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技术要点与规范研究探讨

2020-05-09黄信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技术规范研究探讨建筑结构设计

黄信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建筑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较快,建筑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现代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不再仅仅是功能性的居住需求,他们在选购房屋时还看重建筑的设计风格与设计结构。在这样的社会需求促进下,建筑行业开始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技术要点与规范,力争在不影响建筑质量的前提下,满足用户的设计需求。本文将从建筑结构设计的类型及要求、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范常见问题以及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技术要点与规范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要点;技术规范;研究探讨

结构设计时房屋建筑设计的灵魂,只有合理的结构设计才能够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现代社会的房屋建筑不再仅仅是起到遮风避雨的作用,更多的是以用户为中心,体现出建筑的人性化特点,满足用户对于建筑的要求。但技术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不能脱离一定的准则,不然就会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因此,建筑的结构设计应该遵循相关规范,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创新和优化,才能创造出安全、实用、美观的现代建筑。

1、建筑结构设计的类型以及要求简介

1.1建筑结构设计类型

建筑结构包含了很多个构件,比较常见如梁、墙、板等,这些构件用料中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结构种类,比如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除了用料的种类不同之外,建筑构件根据承重结构不同还可以分为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以上就是建筑结构设计类型的基本分类介绍。

1.2建筑结构设计要求

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来说,经济适用、安全美观是设计的基本原则,为了提高建筑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以及满足用户的其他需求,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求:①承重计算,在设计之前结构人员必须先建模型进行整体分析和计算,然后进行人工分析及合理性,以确保结构构件能够承受建筑的重力并投入正常使用;②优化结构组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如果需要使用多种结构,技术人员必须熟悉每种结构并提前演算出不同结构混合的不同效果,从中选出最优的组合进行设计实践,避开最不利的那些结构组合,提高方案的可行性;③明确抗震设计要求,对于不同地区我国有着不同的建筑抗震标准,结构设计人员一定要遵守相关国家规范标准及地方规定,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1]。

2、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范中常见问题

2.1设计准备工作不充分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的灵魂,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前,必须对建筑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并确定其结构方案。对当地附近已经建成的建筑物进行一定程度的考察,将其结构设计与自己的设计作对比,对于优秀的设计方案和建筑技术进行借鉴,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前期准备工作较为繁杂,成本较高,很多的建筑公司并不完全支持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考察,这样一来就会增加结构设计中的不合理,对后期建筑的施工以及交付都产生影响。

2.2结构设计部分不重视

结构设计属于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部分,当下很多企业对于设计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外观设计的层面上,认为结构设计的内容比较单一,形式比较固定,不用花太多的心思。正是这样不够重视的心态,使得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结构设计对于建筑的后期影响,不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对建筑结构进行思考,从而影响建筑的最终质量。

2.3结构防震设计不合理

防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是较为复杂的工作内容。就目前来看,建筑的抗震设计一般都是从主轴的方向进行分别计算,建筑的各个构件用以保证地震作用的分散,起到抗震的效果。建筑结构的纵向框架与横向框架应该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然而设计人员在进抗震设计时更加重视横向框架的设计,而忽略了对纵向框架的设计计算,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建筑配置不合理的情况,不仅无法达到抗震的效果,甚至还会影响建筑的稳定性。

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技术要点与规范提升措施

3.1科学选择设计方案

影响建筑结构设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建筑构件之间的关系、结构设计的标准、建筑的抗震稳定性、建筑材料的影响等,对于这些影响因素设计人员应该进行综合的考虑,对每一种影响因素都进行分析,最终形成一个科学的设计方案,能够避开建筑结构中的不利影响,达到建筑以及用户的设计要求,同时注意对设计方案进行检验,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修正和改进,保证建筑的质量。

3.2优化房屋结构设计

优化房屋结构设计的要点有以下几种:

3.2.1结构概念性设计

结构在平面布置时宜简单、规则,刚度、质量和承载力家均匀分布,减少偏心。平面长度不宜过长,突出部分的长度不宜过大、宽度不宜过小,不宜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的平面布置。结构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决定抗震扭转的大小。

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不应采取有过大的外挑和收缩结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并逐渐均匀变化,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贯通。上部楼层侧向刚度宜小于上部侧向刚度,否则变形会集中于刚度小的楼层形成结构软弱层。在此,结构概念性设计在发挥很大的作用,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和经济性。

3.2.2基础设计的优化

其实,基础设计的合理与安全是整個建筑的核心,选择合理有较的基础能节约总造价的5%,基础优化设计往往也是设计师忽略的地方,对于抗震设房烈度的地区超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时,建议其基础设计时采用隔震技术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地震能量,而且还可以间接地起到卸载作用,降低上部结构的设防烈度,通过这种措施可以有较的减小整个结构受力构件的截面尺寸以及配筋,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3.3加强楼板设计规范

除了要注意建筑设计要求,技术人员一定不能在设计和施工的时候忽略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其中又以楼板设计为重点,楼板是建筑承重的主体,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一定要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遵循相关的规范进行设计。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应该多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设计方案,对于主次梁刚度相差比较大的楼板应该从整体受力角度考虑,避免出现钢筋浪费的情况,最大程度保证建筑的安全性。除了楼板承重规范,设计人员还应该注意建筑的隔音性、保温隔热性,对于建筑防火性的设计则必须符合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

结语:

综上所述,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国结构设计规范在执行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技术设计人员应该科学选择设计方案、优化房屋结构设计、加强楼板设计规范,从整体的角度处理问题,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需求。

参考文献:

[1]覃维.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技术要点与规范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257.

[2]陈志刚.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技术要点与规范研究[J].城市建筑,2012(17):47.

[3]陆正.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技术要点与规范分析[J].科技资讯,2012(10):68.

猜你喜欢

技术规范研究探讨建筑结构设计
我国氢能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初步研究
基于热水器除菌技术规范的相关概述与分析
新课程中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建筑结构设计与隔震技术应用研究
试论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
肉羊饲养管理技术
400kA双钢棒保温型铝电解槽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