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记职责担使命 全面审计助脱贫

2020-04-30刘昕玫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20年2期
关键词:安康市审计局市委

刘昕玫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作为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的市,2019年初,安康市委、市政府立足大局,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决定对全市自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实施以来的所有政策落实情况、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情况、资金拨付使用效益情况、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审计监督检查,确保脱贫攻坚战决胜。安康市审计局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创新组织形式,综合采用“上审下”“交叉审”“同级审”等组织方式,对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不间断的全覆盖审计,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的服务保障作用,其中“紫阳县2016年度精准扶贫资金和项目审计”被审计署表彰为“地方优秀扶贫审计项目”,成为全国表彰的五个地方优秀扶贫审计项目之一。

领导重视,上下同心

奏响扶贫审计最强音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次全覆盖扶贫审计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康市委书记郭青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和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审计发现的问题。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俊民多次对扶贫审计工作作出批示,常务副市长亲自担任审计监督检查工作专班组长,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省审计厅也为本次扶贫审计工作提供强力支持,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宝田亲自听取安康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副厅长王志高,巡视员宋宝中多次深入安康调研指导,使安康扶贫审计工作切准症结,事半功倍。广大审计干部放弃双休日和节假日,克服各种困难,不讲条件、不惧压力、不避险阻,敢于接“烫手山芋”,碰“刺猬”,戳“马蜂窝”,刨根问底、追根溯源,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追究不放过;保证按时按点、高质量完成审计工作任务,充分展现了安康审计人“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精神风貌和“能打硬仗、善打胜仗、敢打必赢”的能力素质。

统筹谋划,精心组织

下好扶贫审计“一盘棋”

面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2018年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国家巡查反馈问题整改和历次扶贫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等多项工作叠加的局面,安康市审计局以审计项目和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为抓手,实现“部门横向结合”和“审计纵向联动”相统一,提高审计工作实效。“横向结合”是指以本次脱贫攻坚全覆盖审计为突破口,联合扶贫、财政、发改等主管部门从政策制定、资金分配、项目管理入手,系统推动各个行业系统在扶贫全覆盖审计中刀刃向内、齐头并进、分头落实。“纵向联动”是指市审计局统筹组织,县区政府主导推动,审计机关具体实施,镇村全力配合。市县审计机关分工协作、紧密配合、形成合力,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全覆盖“不漏一镇一村,不漏一个项目”的要求。市审计局及时制定下发了《2019年第二季度扶贫审计工作方案》,明确了本次审计的目标任务、内容重点、方式方法、工作时限、工作要求,全市按照“统一工作标准、统一审计重点、统一实施方案、统一审计范围、统一时间节点”的工作部署,“一盘棋”推进实施。同时加强审计培训和工作督导,市审计局先后组织召开了四次审计培训会、进展汇报会和工作研判会。把班子成员发动起来,实行一个领导带一个科室联系一个县区机制,定期分赴县区督促指导、答疑解惑、加油鼓劲。通过深入现场,靠前指挥,及时掌握工作推进情况和矛盾问题,及时与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问题,在关键时候给予审计组极大的工作支持和有效的业务指导。

市县联动,部门协作

合力推进审计全覆盖

本次扶贫审计范围广、时间跨度长、涉及部门多、资金量大、时间紧、任务重,考虑到县区审计机关力量不足的实际,市县政府分别从扶贫、财政、发改、交通、水利、卫健、教育等“八办三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补充审计力量,整合重组成政策、资金、项目等专项审计组,极大地提高了审计效率和工作针对性。本次脱贫攻坚全覆盖审计,从2月市委、市政府作出部署开始,至7月底发出审计报告止,历时5个月。全市共派出审计监督检查人员645名,重点对169个乡镇、1024个行政村、207个扶贫项目单位、3212个扶贫项目进行审计;延伸审查市场经营主体451户、村级经济合作社537个、互助协会965个,入户调查8091户。在审计对象上做到县、镇、村三级全覆盖,在审计内容上做到政策、资金、项目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镇办财政审计所在本次审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村级资产及村组互助协会资金审计中发挥作用明显,审出成效和公信力,进一步证明设立镇办财政审计所的必要性。各县区政府立足主责主业,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查缺补漏,特色亮点纷呈。有的集中力量重点实施了异地搬迁、危房改造、苏陕协作、产业发展、互助协会资金审计“五个全覆盖”;有的对全县所有镇村的资金项目进行了拉网式全面审计,针对金融扶贫风险防控等共性问题完善制度五项;有的组织聘用中介组织对完工的扶贫搬迁、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全面竣工结(决)算审计;有的紧盯“精准”重点,规范纠正了扶贫惠农基础信息不准确、影响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的在全覆盖基础上对照脱贫退出标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开展了大量入户调查,重点调查了贫困户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等;……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成效,进一步提升了审计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能力。

