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现状研究

2020-05-09晶,刘

体育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师范生免费满意度

谭 晶,刘 赓

(1.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长沙市北雅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8)

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所在,而要实现教育兴国这一目标,广大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根基。自从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以来[1],国家在教育基础的巩固以及教师队伍的深造方面成就突出,这样无疑可以扩大教师的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品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兴力量。自2011年众多免费师范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以来,国家的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已为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事业输送了大批的优秀免费师范生人才,他们陆续走上了相应的工作岗位,在国家的教育大计之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作为免费师范生培养中的一份子,深入了解他们的职业现状,对未来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非常有必要。通过检索比较有关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入职前以及入职后研究成果发现,针对免费师范生政策[2-5]、免费师范生的职前培养[6-8]等研究比较多,而关于师范生的工作现状、未来发展意愿的研究比较少,有关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方面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进一步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入职后的发展状况,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而且也有助于国家和政府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最终实现教育兴国这一目标。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现状为研究对象,以已经走向工作岗位的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编制了《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职业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职后的具体情况”,内容包括其签约的城市、工作总体状况、工作满意度和能力水平等方面;二是关于“发展意愿和未来的规划”,内容包括未来职业的规划、从事教师和从事农村意愿等方面。在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就业群里发放问卷,共回收60份,后经数据录入与整理后,筛选出有效调查问卷55份,问卷有效率为91.7 %。

1.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上网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文献,以“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免费师范生政策”“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就业情况”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收集相关文献,并通过归纳整理获得需要的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需信息,为本文接下来所要进行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将所有有效问卷信息录入到计算机中,并在EXCEL中进行统计和整理,作为研究的数据基础。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就业地区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在市级所在地学校就业的比例为60 %,在县级所在地学校就业的比例为29.1 %,在乡镇及以下所在地学校就业的比例为10.9 %。

通过表1的数据可知,有近六成的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在市级所属的学校就业,其余基本在县城所属学校就业,只有6人选择在乡镇中小学教学,即只有一成的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选择在农村学校(乡镇及以下所在地学校)就业。由此可见,农村的教育师资问题并没有得到非常有效的解决,免费师范生最终的就业去向抉择还是趋向于发展更好的地方,大部分选择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市一级学校任教,本次调查中到乡镇教学的免费师范生只有6人。政策虽然试图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显著。

表1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就业地区(n=55)

2.2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任教层次分析

在执教的学段方面,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在高中、初中、小学执教的比例分别为18 %、43 %、39 %。

从表2的数据可知,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大多都集中在初中,其次是在小学和高中。按照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要求,所有在籍的免费师范生毕业后都要由生源所在地区落实工作岗位。尽管在农村任教的人极少,但是都能按照约定在生源地的中小学任教。据表1以及表2的数据调查显示,免费师范生就业状况整体良好,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能够权衡利弊做出理性的抉择,在中小学就业,履行自己的承诺。

表2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任教层次(n=55)

2.3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入职后满意度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角色由“学生”转化成了“教师”,这一转变肯定需要时间适应,同时他们也将面临着工作和生活中不同方面的问题。下文将分别对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工资收入、学校生活环境和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2.3.1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工资收入满意度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对于自己工资收入方面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的人数占比分别为5.5 %、27.2 %、23.7 %、25.5 %、18.1%(表3)。

通过数据分析,大部分已经入职的体育教师对自己的工资是不满意的,其中对于自己的工资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人数达到了24人,也就是将近一半的教师对工资表示不满意。这里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地区不同教师的工资也会不同,在市一级任教的老师往往要比在县一级任教的老师的工资高。其次,地区发展的不均导致教师的薪资也不一致,并且各个学校的教学环境也有着很多区别。因此,进一步提高老师的薪资是非常有必要的。

表3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工资收入满意度(n=55)

2.3.2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任教学校生活环境满意度分析

数据分析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对入职后的学校生活环境非常满意人数占比为9.1 %,比较满意的人数占比为29.1 %,一般的人数占比为30.9 %,不太满意的比例为21.8 %,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为9.1%。

学校工作环境包括很多方面,有物质方面也有人际交往方面,他们在入职后都会遇到许多方面的压力,包括和同事之间的相处关系、对学生的管理和学校的整体氛围等,这些都会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适应学校生活环境的程度。表4中的数据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对学校的生活环境感到不满意,这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有待加强,同时中小学校为新入职教师提供的生活环境也有待改善。

表4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入职学校生活环境满意度情况(n=55)

2.3.3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工作满意度分析

在工作满意度方面,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对工作非常满意的人数占比为9.1 %,比较满意的人数占比为25.5 %,一般满意的人数占比为32.7 %,不太满意的人数占比为20 %,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为12.7%。

