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对煤矿进行开采和煤制油的探究

2020-04-29郝翔

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煤矿开采

郝翔

摘 要:现如今,我国石油已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为了有效缓解石油短缺的问题,通过对煤进行深加工利用煤制油技术了有效缓解我国的石油供应短缺,在掌握煤制油技术的前提下,利用煤制油技术对煤进行深加工,已成为煤化工的重要发展方向。本篇文章主要对煤制油技术进行分析。目前而言,国内外的煤制油相关技术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这样的条件下,为了有效提高煤制油的利用率,我们需要对煤制油技术进行整体分析。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煤制油技术的效率。需要对煤制油工艺技术进行探讨,全面分析煤制油工艺技术的优点,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策略。从而提高煤制油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最终达到满足煤制油工业的生产需求。接下来,笔者将通过多年的积累经验,对煤制油的工艺技术进行有效分析。

关键词:煤矿开采;煤制油技术;工艺探究

1 煤矿开采技术

1.1 遥控控制技术

将装载机产生的信号传送到远程控制室的视频传输系统可以提供可见的反馈。遥控装置现在广泛应用于放矿点操作人员的视线范围。该系统在完成控制操作后,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当从装载机移动到卡纸时,很容易对各种操作循环进行编程。满足不同矿井特殊需要的系统。皮奇原型应该是在1992年建造的下一步将把操作员转移到地面--这是NTC通信团队的主要研究研究目标[1]。

1.2地下开采工艺

虽然地下开采的比重很小,但是西方国家有很多地下矿山,它们大多是小而有效的地雷。尽管如此,许多地下矿山是巨大的大型,配备非常先进的设备和高度自动化。由于传统的采矿工艺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生产需求。因此,对主要的矿工采矿方法进行改进是采矿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比如,进一步扩大间距集中无底柱参数,对新的充填材料进行研究和不断改进采矿技术中的填充技术,并对采光技术中的实际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

2 煤制油技术的发展趋势

根据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为了对成品油进行改善的同时对化工产品的供应也在发生着变化。煤制油技术已然被应用到工业等领域上,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结果十分乐观。就目前来看,煤制油技术是把煤矿转变为石油的最佳方法。是工业发展中重要的工艺技术。以此分析,煤制油的工艺技术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仕途中将会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2]。

2.1 工艺技术的持续改进与优化

煤的液化可分为直接和间接液化。而直接液化石油将会产生芳烃碳氢化合物、柴油十六烷等气体。芳烃碳氢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高、柴油十六烷其的含量相对较低。而间接液化油中正构烷烃含量较高,柴油十六烷值也很高。总的来说,不论是直接液化还是间接液化都能够为市场带来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煤制油产品的质量。

在我国,神华集团鄂尔多斯百万吨直接液化煤制油示范工程于零八年开业。神华集团且正在研发了解液化的配置。其目的在于将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的产品相互转化,实现混合,从而提高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优化升级。

2.2 节能环保成为发展主题

在年前,煤制油的相关产业把可持续发展作业企业的战略方针,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明确出,首先需要构建与生态环境相匹配的经济方针,坚持与城市形象相呼应的发展原则,达到实现节能减排且优化环境的目的。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工作员工节能减排的工作意识,有关企业需要围绕环保减排的教育这一主要环节。从最开始的政策颁布,到形势和任务全面公开;从最初的政策解读,向形势和任务公开;只有企业和工作员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才能推动企业长远发展。才能激发节能减排的工作意识,最终转为行动[3]。

2.3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作为实体经济和化工制造企业,实现煤制油企业抢占创新制高点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坚持高端发展、循环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以煤为主的多代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和现代服务业为升级“跳板”推进产业链升级。与此同时,需要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等加大投资资金,从而实现全国统一制造业向多个制造基地的转入。使产业链实现灌装连接线。从单一的国民产业调整为实现一体化的趋势。最终实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3 煤制油技术研究

