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淡化意识形态”

2020-05-09胡柏林

神州·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淡化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

胡柏林

摘要:“淡化意识形态”思潮危害极大,本文就我国“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现状展开分析,接着对目前出现思想政治教育“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原因展开分析,最后给出相关建议,旨在为相关政治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淡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我国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国的社会稳定与经济發展才能得到保障。在现今的和平时期,很多人对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误解,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鸡肋”的,“淡化意识形态”的思潮开始有了流行的趋势。要想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遏制住“淡化意识形态”的思潮,使政治工作者明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进而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现状分析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各大高校、中小学都掀起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潮,受此影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成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发展趋势是稳中向好,意识形态教育领域总体上风气良好、积极向上。

现阶段,在网络上、社会上流行的“淡化意识形态”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影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现阶段,不少青少年对政治缺乏必要的关心,存在政治淡漠思想心态,很多民众也存在一定的逃避政治心理,对于我国现阶段正在执行的方针政策缺乏了解,核心价值观念模糊甚至缺失。更值得引起警惕的是,目前我国很多年轻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及集体主义价值观缺乏正确认识,这也为“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如果无法得到教育者与当代青年足够的追捧与重视,我国“淡化意识形态”的思潮极可能会恶化,严重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淡化意识形态”思潮产生的原因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正处于和平时期,国家各个领域都在飞速地发展。在此背景下,有一部分人开始质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国家对政治理念的一种宣传或是表态,认为搞好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一句“口号”,很显然,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总而言之,由于少数政治工作者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及目的存在一定局限,进而导致他们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产生了疑问,甚至认为花费时间精力去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这无疑助推了“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蔓延。

所谓“自由主义”的渗透

从理论的角度来讲,自由主义倡导价值观多元化,对单一的价值观有所排斥,这实际上助推了我国的“淡化意识形态”思潮,对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消极的作用。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自由主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逻辑方式比较灵活自由,价值观相对比较丰富,有助于解决一些问题。

过度实用主义的误导

目前,我国的很多政治工作者在政治理念上出现了偏差,向着过度实用主义的方向靠拢。部分政治工作者认为只有实用主义才能带给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无法实现”提升物质生活水平的目的。诚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实用主义”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一部分人往往更看重物质享受,抛弃了原有的信仰、理想,这也是我国社会出现“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重要原因。但要注意的是,过度的实用主义只会给人们带来眼前的利益以及低级的物质满足,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保障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1]。

应对淡化意识形态的对策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多样化、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有利于为我国学术领域提供了优秀的素材和思想源泉。但无论教育方式怎样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政治工作者决不能放任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放任自流。总而言之,我国政治工作者要尊重思想观念的差异,坚定不移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

强化新闻舆论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等现代化媒体最早开始出现“淡化意识形态”的问题。诚然,由于各个国家之间根本利益和价值取向的差异,目前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竞争越发激烈,各种各样的新老思潮的相互激荡,在此背景下,我国与外国之间的文化软实力之战也愈发激烈,而支撑着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进步的关键还在于意识形态的稳固。

因此,在新形势下,新闻工作者以及政治工作者一定要积极的引领我国舆论导向,坚持传递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力量,努力实现对内团结人民,对外沟通世界。只有我国拥有一个清朗健康的舆论环境,我国的意识形态才会得到巩固,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

培养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

要应对“淡化意识形态”的思潮,就必须培养有信仰的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认知能力和使命担当,使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能充分理解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提升自身思想表达方式以及传播技巧,使用合理高效的方式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思想,并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思想政治觉悟。

结语

但值得警惕的是,目前我国一些教育者开始不同程度地淡化思想政治教育中意识形态的部分,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所在,进而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基于此,教育者需要明确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坚持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彻底抛弃自身“淡化意识形态”的倾向。

参考文献:

[1]陈晓英,李奕莹.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意识形态教育[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 (01):43-46+104.

[2]王永友,耿春晓.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危机及消解策略[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 (05):1-6.

[3]马旭光.对高校思政理论课中淡化意识形态现象的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 (03):128-130.

猜你喜欢

淡化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
提升下垂的嘴角 淡化法令纹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