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

2020-05-06刘君朝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0年3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价值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时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既具有工具性也具有文学性。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语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对高中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中学生已进入青春叛逆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有最终形成,他们是未来的希望,是未来社会与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高中阶段也是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时期,学生树立了爱国意识,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将来贡献社会、建设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1.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由于受环境的影响,许多高中学生对于爱国主义存在模糊认识,甚至不明确什么是爱国主义,而语文教学内容中有许多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正确理解爱国主义,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努力学习,树立长大报国之志,增强道德意识,提高道德践行能力。

2.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理念。集体主义理念与爱国理念是紧密相连的。集体主义教育是爱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学生大多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在宠爱的家庭环境中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缺乏集体观念与合作能力,甚至是个性张扬,目中无人,具体出现了对集体漠不关心,甚至损坏集体财产等方面的不良行为。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对学生进行集中主义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该创新教学观念与模式,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许多不良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许多学生在思想上没有树立远大志向,没有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而读书的理想信念,他们把学习的目的定位于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将来找一份好工作的短浅目标上,个人主义意识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远大理想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1.加强师德修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还要育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要身体力行,以良好的言行,熏陶学生。首先,教师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爱国主义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要立足岗位,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要提前到校,做好课前准备,及时给学生上课,时时处处为学生做榜样。在学校的公益活动中,以身示范,与家长沟通,尊重家长,虚心倾听家长的意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家长。同时,要接近学生,善于与学生交流与互动,了解学生的心声。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活动,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学生才乐于接受,在心灵上引发共鸣。在学生与生活中,教师要关怀与爱护学生,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与美的熏陶。其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教师不能采用传统讲解灌输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思考与内化的时间与空间,通过丰富多彩与新颖的形式,促进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爱国思想的理解与内化。

2.落实新课标要求,渗透爱国教育

新课标强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重视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形成,让学生形成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贡献的理想信念。教师要多方挖掘语文教育融合于爱国教育的资源,促进学生爱国意识的形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真正实现以德育人、以德立人的目标。将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合入语文教学当中。首先,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例如在教学高中课文《沁园春·雪》《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荷塘月色》等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感世界,体验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加深学生对文本作者爱国情感的认识。其次,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培养学生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的理想信念教育。如可以通过《记念刘和珍君》《程门立雪》《荷花淀》等课文,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3.优化阅读教学,渗透爱国教育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阅读是学生吸取知识,拓展知识视野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阅读中会受到思想观念与情感的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进行课外课内阅读,选取精华文本,让学生接受爱国思想的教育与熏陶。一是要对学生的阅读加以引导,让学生通过阅读吸取健康的精神力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养学生喜爱读书、学会从书籍中汲取健康的思想理念,这可以为学生人生的成功奠定基础。一些爱国题材的书籍,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细读,并且养成不動笔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对于感触深刻的片段可以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以优秀爱国人物为榜样,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二是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分析能力,对于编入高中语文的经典之作,要进行深入分析。如选入高中课本的《赤壁赋》,在学习时不仅要欣赏作者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分析作者旷达的胸怀,了解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笑对挫折、辩证看待事物的乐观精神。在学习有关《孟子》相关论述时,不仅要对其文本的词、句、段等进行分析,还要让学生提炼其中的先进理念,接受先进理念的润泽与滋养。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净化与启迪,有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与渗透。三是要对于精华段落进行诵读与记忆,促进学生美好情感的形成与升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教师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精髓,了解古人对自然对社会的独特认知,体味其中的真善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写作技巧的分析来调动学生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汲取文中的精神营养,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让学生品味到阅读收获的喜悦,从而养成认真读书,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如诵读经典就是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学生在诵读中体味渗透于文本中的思想观念,在诵读中体味人生的真正意义,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

4.强化写作训练,深化爱国情感

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不仅是对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也是情感抒发的途径。写作训练在提高语言驾驭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将爱国情感表露出来,使爱国情感内化于心,促进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一是要明确爱国主题,观点明确,思想健康,内容丰富,爱国情感不是空空而谈,而是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文字,体现情感的真挚,爱意的浓烈,这就必须以真实深厚的爱国情感为基础,才能使学生做到“我口表我心,我心表我情”,例如,以“共享书店”为或者以“车”为写作话题的作文训练,这些题目的审题都与时代有关,都与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密切联系,教师在平日教学中,就要关注这方面的主题,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对学生强化爱国教育,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感融入写作当中。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现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分析与衡量这些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促进学生将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学生的写作才能主题明确,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字。例如,以爱国这一核心价值观进行写作训练,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引用古人爱国救国的诸多事例,并结合现实案例,才能使文章更充实,学生在写作中自然也得到情感的熏陶,才有更有效地加深爱国情感。二是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提高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才能使文章更接地气,更具说服力,更具真情实感。此外教师还要引领学生到社会进行丰富的实践活动,如走进社区敬老院,体验帮助老人的快乐,让学生爱国就是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爱家、爱校、爱国家的积极情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在语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核心价值观——爱国教育,要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及具体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过程。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中以爱国视角去审美,以爱国的视角去思考,以爱国视角去写作,以爱国的视角去实践。只要注重将爱国情感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就可以有效熏陶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将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刘君朝,重庆市璧山中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价值观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