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研究

2020-05-07洪赫岑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理想信念

摘 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坚定共产党人的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性。据此,研究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信仰建设的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通过分析了该时期党进行政治信仰建设的基本经验,为今天党的理想信念培养提供历史的启迪。

關键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1.070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就是党的政治信仰,党的使命担当。1997年来共产党背负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坚定心中信仰不断前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段辉煌的历史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国家和民族流血牺牲,自始至终坚守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土地革命战争更是民主革命中一个异常特殊和异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在短短的28年里党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由小到大走向成熟。探究这一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对当今党理想信念的培育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治信仰建设的实践基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十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武装做斗争,通过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来领导农民发动武装斗争进行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在这十年时间里经历了重重困难,从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后的党员人数锐减,党组织遭受到严重破坏。到“八七会议”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再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长征,加上在此期间我们党内发生的三次“左”倾错误,这些困难和危机是当时我们党开展政治信仰的实践基础。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历史是最丰富的营养剂,也是最生动的教科书。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需要牢固树立政治理想,从根本上讲就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大革命失败后,党的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曲折,革命力量遭受破坏。在挫折中党坚守政治信仰,发挥了政治信仰在革命探索中的思想引领作用,并且引导革命在曲折中前进。

2.1 内容丰富的革命信仰教育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通过整个革命的行动体现出来的,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凭借着坚韧不拔的革命信念冲破一道道生死考验,不仅用革命信念教育鼓舞了军民的斗志,而且吸引更多力量投身到革命战争中。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革命信仰相结合。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科学的政治信仰离不开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1929年,中央发布了《中央通告第三十七号》明确指出“没有深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上的预备,则党员群众便失去了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通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加之革命实践的探索,党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广泛传播给党员和群众。第二,革命理想信念教育与革命实际相结合。1931年,毛泽东在《给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的信》中提出的土地革命极大的鼓舞了农民阶级的斗争热情,“建立苏维埃政权,应使苏维埃政权建筑在广大群众的信仰上”。党发动土地革命、农民得到了土地,在赢得人民支持的同时扩大了革命力量,加强了群众对党的政治信仰的认同感,逐渐内化为群众的革命信仰。第三,情感认同与革命信仰相结合。“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心愿可能是先从朴素的情感认同开始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武装斗争进行土地革命,用共产主义的美好蓝图唤醒人民去推翻旧社会,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高广泛的心理基础和情感基础。土地革命时期党尤其注重对军民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在根据地被封锁的艰苦条件下,共产党带领人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艰苦奋斗的作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产生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促进作用,根据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2.2 形式多样的政治宣传工作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政治宣传工作列为重要的任务,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传工作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体系。党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政治宣传工作,在大革命失败后自身力量严重削弱的关键时期,扩大了政治影响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

第一,通过报刊等出版物进行政治宣传。毛泽东指出“报纸、刊物等是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最锐利的武器,我们党应充分利用这些武器。”这些报刊、杂志等出版物成为革命时期我们党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在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还成立了中央出版局,在根据地建立了一套集出版、印刷和发行为一体的成熟机构。这一时期的报刊不仅种类数量多,“已发现有实物证据的报刊130多种。”而且在宣传内容上根据针对的不同群体进行了划分。例如:《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刊,主要刊登党和苏区中央政府发布的重要决议、告示、条例和方针政策等。《青年实话》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机关报刊,主要任务是讲述青年群众的工作经验和青年红军的生活状况以及保卫政权的感人事迹。《红星》则更注重宣传党的主张,指导军民进行革命,在内容上更新颖,运用插图的形式增加了吸引力、增强了宣传效果。报刊出版物的政治宣传对于深化了党员和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要理论的认识、增强了根据地的人民政治信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通过标语口号进行政治宣传。标语口号的使用最早开始于“五四”运动时期,因其具有形式直接、内容鲜明、富有感染力、便于记忆与传播的特点,在革命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根据地建设时期,报刊书籍的发行受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而资金短缺,加之根据地人民群众文化水平较低对理论层面的宣传难以理解,但是运用口号标语,不仅容易理解记忆,而且不需要过多的资金和技术的投入,简单的“用红土原料的和黑墨水,或用石灰水、漆来创作标语。”更大程度的适合了根据地居民的文化水平。第三,通过文艺娱乐进行政治宣传。文艺和娱乐是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开创的最具特色的政治宣传工作,文艺服务人民的同时又服从与政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政治宣传途径来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极大的增强了广大军民的革命信念和革命热情。

2.3 紧跟革命形势的政治动员工作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组织严密和形式多样的政治动员经验,通过对群众开展政治动员,进一步增进了群众对革命信仰的认同。

第一,通过纪念活动进行政治动员。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在革命时期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形式,党通过纪念活动来纪念历史,以宝贵的历史经验来教育党员和群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多次开展了纪念宁都暴动、广州暴动的政治动员,以此来引导人民群众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纪念活动也成功的塑造了红军良好的形象。1936年7月24日,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九周年发表的《前进!向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前进》中指出:红军在过去的九年时间里浴血奋战,创立伟大的事业,红军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解放的重任。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党员和群众学习历史和追寻历史,这些纪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政治信仰动员效果。第二,通过革命任务进行政治动员。任务与形势政策的动员使政治信仰更贴近实际,与群众的距离更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的革命任务主要是农村土地革命、苏维埃政权建设、根据革命形势开展军队建设。对农民开展土地革命的政治动员,从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着手,苏兰春在《回顾宁冈的革命斗争》中提到:军队派干部深入农村,组织动员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对农民的政治动员使边界民众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为后来根据地政权建设提供了基础。第三,通过政治训令进行政治动员。发布与革命形势紧密结合的政治训令,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政治信仰方面的动员,是党进行政治信仰动员的重要形式。1934年10月,在战斗即将转为长途行进军的危急时刻,总政治部发布了《目前进攻斗争的政治工作训令》:“各级政治委员、政治机关,应进行从分的政治教育与鼓动,提高部队的攻击精神……提高红色战士在进攻战斗中的胜利信心和决心!”中央训令以集中高效的方式西方到各级党部,开展动员计划并进行组织实施,对动員群众、促进革命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作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内部原因是敌我力量相差甚远,外部原因是革命斗争被国民党白色恐怖主义所笼罩。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执着的革命理想信念和身先士卒的革命风范,带领着根据地人民进行着艰苦的奋斗。这种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我们党取得胜利原因根本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核心内容。

坚定了群众的革命理想信念。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理想信念教育与群众的日常斗争联系起来,一方面培养了根据地群众反帝反封建的阶级意识,另一方面将革命理想信念深深的根植在群众的心中。通过对根据地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仅坚定了群众跟随共产党脚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决心,而且巩固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为党员干部提供了强大的革命动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对党员开展的政治信仰教育,不仅为共产党员提供了强大的革命动力,使他们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心。而且铸造了一批坚守信仰,矢志不渝的革命战士。1935年8月,方志敏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面对国民党的威逼利诱,方志敏至死都没有泄露党的机密。留下了“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来警醒后人。正是因为对革命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支撑,才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里克服重重难关,最后涅槃重生带领中国人民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55.

[2]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M].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2.

[3]陆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演变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4]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M].第1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30.

[5]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M].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88.

[6]毛泽东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

[7]刘燕.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研究(1921-1949)[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洪赫岑(1995-),男,汉族,吉林辽源人,法学硕士,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理想信念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丰富和规范党内仪式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的重要途径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杭州市“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与分析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党员政治信仰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