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教育下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020-05-09杨保斌

神州·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德育教育中学

杨保斌

摘要:在中学的学习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其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而思想决定行为,而行为的积累形成习惯。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树立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对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促进作用。如果通过德育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成为中学德育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学;学习习惯

中学德育教学大纲指出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事情,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老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及时指出学生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帮助其改正。而学生更要主动配合教师,认识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时刻注意良好的学习行为的保持。习惯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下意识的行为,中学德育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把长期下意识的正确学习方式转化为对终身有益的行为习惯。

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想素质发展的成型时期。他们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在之前的人生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并以此形成了自己的主观意识。但是他们由于社会经验、知识储备以及思辨能力的不足,甚至还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主要把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自制能力进行培养,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运用知识的习惯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合理的运用,运用也能深化人们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学习中,学生应该重视课本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在生活实际中,解决生活中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自主学习的习惯

大部分中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德育教育要重点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让他们主动预习下节课本、主动扩展学习,并能在学习中自己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终身受益的习惯。

(三)严谨治学的习惯

严谨治学就是要专心听讲,在紧跟教师的思路的同时也要善于思考,进而抓住知识重难点,坚实学习的基础,把知识变为能力。学生也要具备敢于质疑的精神,在教学中认真思考,用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四)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古人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习中,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固然重要。但与善于学习同伴的优点,各取所长,实现合作学习也同样重要。因此,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积极地互帮互助,展开讨论,逐渐形成与他人共同进步的习惯。

(五)总结归纳的习惯

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同时日后的学习中也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养成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有助于他们在一生的学习中不断的总结、分类和归纳自己所学的知识库中,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二、德育教育下培养学习习惯的策略

(一)主动思考 应用所学

实践既是理论的源泉,更是深化理论的基础。在新课程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要求。中学德育教育倡导教师应首先将思想道德教学内容与具体的学科教学相结合,利用课堂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其次,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案例分析。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当前的社会热点分析的理论内容,让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利用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题,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实践通过个人经验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设置不仅能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

(二)自我约束 主动学习

让学生自我预习和课外扩展学习是中学阶段自主学习的主要手段。德育老师要利用德育教育让学生知道预习对于下一步学习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将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遇到不懂的地方还会主动查阅,这本身就是一種扩展学习。预习课文内容后,学生将在教师授课时显得更加胸有成竹,不必再浪费多余时间熟悉课文,而是集中精力探究课文更深层的主旨。

课外扩展学习不仅增长知识,还拓宽学生的眼界,深化他们对世界的认知。现在的中学生深受学习压力困扰,而教师也被各种教学指标压得喘不过气来。包括德育老师在内的各科教师应优化课堂时间,定期组织课外知识竞赛,鼓励学生在学校中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课外学习心得体会。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向学生阐明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课外学习的好习惯。

(三)善于思辨 严谨治学

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一群只是记忆知识的“应声虫”。中学学生由于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时期,在学习中往往注重感性认识,而难以形成理性思考,因此中学德育教师应该利用思想品德内容中独特的思辨教学,让学生在理论的探究中,实现思维的拓展与深化,并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对于疑问不能简单地归为错误或者直接盲从老师或者同学。学生们要善于思辨,主动思考其中的道理,组织自己的想法,并积极与老师同学展开讨论,在思想的碰撞中获得真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首先给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惑,然后再组织全班同学一起参与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还需要教学者充分尊重和学生思想中可能的“闪光点”。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对自我价值的探讨,让学生在正反观点的交锋中,形成自我品格的塑造,并利用迁移将这种发散式的思维拓展到学习中,从而学会从问题表面探究问题实质,以完成独立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对于中学生来说严谨治学就是要认真学习课堂上的知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凝聚着老师教学的智慧,也是人类千百年文明的结晶。心理学统计发现,整节课堂中只有上半节是学生们还能保持注意力集中。后半段时间里,很多学生已经无法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始终保持在课堂上,并最终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教师们必须遵循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规律,在上半节课讲的重点难点,在后半场进行知识的扩展。结合一些自身的授课技巧和丰富的备课准备引入具有趣味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学生自己也要端正态度,使自己的大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活跃的状态。

(四)团结协作 共同进步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学生们养成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习惯有助于吸收各自优点,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首先通过教学中的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倾听和思考的习惯。

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策略。在小组氛围中的中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还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其次,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于集思广益,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并通过共同努力在困难中实现突破。最后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形成了求异的概念,会尊重他们的意见,认识到观点差异的价值,然后通过自己观点的碰撞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五)合理复习 归纳总结

中学生已经积累大量的知识,但是课本上系统化的知识到了人的脑海中还是零散和孤立的。学生要把学到的知识在自己的脑海中整理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必须要归纳总结每日所学的内容,养成复习的习惯。德育老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反复巩固学习效果,让学生抓住知识的重点和关键。这有利于学生自己区分易混淆的概念,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尝到甜头后,他们会尝试复习和记录笔记,把每个专题,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學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久而久之养成课后复习,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中的反思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其任课老师也有着良好的教学风格。这说明中学教育中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无形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自身习惯教学风格,如是否认真备课、是否与学生交流学科问题、是否勤于实践等都会影响到对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我们认为各科老师也需要承担起德育教育的责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严于律己,严谨治学,平等地与学生交流,用心了解他们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在在其任课老师言行的感染下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志鹏.探究初中德育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7 (4):31-32.

[2]徐杨.刍议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小学德育,2011 (6):34-35.

[3]申红刚.德育指导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J].商情,2011 (18):15-17.

[4]冯敏娟.初中德育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措施探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 (1):153-153.

[5]张小利.强化习惯培养,做活做实德育教育工作[J].发展,2014 (5):92-92.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德育教育中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