-05-09庄振杰

种子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苗木培育策略

庄振杰

摘   要:当前,国内育苗产业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要促进产业的发展,就要求育苗培育工作者能够运用合理的管理措施,科学地进行水肥调控,进而促进苗木更好地生长,提升苗木的抗性能力。基于此,分析了苗木培育水肥管理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苗木培育;水肥管理;策略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7-0068-01       中图分类号: S723       文献标志码: B

苗木培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包含很多的内容,不同苗木的种类、时间等因素都存在差异,这就加大了培育工作的难度。然而就苗木灌溉以及施肥角度而言,水分是苗木生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养分则会影响到其生长情况。因此,正确地把握苗木对于水分的需求、合理的施肥成为苗木培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科学地提供水肥、加强管理才能够促进苗木的有效生长。

1   苗木培育水分管理策略

1.1   苗木的灌溉要合理地把握时间和量

水分是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培育中需要做好灌溉工作,把握好灌溉水量,太多或者是太少都不适合。因此,根据灌溉水量不同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就具有现实意义,能够进一步了解苗木对于水分的需求情况,这对提升苗木的抗性以及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一般幼苗组织比较脆弱,对于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水分如果不够就会让苗木出现萎蔫的情况,水分太多则容易出现根部腐烂。所以,对于苗木的水分要加强管理,提升管理的效果[1]。苗木灌溉量以及时间存在差异,这是因为有很多因素存在差异,比如土壤类型、季节和树种特性等。夏季温度比较高,灌溉时间一般会选择傍晚或者是清晨;冬季温度较低,就要在中午灌溉;春季和秋季应该选择在上午和上下实施灌溉。如果高温干旱,每天应该给苗木增加灌水的次数,一般2~3次/d。需要注意的是,沙质土和黏质土相比,在灌水量方面更多,次数也要更多。

1.2   苗木浇排水常用方法

相较于农作物的根系,苗木根系更深。因此,在浇灌时就需要确保给苗木喝足水,让水分充分渗透到土层中,让根系都吸收水分,也要确保灌溉量的合理性,一般是灌溉一段时间后地表还有一些明水量,这一点要注意。然而,对于苗木的浇灌量不能够太多,一般浇灌1~2 h之后没有地表明水是最合适的状态。

1.2.1   漫灌法

这种方法在林场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浇水效率不高,易对土壤结构有消极影响,漫灌法的效果有限,侧旁灌水丰富更适合苗木培育。

1.2.2   排水法

顾名思义,其就是给种植区排水,目的就是要让这一地区不会受到洪涝灾害影响。要是圃地有很多的积水则会影响到苗木生长,且会有病虫害,因此,要避免出现涝灾就要做好排水工作。圃地的排水方法通常会选择明沟排水,也就是在雨季到来之前先疏通沟渠,确保其排水通畅,挖通排水口,做到自然排水。下大雨之后,要对圃地进行检查,查看是不是有很多的积水,有针对性地采取排水措施,提升排水的效率和效果。

1.2.3   侧旁灌水

一般高垄、高床地区会选择这一方法,水从垄床侧旁渗入到土壤中,能够对土壤结构进行保护,促进苗木生长。所以,管理人员要了解圃地情况,明确节水灌溉方法,如滴灌、喷灌等,促进管理有效性的提升[2]。

2   苗木培育施肥措施

2.1   遵循原则

要科学合理地给苗木施肥,工作人员就需要依据土壤肥力情况以及苗木各阶段对于肥料的需求情况,合理地对营养元素进行选用,进而提升施肥的有效性。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尽量在苗木根系施肥,这样可以让其生长速度变快,充分发挥出肥料的效果。施肥还可以把集中施肥方法和分层施肥方法进行结合,同时运用迟效肥以及速效肥等,最大化地提升施肥效果。

2.1.1   结合天气情况施肥

不同地区在自然和地理环境方面都不同,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会直接影响到苗木生长情况,这就需要结合所在地区的天气情况,设计相应的施肥方案。在气温较好的时候,苗木生长速度快,对于肥料的需求也更大,要合理地增加适量的肥料;高温时期苗木生长速度较慢或是停止生长,就需要合理地减少施肥或者是不施肥。追肥应该选择在傍晚、阴天和早晨,苗木能够更好地吸收肥料。

2.1.2   依据土壤情况施肥

制定方案时,还应该结合苗圃土壤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施加相应的肥料。如黏质土壤在通透性上不是很好,湿度大、气温低,这时就要施加有机肥,对土壤情况进行优化。在施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热性肥料,对于施肥深度要注重把控。

2.1.3   依據苗木情况施肥

不同树苗在肥料需求上也有差异,在施肥前管理人员就需要依据苗木情况有目的性地进行施肥,明确施肥量。一般幼苗阶段的树木在肥料需求上不大,进入到速生期需求会变大,这时就可以实施追肥。秋季后,很多苗木的生长状态会暂停,在施肥上要选用钾肥、磷肥,让苗木茎干可以吸收营养变粗,发展其根系,加强抗冻害能力。种植密度和肥料需求量之间是正相关关系,管理人员要对肥料进行科学的搭配,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2.2   施肥的主要方法

2.2.1   基肥方法

基肥就是长时间给苗木生长提供的各种基础材料,要在秋季施加。对于受伤苗木的根系,要让其愈合,就要施加钾肥和速效磷肥,提升苗木的抗寒性,为其第二年春天的生长奠定基础[3]。

2.2.2   追肥方法

在苗木的生长阶段需要追加相应的肥料,对土壤肥料不足的问题要进行改善和解决,满足苗木生长的需要,让其可以更好地生长发育。管理人员在追肥过程中通常运用速效化肥,一般会用到撒施和埋施等方法。撒施就是将肥料撒在土壤表面,其可以节省用肥量,水分不足时利用率不高,所以要确保效果就要同时给苗木浇水。埋施就是将肥料埋进到土壤中,其对于肥料的利用效率差不多在45%。在操作中,通常在行间或者是行列周围开沟,在里面埋肥料,然后盖上土壤,若苗木株行距比较多,就要采取挖穴埋施这一方法。根外追肥是在叶面喷肥,上面的施肥方法在效率上都具有优势,有利于减少肥料的使用量,满足苗木生长需求。通常喷肥2 h之后,苗木会开始慢慢对肥料进行吸收,24 h后差不多可以吸收1/2以上的肥料,要把握好根外追肥的肥料量以及浓度。

参考文献:

[ 1 ] 吴小梅.苗木培育水肥管理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5):69-70.

[ 2 ] 林国祚,彭彦,谢耀坚.我国苗木培育水肥管理研究进展[J].桉树科技,2011,28(1):61-66.

[ 3 ] 陈景艳,潘德权,李鹤,等.华西花揪实生苗培育技术及苗木质量分级[J].种子,2014,33(10):124-126.

猜你喜欢

苗木培育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