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食品检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0-05-06周琳

科学与财富 2020年5期
关键词:食品检测发展趋势现状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粮食总量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这大大解决了人们日常的温饱问题。但在食品供给愈加充足,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在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所在。因此,为了给我国人民营造更加安全的饮食环境,食品安全检测就显得极有必要。基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其次针对我国当前食品检测的现状进行剖析,最后结合现状以及其它要素对我国食品检测的发展趋势提出笔者的见解,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食品检测;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食品是物质生活的基本保障,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但近年来,有关食品假冒伪劣、质量不达标以及含有有害物质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如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瘦肉精等等。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人们的底线,并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对此,食品安全检测应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严格把控食品的各项安全指标,以此在保证人们饮食安全的基础上也提升了其生活质量。

一、食品检测的重要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历来是人们极其关注的热点所在,但近几年来一些企业仍然无视法律的存在,为了窃取更大的利益,肆意在食品生产中添加不符规定的成分、偷工减料,以致食品质量大大降低,甚至有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1]。而通过赤裸裸的现实案例可知,这不仅导致人们开始不断质疑各种食品的安全性,还严重打击了人们作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而若把好食品检测这最后一道关卡,将能从根本上降低食品的风险系数,为人们在源头上切断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出现,让人们对接触的食品彻底放心,而不是造成社会恐慌,这对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食品检测的发展现状

(一)食品检测技术愈加成熟

食品检测技术和仪器作为食品安全检测程序中的重要一环,其好坏将直接决定食品检测的实际效果。目前我国食品检测技术主要有四种相对成熟的技术,一是气相色谱技术(CC),主要通过将气体作为流动相,使被测物体经过色谱柱时而被有效地分离,以便检测其被测物体的成分和相关含量;二是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SFC),该技术主要将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利用其超高的熔化能力对被测物体进行高效的分离与检测,与气相色谱技术相比,具有较广的检测范围和较高的分析能力;三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因其能对大分子和热不稳定的农药品进行迅速准确的检测分析,所以常被用于农兽药物类的检测;最后一种是有毒有害元素检测及其价态分析仪器[2]。

(二)食品检测体系得到完善和加强

在一系列关于食品安全事件陆续发生以后,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逐渐推出和落实系统性的食品检测体系,主要用于监督和管理食品生产、运输以及进出口过程并对产出食品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消除食品的风险隐患。此外,我国目前还针对食品安全检测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用以监督和规范食品安全检测过程,并对一些不合规定的食品生产予以相应的惩罚措施,例如停产整改等。

(三)我国食品检测现存的问题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也对食品检测技术实施了一定的优化措施,但食品安全检测的过程中仍然难以避免出现一些问题,使得食品安全检测的结果可能存在纰漏。因此,若想要让食品检测提高其实效性,就必须解决其中现存的问题。从目前看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存在以下问题:其一,食品安全检测手段或技术过于单一化,众所周知,食品行业种类极多,不同食品的特性都各有不同,如果只采用单一的检测手段,那么势必难以迎合食品多样化的检测需求,食品安全检测的效果也就难以保证;其二,食品安全检测手段仍不能检测出其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这是由于检测过程中,不同的食品未能配备有最恰当的检测手段或方案,导致检测结果不全面的状况;其三,我国食品检测体系相对不够健全,即使目前已有大量的关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制度和法规,但还是难以避免一些漏网之鱼,现有的体系并不能对其进行完全和有效地控制[3]。

三、对我国食品检测的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一)食品检测技术趋于多样化

随着社会加大对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视程度,为了确保人民的饮食安全,国家也会随之加大对食品檢测技术的研发力度,所以食品检测技术将越来越多样化,未来也会不断涌现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同时,为使检测结果更加细致,对食品安全的检测将会配备有多套检测方案,而且根据目前国内食品检测的发展,主要看中检测的效率,所以会对这些检测方案统一进行试验,以此来筛选更加高效、快捷的检测方案,这不仅适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也同样能被用于食品运输、储存等[4]。此外,若要食品检测按照统一的规范来进行,就必然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力度的加强,将监督细致到食品检测的每个环节、每个工序等,这样食品安全检测才能持续朝着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二)加大培养食品检测领域的人才

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人才作为食品检测的核心力量,在食品检测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还相对较少,因此,加大培养该领域的人才是未来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专业素质过硬是食品检测人才需要必备的品质,所以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关于食品检测知识的培训班,夯实检测人员的知识基础。在短时间地培训之后,按照人员的知识吸纳情况,有计划地组织其去基地进行食品检测的实践,以此来帮助检测人员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最新的食品检测原理、步骤,提升其专业素养。除了文化基础需要过硬以外,检测人才还理应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同理心,因为食品安全关乎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检测人员只有将自己与整个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能使食品安全检测的效果更佳,食品检测也能得以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不仅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更是对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一定的影响。而食品安全检测作为食品进行流通前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工序会相对较为繁琐和艰巨,所以更加不能掉以轻心,应当被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同时,食品检测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检测机制,而在检测技术的采用方面,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及时更新技术,为食品检测的高效进行保驾护航。此外,另需要对检测过程加以严格的监督,如此一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食品检测的效果。目前我国在食品检测领域仍处于探索的阶段,各方面还需不断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尹迎迎.食品检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7(33):91-91.

[2]郭华洁[1],潘平川[1],胡晓[1],etal.我国食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食品,2019,000(001):P.26-27.

[3]徐锦忠.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能力现状和局限性[J].质量与认证,2019(7):37-38.

[4]詹建伟.浅谈我国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现状与对策[J].现代食品,2017,5(10):48-49.

作者简介:

周琳(1984.12-),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食品检测发展趋势现状
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探究
溶剂残留量检验结果影响的重要因素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