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叉路口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成因及对策探究

2020-05-09刘慧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车辙沥青混凝土病害

刘慧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工作也在不断的提升。从实际意义上来讲,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实际应用过程当中所出现的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彻底有效的处理,不仅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对人们的出行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对此,本文针对交叉路口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成因及对策为主线,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描述。

【关键词】车辙;沥青混凝土;病害

道路交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同时也是增进不同地区之间往来和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其自身的应用效果和质量对人们的出行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就沥青混凝土路面而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和使用之后,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势必会出现一系列的病害,在这其中,车辙问题最为严重,主要是由于车辆在路面行驶之后所留下来的永久性压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车辆行驶的舒适度,同时也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几率。正因为如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此有所重视,分析出现这一病害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1、病害原因分析

1.1车辆的速度变化

通常情况下,交叉路口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属于路面质量问题当中的常见现象,很难得到彻底的消除。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交叉路口车辆行驶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盈利相对较大,且地下管线相对较多,通常会存在路面压实不充分的问题。在夏季高温的环境下,一些重型车辆在交叉路口通常会减速或加速,从而使得轮胎对路面的冲击相对较大,进而加剧了病害问题的严重性。

1.2路面温度变化

在道路交通运行和应用的过程当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很容易受到温度以及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路面上的车辆在停车等待的过程当中,发动机会对路面直接进行加热,并排放出大量温度较高的气体,如此便导致路面温度高于常温,进而使沥青混凝土路面逐渐出现软化的情况,最终导致车辙以及拥包的出现[1]。

1.3气候条件影响

除了上述的因素之外,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温度变化、冰雪冻融、行车荷载以及雨水侵蚀等因素的直接影响下,其内部结构和材料势必会出现老化的情况,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性相对较差,整体结构相对松散[2]。在车辆荷载的多次碾压之下,路面结构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进而使路面出现裂缝、车辙等一系列的问题。

1.4沥青路面厚度

在一般情况之下,沥青路面厚度以及车辙之间的关系相对复杂。由于路面结构的不同,即使采用相同的施工材料,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和性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在路基强度较高的前提之下,要想能够有效的控制车辙,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采用薄沥青混合料面层作为主要结构和材料。如果路基基层的强度相对较弱,若要从根本上避免对车辙的影响过大,相关工作人员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适当的增强面层的厚度。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将会增加经济成本,结构之间的组合科学性不足,而路面会谈模量以及路基的回弹模量之间的比值较大,因而这种方式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1.5粗集料用量少,棱角性差,矿粉用量偏少

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如果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相对过少,矿质混合料无法有效形成相应的骨架。如果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不足,由于沥青浆当中含有相应的集料,将会使交通承受相应的荷载。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沥青砂浆的粘度有所降低,并加剧了承受变形的能力,最终导致车辙出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粗集料的表面相对光滑,没有形成明确的菱角,而集料之间的固定性较差,从而导致滑动和剥落的情况发生。集料和沥青之间的粘结性不足,在车辆外力的影响之下,造成路面沥青流动变形的情况。

2、处治方案

从总体的角度来讲,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成分包括填料、沥青以及集料等。不同材料自身所产生的性质不同,在彼此相互组合的过程当中,势必会对混合料的路用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材料的性能进行全面仔细的筛查,保证配比设计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势必会导致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2.1集料

首先在粗集料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选择硬度较大的碎石,进行二次加工,使之表面具有高度的整洁性与平整性,其中不存在任何的杂质。此类碎石在形成混合料之后,可以产生相对较大的内摩阻力和嵌擠力,如此可以使路面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得到极大的提升。

就细集料而言,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采用坚硬且相对洁净的砂材料,尽量不要使用天然砂。加工与合成的砂和沥青具备较高的粘结性,如此能够实现良好的施工效果,正因为如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此有所重视。

在矿料混合料当中,填料对沥青温度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最大,保障填料的质量势必会增强路面对于车辙的抵抗能力。在实际工作当中,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岩浆岩或者是石灰岩当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材料研磨的矿粉。在进行沥青混凝土生产过程当中,应该尽可能将粉料的用量控制在0.075毫米以下。

2.2级配

就集料的级配组合而言,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设计之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尽可能不采用联系级配类型的混合料,如此能够达到较高的密实程度,以此作为基础,生成相应的骨架密实结构,如此能够有效的增强混合料的嵌挤力,进而可以有效的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稳定性,有效的减少车辙的形成[3]。

2.3加铺土工格栅

在实际建设过程当中,土木格栅应该设置在上下面层当中,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的荷载,同时也可以在网孔性结构的影响之下,使荷载的应力得到有效的传递,从肋条传递到周围的混凝土层。集料的位移能够起到相应的限制作用,使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粘结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车辙病害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问题之一,对路面整体的效果和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极大的减少道路的使用寿命。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其原因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根据当前所处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此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志强.交叉口高性能抗车辙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9,26(8):94-97.

[2]黄佳,赵晓文,徐瑞聪, 等.城市道路交叉口沥青路面抗剪强度及车辙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19,45(3):1-4,15.

[3]何梅.城市道路交叉口沥青路面车辙原因及防治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8,16(1):154.

猜你喜欢

车辙沥青混凝土病害
桥梁病害分析及加固处治设计研究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类型及检测技术分析探析
基于抗车辙性能的超长上坡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结构组合设计
某道路病害原因及维修改造方案探讨
蔬菜病害田间诊断依据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浅谈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基于三维线激光技术的多点激光车辙检测误差分析
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层的施工与探讨
土传病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