立足實际,创新理念

积极运用大数据审计

本次审计中,安康市审计局按照“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充分运用数据分析手段,大幅提高了现场审计效率。比如在“一卡通”扶贫惠农补贴资金审计中,组建数据分析团队,重点采集了各部门向财政局惠农办报送的各类惠农补贴兑现清册数据、部分财政指标发放文件与兑付文件、最新合疗信息、农户基本信息、农商行转账清册与失败清册、财政供养人员信息、村两委人员信息等相关数据。整体入库后进行关联分析,建立13个审计模型,分析出8类疑点数据,再将疑点数据向各县区审计组分发,由各县区审计组进行核查取证,大大减少现场审计时间。特别是引入各相关业务部门的外部数据关联分析后,查出了使用传统审计方法无法发现的问题,极大地拓展了审计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督查,强化整改

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

按照以审促改的要求,坚持把问题整改融入现场审计过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现场审结一个单位就将问题清单反馈给该单位,当场提出整改措施和意见建议。全市审计结束后,市审计局及时将审计情况和发现问题向市委审计委员会、市委、市政府和市脱贫攻坚指挥部报告,市委常委会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分别进行了专题研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各单位要举一反三,强化整改。同时,市审计局将问题清单反馈给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将问题清单反馈给各县区各单位限期整改,建立问题整改台账销号处理。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市审计局、市财政局成立联合检查组,分成三个检查组,分赴全市12个县区,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逐一核实检查,审计整改总体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安康市委常委会通过《安康市审计整改工作问责办法(试行)》,并以市委办文件印发全市实施,从制度层面为审计整改提供了坚强保障,进一步强化了审计整改的威慑力。通过审计,促进财政涉农整合资金1415.55万元,促进资金下拨及到位16511.82万元,促进项目计划下达4048.29万元,归还原资金渠道1337.14万元,盘活或者追回资金3284.48万元。向党委、政府上报审计要情专报及各类意见建议15份,促进政策落实21项,完善规章制度78项。纪委监委立案审查18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40人。

聚焦目标,治防并举

突出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本次审计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并重原则,以发现问题为导向,以提高脱贫质量为目标,聚焦扶贫政策落实、资金管理、项目实施、绩效评定等工作中多发易发的问题,通过查找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达到以审促改的目的。审计中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堵塞漏洞、源头管控、治标治本的根本舉措,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政策、资金、项目在制度框架下规范运行。市委办、市政府办及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精准扶贫资金和项目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康市扶贫领域资金全口径监管办法》《安康市加强和规范扶贫项目管理意见》《安康市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实施办法》《安康市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工作问责办法》《安康市扶贫资金管理风险防范工作实施方案》《安康市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杜绝“拍脑袋”决策和监管漏洞造成的损失浪费。严密的制度设计成为一道强大的“防火墙”,让各类问题资金呈现“断崖式”下降,本次全覆盖审计查出问题资金较2017年下降90%。

(作者单位:安康市审计局)

猜你喜欢

安康市审计局市委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九江市审计局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庆“七一”
濮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中共秦皇岛市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
侨海报国共筑梦——致公党常州市委会“引凤”侧记
理财杂志社2019年度优秀通讯员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活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