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豆灵对高铜负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干细胞ROS水平的影响

2020-05-07匡春俊李秀英田丽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迷宫小鼠剂量

匡春俊 董 婷 周 萍 李秀英 田丽伟 黄 鹏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安徽 合肥230031

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即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是ATP7B基因缺陷引起的铜代谢障碍疾病。患者因基因缺陷不能清除体内多余的铜,使铜离子沉积于脑部、肝脏、肾脏、皮肤、眼部等脏器系统,使各组织脏器铜中毒受损而出现多样的临床表现。铜作为强氧化剂,可激活自由基,促进ROS的产生[1],诱发氧化应激反应,使神经细胞凋亡。铜沉积脑部,神经系统受损,出现进行性智力减退[2-3]、精神异常等症状。在祖国医学研究中,将WD以认知能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辨病为“痴呆病”,其中“痰瘀互结型”易出现认知障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为WD患者研制的肝豆灵(Gan dou liang,GDL)具有化痰祛瘀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肝豆灵能够明显改善WD患者认知障碍[4],提高患者智力水平。课题组在WD病程研究过程中发现,NSC是高铜负荷的重要靶点,肝豆灵能抵抗高铜导致的NSC生长阻碍,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5]。因此,本研究从动物、分子水平,利用课题组前期体外建立的高铜培养NSC模型[6],予以药物“肝豆灵”干预,观察胎鼠海马组织NSC中ROS水平的高低,为探讨肝豆灵对高铜诱导的NSC损伤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体重200~220 g SD大鼠75只,SPF级,由安徽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为SCXK(皖)2014-002。大鼠于专用清洁实验室饲养1周,温度25℃,相对湿度50%~70%,模拟自然昼夜循环光照的非直射光线。孕14 d ICR小鼠3只,适应性喂养后取胚胎海马组织,分离并培养NSC。

1.2 分组 SD大鼠随机分组为对照组,模型组,肝豆灵处理高、中、低剂量组,用药剂量根据成人每日使用剂量按照体表面积换算法换算,0.2 mL/10g体重灌胃,每日1次。对照组、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两组均连续给药7 d。肝豆灵剂量0.0075 g/10g体重,每0.3 g溶于8 mL溶液,低剂量组为0.48 g/(kg·d),中剂量组为0.96 g/(kg·d),高剂量组为1.92 g/(kg·d)。

1.3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显微剪、显微镊、45度显微剪、线栓、普通刀柄、手术刀片、组织冲洗球,均由上海金粒器械公司提供;空调,海尔公司;湿度计,上海生工;纯水机,Millipore公司;T臂迷宫,友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胰蛋白酶、DMEM/F12 (1:1)液体培养基,HyClone 公司;胎牛血清、无血清培养添加剂N2,Gibco;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Peprotech;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Peprotech;噻唑蓝,Amresco;二甲基亚砜,Sigma;ROS检测试剂盒,ThermoScientific;Trizol试剂,Invitrogen;核蛋白提取试剂盒,Sigma公司,DU8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贝克曼;细胞培养箱2306-2,美国Shellab;倒置显微镜DMLL,德国徕卡;Odyssey双色红外荧光成像系统,美国LI-COR。

1.4 药物 肝豆灵片。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制,0.3 g/片,150片/盒,批号20150522。由石菖蒲、丹参、姜黄、莪术、郁金、黄连、大黄、金钱草等组成。

2 实验方法

2.1 行为学观察

2.1.1 原理 在动物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中,迷宫是常用的一种仪器,迷宫任务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在记忆类研究中,常用的是放射迷宫。T迷宫是依靠觅食动机诱导动物完成任务的一种迷宫实验,实验操作将大鼠放入迷宫的中央区域,然后在每个臂尽头的小洞放一小块食物,允许大鼠探究迷宫直到它收集到所有食物。适应迷宫后,在两条目标臂中随机选择一条臂末端放入食饵,关闭另一条臂。将动物放入起始箱,使其进入目标臂获取食饵,连续训练一段时间后进入正式实验。先是强迫训练,选择一条臂开放并放入食饵,另一条臂关闭,当动物进入有食饵的臂获得奖励后,将其马上放回主干臂,而后让其自由探索左右两臂,动物若进入无食饵的臂,记为一次“错误次数”,反之为“正确次数”,重复测试多次。统计总的正确率越高,潜伏期越短,表明动物工作记忆越好[7]。完成此任务大鼠需要依靠参照记忆、工作记忆[8]学会任务的规则。

2.1.2 方法 将大鼠放入起始箱,封闭闸门。打开闸门,大鼠进入主干臂,关掉一侧目标臂,强迫大鼠进入另一侧开放臂,成功奖励2粒食丸,5 s内把大鼠放回主干臂,进行二次训练。开放两个目标臂,大鼠把两前肢和至少两后肢一只放于一个目标臂,则算作完成“一次选择”。大鼠折返回训练时进入过的臂则获得奖赏4粒食丸,记录一次正确选择,进入另一臂,没有奖赏,且将其限制在该臂内10 s,记录一次错误选择。训练结束后,将大鼠放回笼内5~10 min(同时试验其他大鼠),重复训练,每天8次。连续两天正确选择达15/16,开始试验。30 d后不达标,则淘汰。记录大鼠进入电刺激区的时间(s)。

