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朝鲜族改良唢呐的颤音

2020-05-09禹春光

神州·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颤音

摘要:本文论述了朝鲜族唢呐的中常用的演奏技巧之一颤音,通过乐器的改良,比较唢呐的颤音。传统唢呐的颤音较为粗犷,豪迈。改良唢呐的颤音较细腻,温和。使改良唢呐演奏中表现力更丰富,选曲更广。本文主要写了改良唢呐颤音技巧的比较、变化,使我们的民族乐器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朝鲜族唢呐;长唢呐;颤音

朝鲜族唢呐的由来

朝鲜族唢呐分传统唢呐和改良唢呐,传统嗩呐是从14世纪后在民间普及,也称《太平箫》。在民间叫《nanali》。在农乐中唯一的旋律乐器。

改良唢呐是从1960年代开始改良,1970年初步完成,我们称为《长唢呐》。在当代独奏,协奏中担当主要旋律乐器。

一、改良唢呐的颤音演奏方法

1.浅颤音

哨片含到3分之1,嘴型为《u》型。吹气时嘴唇轻微上下运动,配合气息进出,气息要集中,偏弱,使颤音音程少于半音、偏快、幅度较小,辅助尾音。

2.中颤音

哨片含到5分之2,嘴型为《u》型。吹气时嘴唇轻微上下运动,配合气息进出,气息要集中,舒展,使颤音音程为半音、均速、辅助长音,使音色更优美,更饱满。

3.深颤音

哨片含到2分之1,嘴型为《u》型。吹气时嘴唇较有力上下弹开运动,配合气息进出,气息要集中,有力,音程达到半音和全音之间,均速,偏慢,幅度较大,使音色表现的更夸张,更突出。

二、传统唢呐的颤音演奏方法

哨片含到3分之2,嘴唇的上下运动形成颤音,颤音音程没有太大的局限,根据不同的曲子可以尽兴的发挥,吹出的颤音强调深度,强调幅度,深颤音,没有浅颤,使音色独特,豪爽,尽兴。

三、传统唢呐和改良唢呐的颤音作用

传统唢呐的哨片比改良唢呐哨片体积更小,不好控制,传统唢呐非常依赖于颤音,没用颤音时传统唢呐的表现力大打则扣,使只能频繁的使用颤音,这种吹法有时独具魅力及其特色,相反打破原有音色,颤音成为演奏曲里主导型,使音乐激情澎湃,很有感染力。

改良唢呐更注重音色,颤音只是音色的辅助,主要在抒情性的曲目,欢快的的曲目中使用,使演奏更流畅,更欢快,使乐器音色更优美,更动听,强调慢节奏,重拍音时使用深颤使乐曲表现力更丰富,音色更突出。改良唢呐有丰富的演奏技巧,颤音使用频率低于传统唢呐,一般在长音,尾音时使用,改良唢呐的颤音强调辅助性,使演奏中整体性更强,更协调。

我从改良唢呐和传统唢呐颤音的演奏方法,颤音的作用中比较,得知朝鲜族唢呐改良后不仅音色,音量的变化,还有颤音技巧的变化,使演奏技巧更丰富,情感表现力更细腻,淡化颤音的作用同时强调音色的作用,强调整体流畅性,使改良唢呐选曲更广,更具有独特的魅力。不足之处是哨片还是人工化,不适合当代。太薄的哨片在浅颤音演奏时好控制,得心应手,但是破坏音色的饱满度,偏厚的哨片音色饱满、不宜控制。希望以后朝鲜族唢呐不断发展哨片制作,现代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使我们的民族乐器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罗根永,『太平箫』(首尔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2].朱根勇,金明哲『长唢呐教程』(艺术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

作者简介:禹春光(1983.2.9)男,辽宁省大连市人,研究方向:朝鲜族乐器,大连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馆员。

猜你喜欢

颤音
春天的证词(外二首)
莫扎特作品中颤音的演奏探讨
浅谈古筝颤音虚实之美
浅谈声乐的歌唱技巧
桑植情歌中润腔的“情味”
浅论高校古典萨克斯管专业教学中颤音的应用
一千零一个愿望
探析颤音在长笛演奏中的运用
探析颤音在长笛演奏中的运用
解读钢琴作品《筝箫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