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落地 立德树人

2020-05-07施扶民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5期
关键词:立德德育活动

施扶民

[摘           要]  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教育活动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教育过程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学校应在办学过程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从而让“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教师可以将老子《道德经》中的“善水文化”融入学生的德育中,让学生像水一样具备一定的利他精神以及淡定从容的豁达心态,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道德品质以及文化素养。

[关    键   词]  立德树人;文化建设;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5-0190-02

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演进和积累,已形成一条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文化长河。推动文化繁荣、加强道德建设,是高校责无旁贷的使命。因此,高校教师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深刻揭示其内涵及特点,从而为立德树人提供丰富资源和坚实保障,进而增强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思想认识。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责任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健康发展,还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就不缺少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能人义士,他们都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榜样。因此,教师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促使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中贡献最大的价值。

如抗日战争中的无数革命烈士,他们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都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也都非常热爱生活,但是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他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强大的爱国情怀促使革命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更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强大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我国的每一个时期几乎都有一批爱国战士,他们的事迹激励着中华儿女的子孙后代。所以每一个学生都要用实际行为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文明、平等、和谐、健康等内容。现代社会背景下的爱国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就蕴含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包括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爱护公共设施、团结同学、与人为善、公平竞争,等等。每一个学生认真做好了每一件小事,那么十几亿人就能凝聚出巨大的力量。

二、以校园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校园文化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因为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一定的心理暗示,如果校园内都是正能量的信息,那么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这些信息内容的影响。如果校园内的整体环境非常整洁,让人心情舒畅,那么学生就会自觉规范自身的言行。相反,如果校园内的整体环境比较肮脏,那么学生就有可能会产生某些不良情绪,甚至会做出某些不良的举止。由此可见,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激励学生的强大动力,因此教师要大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首先,学校方面要创设具有人文情怀的制度文化。如教师要将学校方面制定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发放到每一个学生手中,促使学生加强学习。然后教师可以适时组织学生展开“守则、规范”的达标竞赛,在班级范围内选举出认真遵守校规校纪的优秀学生,并开展一定的自评、他评活动,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规范自身的言行。

其次,学校方面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教师可以班级为单位,積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学习身边人”的系列活动,促使学生将他们看到的,经历到的具有正能量的人和事加以分享,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以传统文化弘扬道德品质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很多思想观点虽然历经千年,但是依然对现代人有着很高的指导意义。如道德经中的善水文化: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即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其争长短。细细地品味上述的善水文化就会发现:世界上的万物都离不开水,世界上的万物都奈何不了水,世界上的万物都非常依赖水,但是水却非常谦逊,从来不会居功自傲。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像水一样,则能够与道同体,进而能够像水一样万古长流。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来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以《道德经》中的善水文化为主的演讲活动。语言文字是思想的外在表现,学生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表达出什么样的言语。基于善水文化的演讲活动,学生要想写出精彩的演讲稿就要加强对《道德经》的阅读和理解,就会搜索大量的关于《道德经》善水文化的分析介绍,进而学生就会对其中的内容展开分析研究。而且演讲活动需要学生融入一定的情感,因此演讲内容就会成为学生思想中的一部分,进而就能起到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其次,教师可以模仿“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组织学生展开诗词朗诵竞赛。班级学生对于诗歌的默写就像是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的百人团大战,诗歌默写中胜出的前三名学生展开冠亚军的争夺。学生要想在诗歌竞赛活动中有良好的表现,就必然要全身心地投入诗歌的理解记忆与朗诵中,因而学生就会更多地汲取诗歌中蕴含的价值观。

四、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即师生围绕共同的主题展开教育实践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既能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又能给学生精神方面的启迪和影响,还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教师要结合学校以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多样化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以“职业理想”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基本是以相应的职业目标为理想,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是以创业为理想目标。无论学生有什么样的理想目标,努力与准备是不可或缺的。假设学生毕业后的目标是求职,那么学生就要积极搜索关于职业素养方面的信息,包括工作内容、其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等。假设学生毕业后的目标是创业,那么学生选择的行业是什么,是否有做过市场调查,前期投资多少,学生是否有相对宽松的资金等。该主题教育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的职业规划,并促使学生为今后的求职做充分的准备。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以“生命健康”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由于现代生活的节奏非常快,无论是学生本人还是学生父母都承担着较大的生活压力,以至于极个别学生出现了“轻生”的心理和行为,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无论什么原因的轻生,都只会让真正关心自己的人心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要分享他们对生命的认识,从而让“珍爱生命”的意识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促使学生分享他们正面心理品质的学习和认识,并促使学生都能以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五、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加强德育

重大节日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其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因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所以基于重大节日的德育,更能促使学生在思想方面受到一定的启发和影响。因此,教师可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加强德育。

如国庆节,各个企业都会打出“欢度国庆”的条幅,公共场合更是会加强花篮以及彩灯等方面的点缀,全国各地都会呈现出欢乐、祥和的气氛,那么学生也会因为生长在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而倍感自豪。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国庆节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如组织学生展开“国旗下的演讲”,或者是促使学生畅谈新时代背景下的爱国行为等。

如母亲节或者父亲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给他们的父母准备小礼物。虽然大学生还没有自主的经济来源,但是礼物的价值并不能完全用金钱来衡量,尤其是子女送给父母的礼物,父母根本不会用金钱来衡量。如学生可以通过微信视频的形式向父母表达出自己的爱意与牵挂之情。如果学生在家的话,他们可以给父母大大的拥抱,并向父母描述自己的职业计划等。

六、以互联网为平台营造良好德育氛围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一个高校学生都有智能手机或者是其他种类的电子产品。既然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教师不妨借助互联网来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从而全面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网络中曾经有一个点击率非常高的视频,内容大概是“星空的梦想”,其主要讲述了一个大学生非常喜欢研究星空,但是迫于生活现状,他选择了就业率高的其他专业。可是在大学期间他会到自然科学专业学习星空知识,而且他的良好表现获得了专业教师的认可。毕业时他面对两难的选择,最终选择了他热爱的星空。教师不妨引导学生结合这个视频认真思考一下他们最初的梦想是什么,他们求学的路上是否有坚持初心。《道德经》中告诉我们上善若水,水遇寒则成冰,遇热则成雾,遇形则变其形,遇势则化为瀑,但是无论水的形态如何变化其本质依然是水,此亦为“不忘初心”。每一个学生前行的道路上都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每一个学生都要把内心理想作为自己奋斗的最终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他们的梦想以及追逐梦想的过程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录制下来,然后将其传送到网络上,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关于“初心、梦想”的微视频的创作活动中。整个视频创作过程中,相信学生的内心也会受到感染与启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勇敢的追梦人。

教师可以积极组建学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并通过学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阅读微信公眾号的习惯,学生会在阅读公众号内容的同时展开深入的思考与学习。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高校要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理念融入学生的德育中,从而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落地生根,并促使其开出鲜艳的德育之花,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林靖.和谐“家”文化在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7(12).

[2]孔令艳,王智.论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5).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立德德育活动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活动随手拍”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