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师职业倦怠期学校管理困惑的思考和对策

2020-05-06黄根跃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32期
关键词:困惑思考教师

黄根跃

【摘要】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应该是充满爱心、具有奉献、富有良心、肩负使命的。可曾几何时,一个词语——倦怠,把当前教育中负面的现状一概论之。但,不少教育案例也在启迪我们如果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倾注了使命、责任、爱心、人情、公心,教育的湖面会涟漪连连,教师的倦怠也将逐渐消散。

【关键词】教师;倦怠期;困惑;思考

可以说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印象,九十年代的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都不怎么好,待遇也不高,但教师的工作积极还是挺高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遇到有老师请假需要其他教师代课时,只要学校安排到,都不会推辞;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同样遇到需要代课一事,负责安排代课的领导却感到特别棘手,至于其它比安排代课难度大一点的工作,就更不用说了。在外出培训期间闲谈之时,我们常会听到现在的学校管理如何难的怅惘之言。多年的观察和思考发现,造成基礎教育领域教师没有以前那么热爱工作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教师的待遇相对比以前好多了,类似像代课这样一节才几元的工作,一些教师不屑一顾;二是教师的“觉悟”提高了,常把自己与公务员收入对比,觉得自己被“亏待”,于是,课堂上出现懈怠,课后消极之言脱口而出;三是由于对教师的考核机制,如绩效考核、年度效能奖等理解不到位,出现较大的抵触情绪;四是将教育的本质、职业初心抛掷脑外,导致有的学校一些教师堂而皇之出现了按时上班、到点下班,来去洒脱,全然没有了“教师是良心工程”“教师是立德树人”“教师是为学生美好的人生奠基”的概念了。于是,也就很难见到这样欣慰的情景了:即使下课了手头还有一点事还是争取做完;学生有问题还是与他多聊几句;这是棘手学生,还是辛苦自己下乡家访了解真实情况,别让他自暴自弃,等等。于是,也就出现了一词:教师职业倦怠期。

既然,教师职业进入了倦怠期中,那如何来解决这一难题就成为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重敲职业使命感之钟,能唤醒教师再念初心

教书育人不同于其它行业,因为教师面对的永远是鲜活的生命、家庭的希望,架构的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所以,教师不仅是谋生的一种手段、一个职业,更是构筑心灵的事业。教师当年的努力拼搏为的是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如今,成为教师,应始终不要忘记自己已成为引导学生改变命运的引航人、指路人、摆渡人,我们肩负起教育学生有目标、有行动、有自信、有意义地成长和学习的责任。为此,我们可通过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庆祝重要节日、介绍优秀教师事迹、欢迎新教师入职、祝贺教师光荣退休等形式,不时地提醒教师再念初心,牢记使命、践行誓言。现在,我校坚持开展优秀教师教育分享活动、三八妇女节庆祝活动、新教师入职仪式、退休教师荣休欢送仪式,等等。一些网友见到我校教师退休庆贺仪式的新闻或相片后,发来信息进行点赞:这是好学校应该所做的事,这是好校长所做的事;做一位好校长不容易,做一位有人情味的校长该点赞。

学校管理要设法让教师觉得管理工作富有人情、真情、激情,备受尊重,并激励教师继续进取。

二、充满期待的办学思路,能唤醒教师再增斗志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落实,作为教师,关注度再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我们的言行也前所未有的备受关注。面对社会的舆论、组织的信任、家长的期望、孩子的渴求,新时期的教师,尽管抡起了膀子使劲地干。但日子久了,职业倦怠期的不期而至时刻困扰着教师:如今的教师做份内的时间少了,做迎检的工作多了;现在的孩子强势多了,老师却被弱势了;现在家长对教师的要求高了,却对自己应付的责任少了;现在的舆论对教育负面的事情报道盖过了对正面的宣传,等等。教育之路,何去何从?面对现实,心系师生,我们提出了“正德为先,弘毅为本”办学理念,立足校园安全、教育质量、文化建设三项工作,落实读一本好书、写一手好字、爱一种运动、会一种乐器、交一批挚友素质教育,不断改善教师的办公环境,不断改善学生学习条件,努力创建安全校园、美丽校园、大气校园、文化校园、质量校园,逐步实现“校风正、教风良、学风浓、质量高、声誉好”的办学目标,努力践行“博闻树人心怀天下,修身立德止于至善”的办学愿景。师生们听到“不断改善教师的办公,不断改善学生学习条件,不断提高师生的文化修养”这句话很有感触,因为这是师生们最需要的。现实证明,我校校园面貌大为改观,师生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于是,他们在星级“最美办公室”“最美课室”评比中,响应很积极,有的办公室、课室能评为四星级最美办公室或课室;他们在中考备考中非常拼搏,创下了自2010年以来中考最好成绩,谱写了我校中考历史新篇章,这是我校园全体师生引以为豪的好事。师生们看到了自己的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心中有了喜悦,脸上有了光芒,工作增添了干劲。

