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其斌:主动请缨抗疫魔

2020-04-30徐永飞

新长征·党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援疆床位防控

徐永飞

夏其斌,通化县卫健局正科级领导干部,在公共卫生战线奋战了26年。2017年2月,赴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执行为期3年的援疆任务。2020年1月援疆归来,组织上安排夏其斌在家休整。

事不避难,敢于担当。1月25日,吉林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后,夏其斌第一时间向通化县卫健局党组申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公共卫生战线的医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袭,我怎么能安心在家休假呢?要以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冲到抗疫一线,竭尽全力遏制疫情扩散。”夏其斌说到做到。凭借着2003年应对非典的丰富经验,他加班加点研究制定应急预案,统计信息数据并撰写分析报告,全力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集中隔离点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选址和改造环节上,夏其斌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短时间内,通化县疫情防控集中隔离点和备用隔离点高标准建成。他主动提出负责集中管理隔离点,安排值班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第一批收治的15名隔离人员,成为防疫战线“逆行者”中的一员。随着疫情防控工作任务日趋繁重,他与同事们一起进社区、下乡镇,深入火车站、汽车站、大型商场和高速路口监测点进行业务指导,引导大家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

通化县人民医院是县内唯一的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受客观条件影响,留观床位和救治床位不足,与防大疫、打硬仗的总体要求不相匹配。疫情来袭之初,夏其斌敏锐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积极向局党组建议抓紧改造感染科疗区。在他的建议下,通化县卫健局为县人民医院拨付资金20万元,严格按照“三区两通道”标准,迅速改造了感染科疗区,留观床位由原来的5张增加到10张,治疗床位由原来的7张增加到15张,完全满足了疫情救治需要。

村卫生室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能否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实做细,对于稳定全县疫情不传播、不扩散至关重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夏其斌几乎跑遍了全县的重点村卫生室,检查村医在岗、体温测量、诊室消毒、门诊登记等情况。

工作中,夏其斌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有时候一天跑七八个乡镇,为基层卫生院送去紧缺的医疗物资,同时了解外返人员隔离监测、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情况。从早上8点出门到晚上7点左右返回城区,途中一个面包或一桶泡面便是午餐和晚餐,夜里还要到单位梳理一天的工作,根据当天防控状况对次日的工作做出适当调整,保证防控工作的成效。

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迎难而上,勇往直前,这是夏其斌的人生准则。3年前,夏其斌主动请缨,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按照吉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统一部署,与援疆战友共同肩负起2700万吉林人民的重托,从白山黑水奔赴西北之北。援疆期间,为布尔津县争取援疆资金170万元,建设以黑流滩牧业医院为中心、辐射带动喀纳斯村的医疗急救体系规划项目。协调援建资金20万元解决当地没有疫苗采购运输车辆问题。依托吉林省医疗优势资源,加快与受援县建立医疗联合体,积极探索远程管理、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工作模式。2019年,夏其斌先后被评为布尔津县优秀共产党员、阿勒泰地区优秀援疆个人。夏其斌把新疆当作生命中的第二故乡,与布尔津县的干部群众成为冷暖共感、休戚与共的兄弟,像石榴籽那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把初心使命镌刻在天山南北,把人生大爱播撒在素有“金山银水”之称的阿勒泰地区。

3年的援疆工作中,夏其斌克服了许多家庭上的困難,同时也留下了难以释怀的遗憾。2018年6月11日,老父亲突发心梗离世的噩耗让未能床前尽孝的他痛哭失声;同年9月,妻子罹患子宫肌瘤,手术结束后不久,他满心愧疚地告别躺在病床上的妻子,毅然返回援疆工作岗位;儿子在吉林大学的毕业典礼,他没能如期参加……

责任编辑/王    元

猜你喜欢

援疆床位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嘻哈段子铺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援疆的夜晚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刍议
床东
我国养老床位约有一半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