3.1 煤制油技术的背景

煤是煤制油的主要原料。生产石油产品是一种化学加工技术。造煤石油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伯吉乌斯是煤液化成油的创始人,他是第一个煤的高温高压加氢完成了对石油生产工艺的研究。但是,伯吉乌斯为了迎接挑战,对煤制油技术的燃料进行规模化生产。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两次石油危机让我们意识到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让世界各地意识到石油作为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否合理。于是,煤制油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便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一些新型的能源也随之被开采出来。但是一般来说,煤制油技术分为直接煤液化和间接煤液化两种途径。煤直接液化指的是煤在高温高压下与氢气反应,最终实现降解和加氢。而煤的间接液化指的是先将煤进行气化以合成气为原料,通过费托反应将合成气转化为液体燃料。

3.2 煤制油的基本原理

“煤制油”是指通过脱碳和加氢从煤中生产汽油、柴油和液化油石油气等液体燃料。而煤液化技术有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的技术。前者对煤质的要求比后者高,但液化路线相对简单,热效率高,液体产品的收率也很高。这两种液化技术都有成熟的例子,其中大部分在中国已经有了几项自主知识产权。

3.2.1 直接液化技术

煤的直接液化又被叫做煤的水解液化。值的是煤通过加氢后的复杂有机物中高分子结构直接就转化为低分子液体燃料。在转化过程中,先将煤磨成煤粉,然后将液化重油(循环溶剂)在高温(500℃)和高压在MPa~30MPa下直接加氢将煤转化为汽油、柴油和其他石油产品。在液化方面,直接液化能够有效提高煤制油的生产效益。在直接液化过程中,煤炭的生产效率可达到1t优质煤可生产出0.6~0.65t油。如果要生产成品油,产量比为3~4t优质煤制氢,产量比为1t成品油。由此可得出,煤粉直接液化是生产煤制油的一种有效途径,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益,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收入。实现企业的优化升级[4]。

通过对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的分析,可以知道该工艺流程主要的优缺点。优点:生产效益高,燃料的利用率较高;缺点:煤浆加氢工艺整体运行条件比较苛刻。

3.2.2 煤制油间接液化技术

煤间接液化工艺主要包括煤气化、煤气净化、合成、产品分离和煤气化投资占总投资高选择性合成催化剂及其配套反应器的应用对提高工艺热效率,提高目标产品收率,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煤间接液体化学技术具有以下特点:①利用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利用任何廉价的碳资源来源(如高硫、高灰分、劣质煤,或钢铁厂转炉、电炉排放气体等),例如,南非Sasol-Ⅱ和Sasol-Ⅲ电厂所用煤的灰分含量高达27%~31%;②根据石油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生产灵活性强;③自主解决特定区域(无炼油区)各种油品(轻质燃料油、润滑油等)要求如费托合成油厂;④工艺中的各装置与炼油工业相似丰富的运行经验可供参考。

4 结语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生产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这种可喜的发展形势下,我国的生态环境却逐渐遭受着破坏。近些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也许这正是在向我们发出警告。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生态环境。由此可见,我们需要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思想。将生态效益放在经济发展的主要地位。文本提出的对煤矿开采进行深加工正是推动生产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对煤制油技术的不断改进,能够减少对生态的破坏,从而推动我国向着经济优化升级的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姚伟.煤制油项目高效供煤工作面煤柱围岩变形规律研究[J].价值工程,2018,38(03):119-121.

[2]曹锋.浅谈我国煤制油现阶段状况与发展环境探究[J].化工管理,2018,29(17):242-243.

[3]黨新格.略论国内煤制油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C]// 全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及瓦斯治理技术理论与实践,2011.

[4]万国杰.煤制油化工基地式一体化建设模式思考[J].神华科技,2018,34(6):63-68.

猜你喜欢

煤矿开采
浅谈矿山机电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煤矿开采方法及技术探讨
煤矿膏体充填开采技术的应用研究
煤矿柔性斜井拦网式防跑车装置探讨
煤矿采煤技术优化探析
煤矿巷道高效掘进技术的发展应用
尾矿水综合处理、循环利用的应用分析
刘庄煤矿潜水泵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煤矿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