从表5的数据可以看出,对自己工作不满意(包括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人数比例达到了32.7 %,也就是有18人之多,这说明相当一部分人都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教师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积极性,而情绪与其获得的奖励有关联,这会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影响其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合理的薪资、较好的学校氛围、同事之间友好的交往等,而综合表3的数据来看,“工资收入方面”“学校生活环境方面”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切实提高工资收入和优化校园环境,教师工作满意度也会相应提高。

表5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工作满意度(n=55)

2.4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水平分析

据问卷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普通话水平非常好的人数比重为29.1 %,比较好的人数比重为36.4 %,一般的人数比重为25.4 %,不太好的人数比重为7.3 %,很不好的人数比重为1.8 %。粉笔字技能水平非常好的为3.6 %,比较好的为23.6 %,一般的为38.2 %,不太好的为21.8 %,很不好的为12.8 %。教学设计能力水平非常好的为10.9 %,比较好的为32.7 %,一般的为36.4 %,不太好的为14.5 %,很不好的为5.5 %。说课技能水平非常好的为11 %,比较好的为38.2 %,一般的为34.5 %,不太好的为12.7 %,很不好的为3.6 %(表6)。

普通话、粉笔字、教学设计能力以及说课是免费师范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结果表明,免费师范生对各种教学技能大多处于比较好或者一般的水平,而其中“粉笔字”掌握不太好和很不好的比例达到了34.6 %之多,主要是因为体育是一门实践类的课,大部分是通过体育教师自身的讲解示范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来传授知识,粉笔字在实际课堂的使用中较少。此外,普通话、教学设计能力和说课的教学技能也有部分人存在着不足。这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一些必备的教学技能还有待巩固和加强。

表6 免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水平(n=55)

2.5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现状满意度分析

在从事教师职业现状满意度的调查结果中显示,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非常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的比例为30.9 %,比较愿意的比例为45.5 %,不确定的比例为14.5 %,不太愿意的比例为7.3 %,非常不愿意的比例为1.8 %。非常愿意到农村从教的人数占比为9.1 %,比较愿意到农村从教的人数占比32.7 %,不确定自己是否愿意到农村从教的人数占比为12.7 %,不太愿意到农村从教的人数占比为36.4 %,非常不愿意到农村从教的比例为9.1 %(表7)。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到农村去执教的意愿不高,为了提高农村等地区的中小学教育,免费师范生政策明确指出“免费师范生到城市学校进行就业工作的,要在农村地区教学2年”。但是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到农村去教学的比例最低,有近5成的体育师范生表示不乐意去农村学校进行相应教学,这表明不愿意到农村学校教学是体育教师的大致想法。

表7 师范生的职业现状满意度(n=55)

2.6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未来发展规划分析

对于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51 %的体育教师希望在自己的学科教学方面获得更好的进步,30.9 %的人希望在教育研究上有所作为,10.9 %的人希望从事教育行政管理,7.2 %的人希望从事后勤管理(图1)。从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免费师范生希望能在教学一线从事学科教学工作,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践行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同时,也可以发现免费师范生的发展倾向呈现多元化趋势,他们也期望自己能涉足其他与教育相关的工作,拓宽自己的职业领域。

图1 免费师范生的未来发展规划(n=55)

3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职业困惑

3.1 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低

国家和政府设立免费师范生,目的是提高当前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兴国的发展战略。而根据研究结果发现,只有9.8 %的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对自己的工资表示满意,而近一半的免费师范生对自己目前的工资收入感到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在工作生活中会受到各方压力,如工资低、待遇低和学校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一些体育教师刚刚进入这个行业,如果在福利待遇上得不到保障,这非常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良性成长,也影响着体育教师从事教育的信念,促进教育发展与实现教育公平的愿望也将很难实现。

3.2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还要发展一专多能,涉猎多学科领域知识。优秀的教学能力可以优化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统计结果表明,免费师范生对各种教学技能大多处于比较好(或者一般)的掌握程度,但教学技能和说课技能掌握程度不太好的人也不少,这表明免费师范生应具备的教学技能掌握程度还不太好,平时在学习时就应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

3.3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从教信念有待加强

从调查情况来看,部分的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并不想选择教师职业,当初选择免费师范生是受多方面的影响,如免费政策、分配工作等。据数据结果显示,当初选择免费师范生的原因主要是受师长影响和免除学费,所以学校要加强引导免费师范生从事教师行业的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从教信念。师范生对于自己的职业和自己的认知存在差异,从本次调查的现状满意度来看,依然有部分学生不愿意从事教师行业,少数学生不热爱教师职业,也不愿意终身从教,更没有到农村支教的奉献精神。如果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成为了教师却对这门职业不感兴趣,他们自然不会花费心思投入到其中,从而影响教学的效率。

