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逻辑思维训练的措施

2020-05-06陈仙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0年3期
关键词:现代文含义逻辑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试题占总分比重大,但是很多学生却很难得到此项分数,极大影响高考语文成绩。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薄弱,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思维逻辑阅读方法,导致解题时抓不住现代文的主旨含义,在关键字、句的理解或答题层面出现偏差。大多数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与解题仅仅停留在跟着感觉走的阶段,依靠自身的感觉进行答题,这种通过感觉得出的答案缺少相应的理论支撑。而语文学习强调的是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当以此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在高中现代文阅读中提升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的思维逻辑方法。

一、立足教材开展系统化的逻辑思维训练

高中现代文阅读的逻辑思维具有复杂且抽象的特点,不经过大量的训练与学习学生难以扎实且充分掌握,而高中现代文阅读考点宽泛、由表及里涉及文章的方方面面,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吃力,逻辑思维与现代文阅读的这些难点给高中生的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以课本教材为基础,开展系统化的现代文逻辑思维训练,让学生通过现代文逻辑思维这条主要脉络,站在现代文创作者的角度,把握整篇文章的内涵与意义,通过现代文逻辑思维的学习,系统化的了解高中现代文阅读的各种方法与解题技巧。比如在人教版高二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文章学习过程中,因为文章晦涩难懂,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应用逻辑思维法对文章进行学习,首先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前,教师应当设置问题:1.本文中父爱与母爱的本质是什么?2.作者为什么说健康和成熟的灵魂需要父爱与母爱相结合?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通读全文。学生带着问题,从文章主题思想到文章的单个论点的具体含义,按照由表及里的逻辑关系,将学生对父爱、母爱的理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层面,通过对文章中涉及到的父爱、母爱概念的理解,从概念、命题、推理、逻辑思维四个角度深入分析学习这篇文章。

二、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通过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很好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身上的直接表现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说话就会有条理、说话内容主次分明、语言通顺流畅,如果学生的思维混乱,讲话就会词不达意、磕磕绊绊,始终没办法表达出自己的观点。高中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语言表达教学活动,让学生组织自己的语言,表达阅读现代文后的主旨含义。比如在现代文阅读的做题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读全文,之后组织语言叙述出现代文的主旨含义,通俗的讲就是让学生明白这篇现代文说了什么、想表达什么。学生在表达过程中,间接的锻炼了自身的逻辑思维,会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对阅读获得的文章信息进行相应的语言组织。

三、加强现代文中抽象、概括、比较的锻炼

现代文阅读逻辑思维的应用最大表现就是抽象化,而在现代文阅读过程中应当使用概括方法,将各种抽象化的概念具体化,总结出物质共有的特点,通过相似之处找规律。为了将各种文章信息提炼出相似点,应当使用比较方法了解各种信息之间的内外联系与关系。现代文阅读学习中通过比较可以将文中抽象的语句放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分析并研究,将抽象化的概念通过比较转变为直观易于理解的相似案例,通过比较可以很明确的确定两者之间的相似与不同,在比较过程中,思维被充分调动,学生通过逻辑思维对事物进行充分分析。在现代文阅读过程中,应当熟练应用比较分析处理法,在具体的阅读情境中,将多种阅读资料相结合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法,探究阅读材料之间的关键性问题[2]。也可以在单一的阅读材料中开展用字、用词、用句具体化、深层次对比分析,或者将个别关键句、关键段落在原文中调换顺序,对比分析语境含义的变化。比如在现代文阅读词语比较学习过程中,需要精准到每个字的应用,因为中国汉字的特性,往往一个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因此在词语中一个文字的变化往往导致含义发生改变,在具体的词语对比分析过程中,从整体语境、感情色彩、褒贬含义三方面入手研究重点词句的具体含义,从而加深对整个段落、整篇文章的理解程度,以微知著以从小到大、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科学思维逻辑方法提升高中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四、加强对现代文阅读中推理、判断法的应用

推理与判断法是思维逻辑中的最为重要的方法。推理侧重于思维形式,判断侧重于逻辑命题的表达,在现代文阅读中运用推理与判断这种思维逻辑法可以将抽象化的情感或抽象化的内涵通过缜密的自我分析判断推导出来,从凌乱的知识要点中,按图索骥获得科学的论证结果。在传统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通读全文,教師跳过学生对现代文重点词句或段落进行推理与判断处理得出相应的结果,教师讲解自身推理与判断的大概过程,让学生死记硬背推到结果。高中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根本没有对文章进行任何的思维逻辑处理,推理与判断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牢记的只是现代文的大题答案,当高中生自己碰到新的现代文后,理解与答题还是抓不住重点。因此在当代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设计学生对现代文进行推理与判断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以合理有效的方式对现代文的关键词句进行推理判断,让学生发散自身的文学思维,运用自己的话语,推导出最终的答案。比如通过语句中对草被植物的描写,推断出文中所处的季节,通过对文段中大事件的发生或人物语言的描述推断出文章所涉及的年代,也可以通过对主人公所穿衣服推断出人物的性格、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等,甚至可以通过文段天气环境的描写间接推断出现代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现代文作者在写作文章过程中也会用到思维逻辑方法进行创作,这体现出了语文的逻辑性、严谨性、委婉性等,所以学生通过思维逻辑进行现代文阅读意味着从文章本源入手来探求现代文阅读的答案。

五、学习现代文思维逻辑的应用

一篇优秀的现代文必然具备相应的行文思维逻辑,只有这样才能将文章的结构层次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只有这样才能对文章的主旨含义进行充分且全面的表达,通过思维逻辑法创作出来的文章才更易于被读者理解。所以在高中生的现代文日常学习过程中,改变原有的为做题而读现代文的理念,在兼顾做题的过程中,深入探究现代文创作的思维逻辑,学习现代文思维逻辑的应用,依靠现代文的思维逻辑寻求解题要点[4]。教师在高中生的思维逻辑学习过程中应充当指导者,引领学生在精读全文的基础之上,学习、了解、掌握现代文思维逻辑的用法,要求学生应用新学到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文章创作,加强对学生自身思维逻辑的锻炼。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现代文学习时,指导学生进行文章结构的学习,因为对于文章结构的学习可以很好地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在遇到递进式现代文结构时,学生很容易了解文段内容的含义在层层递进,在遇到总、分、总的现代文结构时,学生可以很快抓住文章的主旨含义,在遇到并列式现代文时,学生不容易漏掉文段的主要观点。通过对现代文思维逻辑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掌握文段中人、物、事的复杂关系,通过对三者关系的理解为现代文解题提出新思路。因此应当从对现代文逻辑关系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将思维逻辑与现代文阅读进行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高中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让学生言语表达、文章创作具有条理性、精准性,也提升了高中生对于现代文阅读的理解能力和做题能力,所以应当将高中生的逻辑思维提升作为现阶段语文教育的重点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付艳,齐丽.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41-42.

[2]刘承德.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培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6):55-57.

[3]孙文静.语文阅读教学“思维替代”现象剖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4]季钦雅.基于批判性思维考查的高中现代文阅读试题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陈仙,重庆市开州区丰乐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现代文含义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逻辑
创新的逻辑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虚荣的真正含义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五星红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