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0-05-09杨胜英

神州·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合作教学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杨胜英

摘要: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与小学学习相比,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是初中学习中的的重要时期。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增加,在数学学习上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大量的進行练习。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并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合作教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当前,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的中学课堂,传统的教师说和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任何创新,课堂有效效率难以保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进行初步探讨。

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促进合作的顺利开展

在小组合作探索的开展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教师应该注意分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分组一定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不能随意分配。分组时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小组规模应合理,人太多或太少都难以在讨论中发挥有效作用,一般5-7人比较好;其次,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划分,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定的学习差异。在小组成员的划分时,保证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但不应相差太大。最后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有些学生性格内向,有些学生比较活泼,思维敏捷,所以我们应该将他们搭配在一起,以促进讨论和学习气氛。只有从多个角度考虑团队成员的分工,才能为团队合作探究的成功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一节内容的时候,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我要求学生在这门课上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在分组时,我首先确定每个小组为6人。然后,根据在学习函数、反比例函数、一元二次方程时学生的表现,将他们分为三个层次。同时,我也考虑到了学生在平时的性格特点,并根据这两点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在不同的小组中,各组学生学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性格有外向和内向之分。在小组讨论中,我看到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积极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而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在其他同学的带领下也开始积极参与讨论。最后,这一节内容在采取小组合作活动中非常顺利的完成了。

二、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阶段,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在讲解课堂知识时应该保持一个好的态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减少学生出现叛逆心理,学生有问题时,老师要有耐心,避免个别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扰乱课堂秩序,保证能够顺利进行整个教学过程。数学教师在课堂讲解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此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当学生遇到问题积极提问时,教师要做到耐心讲解,为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合理使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次函数的应用》这一节内容时,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课堂内容,避免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在合作学习教学中,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制定出相适应的学习计划,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不同的教学环境。其次,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老师应该耐心解释。因此,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三、建立教学情境,促进合作学习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注入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过于注重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被忽视。因此,教师应将以往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进入“启发式”学习时代。“启发式”学习方法可以将学生原有的“被动”“灌输”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自主”学习状态,主动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充分理解课程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良好的学习情境,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6名学生分为一组,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沟通,探讨数学课堂中讲解的知识,提高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创造数学学习情境,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确保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课堂上讲授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心对称”数学知识时,学生可以分成若干讨论小组,并根据课程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学生可以自由探讨,互相提问,描述自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得到正确答案。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每个小组中,挑选出一个学得较好的学生,为其他不懂的同学讲解数学课程内容。

四、创建探究性课堂,促进合作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课程知识,根据他们学到的知识正确地判断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判断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不等式》课堂内容时,应合理采用探究性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详细讲解课堂各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不等式的学习方式来探索课堂内容。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在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更大的发挥合作学习的效果。

结束语:

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参与学习的机会,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本文通过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教学情境,创建探究性课堂,来促进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作用,让学生更好的完成初中数学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董恒杰.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 (22):48.

[2]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崔振飞,张志琴.中国校外教育.2019 (04)

猜你喜欢

合作教学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浅谈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初探
如何建构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
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作文评改“五步曲”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