3.4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政策缺乏选择的多样性

在未来的发展意愿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学生还是会履行政策的约定,在中小学的教学一线从事本学科的教学工作,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实现自己的使命。同时笔者还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发展倾向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他们也期望自己能在其他有关教育的方面综合发展,拓宽自己的职业领域,然而目前的政策太过单一,没有其他过多的选择。因此,应该留给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更多的选择,使政策更加人性化。

4 建议

4.1 提升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

研究表明,教师的薪资越高,教师的积极性也就会越高[6],教师的经济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是让免费师范生真正热爱这份职业的驱动力。这能让免费师范生更加坚定终生从教和服务教育的信念,对于教师队伍的稳定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升教师的工资待遇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师范生加入教师队伍。一个国家未来发展得如何,其中的重点是教育发展,而想要教育得到快速的发展,高素质的教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重视教师的工资待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将教师的工资落实到位。免费师范生对工作满意度普遍不高,原因之一是经济待遇较低,这样很难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在古代,尊师重教的氛围很重,如王阳明被弟子尊称为老师,学生一言一行都按照老师的说的去做。知识对于国家民族和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学校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教师的地位应得到相应提高。社会对教师的认可度降低,会导致教师对自身价值的迷茫,教师也不会有太高意愿从事教育事业了。

因此,切实提高并保障教师的经济地位,可以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职业幸福感,对于教育队伍的壮大也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把薪资落到实处,设立中小学教师福利的保障机制,尤其是提升农村地区教师的薪资,教师在自己的行业中才有归属感,在工作中才能发挥主观积极性,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教。学校方面不能过分强调“一切为了学生”,要维护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把营造尊师重教的教学氛围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

4.2 设立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到农村发展的奖励机制

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之所以不愿意到农村任教,主要的原因有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不高,教学环境差等。因此,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奖励措施,把农村教师的各项待遇落实到位,依据地区的发展情况采取不同标准的补助措施,同时努力解决教师在农村的住房问题,鼓励教师们到农村地区任教,开展相关的活动。把去农村任教与教师的职称相挂钩,增加农村任教年限在评职称加分中的比重,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农村教育的提高,又实现了工资的导向作用。推动城乡教师发展一体化,按照城市的标准统一规定教师。最后,还可以制定农村教师的相应荣誉,对于在农村学校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实行物质方面的奖励,还应该在评选先进个人等荣誉方面加重农村教师的比例,宣传无私奉献的精神,加强对农村教师的重视。这样可以促进农村教师的发展,从而促进教育的公平。

4.3 加强在校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教育

加强理想教育尤为重要,职业理想是教师对行业的选择和向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奋斗目标和职业规划。免费师范生在对职业理想进行选择和认同之后,往往会战胜前行道路上的挫折和阻碍,产生巨大的动力,推动着自己不断前行。从学生进入大学,学校就要对他们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自我认同和信心,使每个学生朝着全方面发展的体育教师去努力。要了解每个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在平时学习中产生的困惑,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辅导,助力其发展,关心其成长。在校园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增强每个免费师范生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这样他们在日后从事教师行业中才会热爱这份职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

4.4 设立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淘汰机制

目前,免费师范生除非违约,没有其他合理的退出方式。调查结果也充分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是不愿意当老师的,当初选择这个行业受多方面的影响,在选择成为免费师范生的原因中选择最多的三类是“就业有保障”“免学费并且定期发放补助”和“家庭的影响”[7],并不是所有的免费师范生毕业以后都想要当老师,当初也只是因为其他考量而选择的这个专业。因此,应该完善免费师范生的相关政策。对于不想当老师的可以让他们退出,而不是只有违约这一选择,从总体上把握好教师队伍的质量。

4.5 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教学水平

免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是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所在,因此切实提高师范生的各项技能尤为重要。首先,学生自己要重视在校学习相关知识的机会,参与各种技能培训之中,并尝试在实习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表现出来,在实战中不断锻炼自己。其次,学校可以丰富课程内容,如将中小学常见的案例放到课程中去,让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了解中小学教学的实际,并在课上合理地运用出来。最后,学校还应增加实习的次数,让学生在实习中获得成长,通过实际教学不断增强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猜你喜欢

师范生免费满意度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该不该免费送货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历史学师范生说课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免费的午餐
免费WiFi覆盖全球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