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之我见

2020-05-09张秋霞

神州·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培养小学数学

张秋霞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至关重要,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要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这样才能够不断的获取更多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好奇心挖掘更多有用的知识,从而有效的提高数学成绩。而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在学习中占据了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合理有效的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小学数学;培养

学会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关键,但前提是要学会审题,对于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清晰的找到解题的思路,分析题意,这样才能够找到正确解题的方法。但是,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往往由于心智年龄不够成熟等,当面对问题的时候,容易产生退缩畏惧的心理,面对问题甚至不知道要如何下手。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重要信息,将复杂的语言文字信息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数学符号,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画图分析,使整个问题的解题思路清晰明了。除此之外,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审题习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只有教师不断地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训练,学生才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课堂上不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知识点提出相应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是学生自身思考的一个过程,通过自身的思考能够帮助学生将不同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每一节课都留给学生相应的时间进行思考,让学生对于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反思,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例如,在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比”这一块的知识时,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可能会提出很多的问题,比如“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比这个概念和除法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等这些问题,问题的提出恰好说明了学生有在认真的思考,所以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耐心的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同时还要鼓励更多的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进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教材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多数教材都是多年重新编写一次,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必须要学会不断的丰富教材的内容才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向学生提出问题,而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再补充更多的知识点,使整个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学生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数学知识贯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问题也是无处不在,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学会引用生活中的一些知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和发现问题,解决更多的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点。

三、适当运用实践教学

数学知识的学习应当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一个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提供适当的实践教学,给予学生一定的數学实践活动机会,适当的带领学生展开一些锻炼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的将学习融入生活中。小学数学的学习大多数都是和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来源于生活的,教师可以借助于这个方面,将教学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对于数学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如何巧妙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教师在讲授平面图形这一节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积极的回答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都有哪些,这些图形的面积都要怎么进行计算,然后让学生在纸上设计一个花园图,告诉学生花园的总面积,学生在其中设计想要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尽可能地让整个花园的面积得到最好的利用,同时也要保证一定的美观。这种让学生亲身设计的实践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每个图形的特征,在周长相同的情况下哪种图形的面积最大等等。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还能够有效的巩固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让数学问题更加的生活化

数学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仅仅停留在课本上的知识往往不能很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把学生引入到生活中,利用生活中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魅力。例如,在小学数学的课本中往往有很多例子,比如采矿和加工产品之类,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学生接触的都比较少,相对来说比较难理解,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往往不够高,就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投入到学习中,课堂氛围也不够高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其中的加工产品改成植树节,这样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能够更好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高课堂互动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学会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地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孔祥花.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3).

[2]顾军其.新教材中解决问题教学之我见[J].小学教学参考,2016 (8):43-44.

[3]叶巧忠.深度研读教材大胆创新设计——浅谈优化问题教学设计之我见[J].发现:教育版(9).

[4]付建慧.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生成——以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662 (28):77-78.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培养小学数学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两只想打架的熊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