2.2 NSC分离、培养,ROS检测 无菌条件下取孕14d ICR小鼠胚胎海马组织,以胰蛋白酶解消化,放入含有0.7 mg/mL卵蛋白的DMEM/F12(1∶1),机械吹散。在低温条件下于2000 r/min离心细胞悬液5 min,后洗涤沉淀;重悬细胞,浓度5000~10000/mL,予以悬浮培养。存活细胞予免疫细胞化学检查,以验证其是否都为Abcg2+的NSC。体外培养的NSC模型分为对照组、高铜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肝豆灵片处理组。对照组在DMEM中加入10%的SD大鼠空白血清,模型组用含10%的SD大鼠空白血清铜负荷培养基(200μmol/L工作浓度)予以培养;肝豆灵低、中、高剂量组予以3种不同剂量配制的10%的肝豆灵药物血清铜负荷培养基培养。运用CellROXTM Deep Red Flow Cytometry AssayKit分离、收集、流式分选Agcg2+的NSC。5×105个/mL为各试验组检测用细胞浓度。将CellROX Deep Red reagent(终浓度为500~1000 nmol/L)加入至样本中,于37℃的条件下避光孵育30~60 min。于孵育末15 min内,在每1 mL样本中加1 mmol/L SYTOX Blue Dead CellStain solution 1 μL,进行流式分析。于激发光波长405 nm处检测SYTOX Blue Dead Cell Stain,于635 nm处检测Cell ROX Deep Red reagent,并分别于450/50BP和665/40BP的滤光片处收集荧光发射光。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行为学结果 造模前,各组进入电刺激区的时间(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模型组和小剂量治疗组的进入电刺激区的时间(s)明显增加,经过药物治疗后,中、高剂量组进入电刺激区的时间(s)明显降低。结果见图1,表1。

组别鼠数剂量/g/(kg·d)造模前治疗7d空白对照组1514.37±2.8214.93±3.23模型组1515.42±2.8228.90±5.29△低剂量组150.4815.56±3.1830.54±5.72△中剂量组150.9616.12±4.4124.55±3.74△∗高剂量组151.9215.07±4.4118.23±3.51#

注:与造模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4.2 NSC中ROS水平检测结果 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1),肝豆灵组高于对照组(P<0.05),低于模型组(P<0.05)。结果可见图2,表2。

组别鼠数剂量/g/(kg·d)ROS空白对照组3100.0±0.0模型组3284.2±12.3∗低剂量组30.48279.9±13.9∗中剂量组30.96209.8±9.7∗高剂量组31.92136.9±4.5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模型组与肝豆灵组比较,*P<0.05。

5 小结

WD是基因缺陷引起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铜离子沉积脑部过多产生神经毒性,使神经细胞受损凋亡,发为WD。铜在脑部沉积以壳核最为显著[9]。方向等[10]发现铜负荷大鼠学习定位能力下降,存在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韩辉等[5]发现,高铜可降低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数目。在ATP7B基因缺陷小鼠中,研究人员发现肝脏和脑部的呼吸链复合物I活性增加,而复合物II,III和IV活性则减弱。其中,呼吸链复合物I是线粒体产生ROS的主要来源[11]。铜离子促进细胞内ROS产生,诱发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导致细胞死亡。Altman等[12]证实大脑具有神经再生能力,脑组织中存在着的NSC[13],可很长时间保持静止状态,在大脑受到损伤时NSC会大量增生并向受损区域转移替代,而ROS是调控神经细胞数量的重要因素[14]。

WD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精神障碍、认知下降、言语含糊、口涎不止、肝脾肿大、腹部水胀、肢体扭转、震颤等,祖国医学根据这些症状特点将WD归于“肝风”“积聚”“水肿”“痉病”“癫痫”“痴呆”“癫狂”“黄疸”“鼓胀”“癥瘕”“震颤”“瘈疭”等范畴。在发病机制认识方面,中医认为,肝豆状核变性系先天禀赋不足,或先天脾胃失养,或情志所伤,肝郁脾虚,或外感邪毒,铜毒内积,湿热蕴生,痰瘀相结,癥积成形。杨文明等[15]认为“铜毒”是WD发展过程中独特的病理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韩辉等[16]研究得出,WD发病前的证型为肝气郁结证、湿热内蕴证、痰瘀互结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其中认知障碍易出现于痰瘀互结型。我院脑病中心研制的院内制剂肝豆灵片,由石菖蒲、郁金、丹参、姜黄、莪术、鸡血藤、黄连、大黄组成。有利胆排铜、清热解毒、化瘀软坚之效,石菖蒲开窍豁痰、醒神益智;黄连清热泻火解毒;郁金可利胆退黄、清心凉血;大黄,清热泻下,解毒利湿;姜黄、莪术与鸡血藤,活血行气;丹参活血祛瘀、清心除烦。王艳昕等[17]发现肝豆灵可减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保护脑神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石菖蒲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18],保护脑神经。丹参提取物丹参酮ⅡA可减少caspase-3得表达实现其抗凋亡的机能,而保护神经细胞[19]。大黄可清除离体大鼠脑中的超氧自由基,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生成,改善学习记忆功能。鸡血藤可提升脑组织ATP酶活性,改善脑细胞代谢障碍[20]。黄连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21],降低ROS,保护神经细胞。郁金、莪术、姜黄的提取物姜黄素也有抗氧化效应[22]。实验结果提示,铜负荷使小鼠NSC中ROS水平明显上升,大鼠进入电刺激区的时间明显上升,经肝豆灵干预后,中、高剂量组小鼠NSC中ROS水平明显下降,大鼠进入电刺激区时间明显减少。可推测,不同剂量的肝豆灵可通过降低NSC中的ROS水平,对NSC高铜负荷模型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董婷[4]认为,肝豆灵是干扰了NSC中Nrf2的水平,降低了ROS,进一步阐述了肝豆灵作用于NSC的作用机制。

猜你喜欢

迷宫小鼠剂量
·更正·
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miR-373通过P2X7R影响抑郁症小鼠行为的作用机制
萌小鼠,捍卫人类健康的“大英雄”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小鼠大脑中的“冬眠开关”
今天不去幼儿园
大迷宫
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