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五四精神出发,谈教师的爱和梦想

2020-05-09胡永民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五四精神铸就传承

胡永民

摘 要:一百年前,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自由,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走上街头。他们举起并不强大的拳头,铿锵地喊道:“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他们青涩的面容,显露出坚定的信念,他们清澈的眼眸,折射出坚毅的目光。

关键词:传承 五四精神 爱 铸就 梦想

他们把生死放到一边,他们把命运,同国家、民族、人民相连。他们用呐喊,凝心聚力,他们以勇气,同仇敌忾。他们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1]

那些青年,年纪与我们相差无几,却在那样的年纪,谱写了别样绚烂的篇章。这不禁让我思考:我们没有那样的际遇,我们也早已远离了硝烟,该如何在这个时代,把他们的精神传承,把他们的精神创新?多少个春秋轮回,无数个日日夜夜,我恍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梦想,在这个新时代,在这个三尺讲台上,我也可以展现属于自己的“五四精神”。

1995年,我在风华正茂的年纪,走进校园,拿起课本,开启了自己的教师生涯。那时,我和五四时期、走上街头的那群青年学生年纪相仿,胸腔里流动着和他们一样的热血与激情,只不过,他们的热血挥洒在救国图存的实践中,他们的激情燃烧在示威游行的行动里,而我呢,在他们的荫佑下,不必走上街头,举拳呐喊,也不必担心哪颗炮弹会落在自家门前。我的热血只需要挥洒在孩子的心田,我的激情也只需要燃烧在教育的花园。

执教二十四载,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无数个白天,我一个字母、一个单词地传授他们知识;无数个夜晚,我一页一页批改他们的作业。看着他们羽翼渐丰,看着他们慢慢长大,虽然时间流逝带走了我的青葱岁月,但却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孩子温馨的面庞。与这些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也在一点一点成长。

在我们班上有个男生,文文静静的,一看就像个腆的“小姑娘”。有一次下课,为了给学生们放松,我利用课间为他们播放了一首《烛光里的妈妈》。旋律响起的时候,会唱的孩子跟着一起哼唱,而唯独他坐在座位上垂着头在那儿抹眼泪。发现他的异常后,我坐到他身边,轻声问怎么了?他用细如蚊蚋的声音回答说:“老师,我不想听这首歌。”“不好听吗?”我再次轻声问道。他用更小的声音说:“不,好听,可是,我没有妈妈!”听到他的回答,我愣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也知道所有的语言在这个时候,只会显得苍白无力。望着他被泪水充盈的双眼,一股酸涩涌进了我的心房。“我怎么那么粗心呢?我怎么能忘记,在开学时让大家填写的花名册里,他没有填写妈妈的名字呢?”我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深深自责。从那以后,我就更加关注这个学生。天冷了,就提醒他多穿衣服,天热了,就提醒他不要乱吃冷饮,头发长了就提醒他理发……

一天,他悄悄在我书里夹了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您就像妈妈。看着那短短几个字,我的心瞬间有种被融化了的感觉。我以前偶尔会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越来越顽皮,越来越不听话了,可我却不曾留意,现在孩子生活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我统计了一下今年的学生:父母不在身边,由爷爷奶奶照顾的有十六人,单亲家庭四人……每个班都会有一些“特殊学生”。这些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没有完整的家庭,他们渴望着温暖,也渴望着爱。以前,我会觉得教给他们知识最重要,但现在,我知道这些孩子需要知识的灌溉,但更需要爱的滋养!

某某,父亲去世,母亲入狱。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我拥他入怀,给予他母亲般的温暖。开导安慰,伴他度过这黑色的日子。为他添置新衣,为他举办生日会。某某,性格孤僻,很少说话。妈妈离家出走,爸爸出外打工,爷爷奶奶年迈,无力照顾。他浑身脏兮兮的,我带他洗头洗脸、剪指甲、聊天,教他学会自理,为他买衣服鞋子,渐渐地,他开始微笑自信起来了。改改崴了脚,小明头破了,我着急的带她们到医院拍片、包扎。一个冬天的晚上,因为小雅的调皮,致使宋祥的眉毛、耳朵等处烧伤,我顶着寒风到大街上买来药,并为他敷上,才筋疲力尽地回了家。学生生病,无论何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带他们看医生。课下的谈心交流,更是不计其数。家访是我的必修课,也因此,我不仅是学生信任的老师和朋友,与家长也建立了真挚的情感。[2]

“教育根植于爱”。师给予孩子的爱和关心,是照亮孩子心灵的烛火。五四运动时期,那些青年因为怀着对祖国的爱,才义无反顾,走上街头,而现在,我怀着对孩子们的爱,继续手拿课本,坚守课堂。这难道不是“五四精神”的一种传承吗?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五四精神”与日常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能忘记五四青年们敢为人先的坚定信念,敢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希望大家能够把“五四精神”融入课堂,以梦为纸,以爱做笔,化情为砚,为孩子书写一个灿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徐茂华,宋玉婷.正確把握“五四精神”的四个向度及其现实价值[J].重庆社会科学.2019(05).

[2]石国亮.五四精神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03).

猜你喜欢

五四精神铸就传承
千锤百炼,铸就十佳
养浩然正气 为青春导航
竭诚铸就返乡创业路
“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发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拐一下弯,就能铸就传奇
瞬间铸就劲爆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