学校管理一定要让师生充满期待和憧憬,并见证学校蓝图正在一步一步得以落实,让教师觉得自己工作其实是在为自己创造幸福和价值。

三、规范的管理中折射关爱,能唤醒教师重拾信念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想唤醒学生的灵魂首先是唤醒教师的灵魂,要像唤醒全体学生灵魂就得唤醒全体教师的灵魂。借助特定的事情驱散教师心中的阴霾、赢回教师的肯定信任、让教师重焕教育的生机、重拾教育的信念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办法。

在一次校长培训班上,大家围绕关于如何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时,听到一个这样令人唏嘘的案例:一对夫妇平时工作不错,后来妻子患了腰椎盘突出,丈夫患上肩椎盘突出,平时两人都疼痛缠身,苦楚无奈,但还是坚持上课,实在不行只得请假就医或卧病休息。有一次,两人因疼得厉害只得住进医院,且长达半个月。出院后,面对医药费和因病假请假需扣出勤费时,他们提出学校能否体谅他们不扣他们的出勤费,因为近十多年来,他们真的过得挺艰难的,但期间有的领导不体谅,有的同事不理解,有的还给他们一些冷眼、嘲讽和刁难。可是因病请假扣出勤费这是学校的管理制度,现任的领导觉得很为难,怎么办?后来经过讨论,找到了一个办法:出勤费还是要扣,但学校以工会的名义对其夫妇俩进行慰问。这一举措,让他们深感欣慰,他们说慰问让他们觉得学校体谅他们,也是使他们觉得被关心,心理觉得温暖。

无独有偶,我校也遇到这样一事,妥善处理后,收到了这样的感激信息:“这份迟来的公道如一束阳光融化了‘我内心的坚冰。长久以来构筑的那道坎终于迈过。”对于别人来说,这份关怀可能不算什么,但对当事人而言,却是值得一生铭记的恩德。如,有的教师说:“校长刚来我校召开第二次全校教师会议时说到去探望了重病的退休老师时,我无法控制眼泪;校长平常对老师在子女教育、健康等方面的敦敦叮嘱……”所以有“您的到来让这所学校有了温度!”一说。有的教师说:“我多次对学生说,我们的校长是30年一遇的好校长,希望你们要用心聆听校长的教导,好好学习做人,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学习!”有的教师说:“如果学校由上到下都秉持校长德、学并重的理念来育人,相信学校教育的阳光会更灿烂。”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在学校管理中,制度是硬性,但如另辟奇径,结果迥然不同。教师心中没了阴霾,他在课堂里才能焕发心灵的阳光,学生才能学得阳光。

四、确定特定目标进行教育,能唤醒教师再长帮扶之智

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说:“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一年前的那一幕,还不时地会浮现在笔者的眼前:那是2018年春季学期一个星期一的下午,笔者站在办公室走廊观察学生课间休息情况,突然发现对面三楼一位男生向笔者使劲地挥手,一看原来是小财,他用手示意过去他班(笔者是该班的语文老师)。当笔者带着疑惑走进课室一看,原来他们班准备第三节举办大食会。现在,学生正忙着摆放食品,见笔者进来,一位学生迅速递来一杯饮料,笔者刚接着,小财也端来一杯可乐,走到笔者身边,稍微低头,双手毕恭毕敬地将杯子举到笔者面前,笔者用已端着的杯子示意他,已有了一杯不需要了。可是,他就不走,一直端着,一脸的微笑和羞涩。等笔者接过他的杯子时,他说了一声“谢谢”,就迅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了。见到这一幕,笔者内心无比高兴,一年的教育效果终于显现了:他已经懂得了感谢、感激、感恩。

记得2017年9月,笔者刚给他们上第一节课时,小财一会儿讲话一会儿睡觉,笔者一看就明白了,今天不“搞掂”他,日后就麻烦多多。于是,笔者让他自报姓名,问他姓名的含义,让学生列举他的特点,可是同学说的全是缺点。于是,笔者为他“找优点”:长得端正、反应快、敢说、有胆量。如果学会尊重人,做到认真听课,上课不影响同学,那就很好。下课时,他一脸微笑。在后来的语文课上,笔者每节课都会给他至少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并在全校师生大会、教师每周会议上,不时提到他、赞扬他的优点,一下子,他成了全校的焦点,全校师生都知道八(8)班有位学生叫小财。其实,笔者从不同侧面得知这位学生陋习不少,有时还会与社会青年一起玩,骑“飞摩”。这些做法与其说表扬他,还不如说是以表扬形式让全校两千多双眼睛在观察他,提醒他不犯错,否则对不起校长的关心和表扬。笔者也一直关注他、暗中观察他,把他作为特定教育对象,让全校师生感觉到校长教育不仅仅是集会式的教育、大众化的教育,也有个性化的教育、特定对象的教育,将教育落到个性,且尽量使教育效果显现化。果然不出所料,从八年级直到九年级毕业,小财只打了一次架,且是在无奈的情况下(比较高大)才出手的,期间表现都不错。2018年中考一结束,他是他们班第一位交钱报读区职校的,注册后,即刻去了佛山学修车。期间,笔者又用微信提醒他暑假修车是暂时的,一旦职校开学,就得回到职校读书学技术以便将来发展得更好,他一一照办。据了解,他在职校表现也不错。后來,有老师告诉我,他也来过学校找笔者,遗憾的是那次外出会议了。后来,笔者通过向其他学生和他的班主任了解,他表现不错,没学坏。

作为校长,确定特定目标进行教育,目的是启迪师生如何帮扶调皮学生,让调皮学生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其实,每一位学生,尤其调皮学生或成绩偏低的学生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同伴的友谊。如果我们能将爱的阳光多照射他们,他们会觉得校园真的很美好、很温馨。学生表现好了,教师的心境自然就愉悦了,成功感就有了,倦怠情绪也就消散了。

管理需要智慧,管理学生更需要智慧,只要我们设身处地用真心、真情关爱学生,学生是会懂老师的。见到学生好了、调皮学生乖了,教师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哪里还会倦怠呢?只要我们将职业当成一种艺术品那样去智慧地雕琢,人身的价值也就显现了。

五、突破思维定势,能唤醒教师对学校管理举措的肯定

这件事的解决效果可以说出乎我们所有教师包括行政领导的意料之外,也让笔者切身感受和理解了“《为学》曰: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的道理。

有一天,笔者目睹学生上午第四节课。一下课,很多学生马上百米冲刺,像一股巨大洪流滚滚冲向饭堂,只为早排队早打饭一解饥饿之急的情景时,一种强烈的恐惧警醒笔者:这是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学生在跑的过程中,一旦有位学生跌到,后面的学生控制不住,跌到的学生要么被他身后的同学轻则踩伤,重则踩断脊椎,甚至危及生命。教师会上,笔者将这一现象予以通报,并提出解决思路,当时一些老师一脸笑意:这么多年,没有领导、老师提出这个问题,甚至说当年我们做学生时也照样是跑步冲向饭堂的,也没有见到学校加以制止和纠正。笔者找到负责安全的副校长,商量对策时,他也认为不可能解决。笔者于是说,我们先这样操作,看效果如何:一是利用集会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告诉学生跑步冲向饭堂打饭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并明确责任,如果一旦出现踩踏事故将追究责任;二是同时安排一位值日教师在校道旁值日,制止学生跑;为加强力度,笔者也与老师值日监管纪律。两天下来,情况大为改观,但还是有人跑;三是安装三个监控摄像头,对东区教学楼与饭堂之间的校道进行全程24小时监控;四是值日领导包括笔者不定时查考监控图像,对仍违纪的同学将监控图像截图在该班级播放。如屡教不改,监控图像在全校课室播放。这四招一落实,再也没有学生跑步冲饭堂了。后来,在教师会上,通报这一情况,原来脸露笑容的老师一脸沉默,我们让“笑”的老师心服口服了,因为我们这届新的领导工作的出发点就是做些实实在在有利师生的事,让全体师生觉得我们是在服务师生。直到现在,笔者还会不时地取查看监控录像。三个学期下来,真的没学生跑了。负责安全副校长在学期结束教师会上说:“真没想到,黄校长带领我们把我们认为根本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学校领导层应该成为第一棵树、第一朵云、第一个灵魂,只用这样才能让其它的树、其它的云、其它的灵魂摇动、推动、唤醒,才能让教师不倦怠,让学生好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李镇西校长手[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

[2](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

猜你喜欢

困惑思考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美育教师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