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地方高师院校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探析

2020-04-29江立员

江西教育C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师院校多元主体

江立员

摘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在新时代已成为国家意志,而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合理衡量、有效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实行分类评估、多元评估、主体参评是高校教育质量评估的发展趋势,也是拟制科学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基石。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师范院校教育质量的评估主体应包括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第三方评估机构、用人学校、学生及家长等,其评估指标体系可从教育资源、教育过程和教育成效等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高师院校 多元主体 评估指标体系

21世纪以来,随着小学、幼儿园规模的扩张,小学、幼儿园师资越来越紧缺。作为重点培养小学、幼儿园师资的地方高师院校,在扩招师范生数量的同时,必须注重自身教育质量的提升,而教育质量的高低应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第三方评估机构、用人学校、学生及家长来协同评价。科学的高师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由一套完整的能真实反映教师教育质量实情的指标群组成的。

一、教育资源

高等教育资源是指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两大部分。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对此做出了明确而可量化的规定。

对地方师范院校教育资源的评估,不仅要充分考虑到资源的占有量是否达标,还要关注资源的利用率是否合理。目前,有的高校存在对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而导致浪费的现象,于是出现了一种“悖论性的教育事实”,即高校教育资源的短缺与闲置浪费现象并存。地方师范院校多元主体评估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教育资源下设师资队伍、教学硬件、校园建设、办学经费及其他相关资源等五个二级指标。师资队伍指标权重为0.1,其下设置的三级指标(权重)为生师比(0.02)、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0.02)、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0.02)、“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0.01)、小学或幼儿园兼职教师占教师教育课程比例(0.0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0.01)、省部级优秀教师或教学名师(0.01)。教学硬件指标权重为0.025,其下设置的三级指标(权重)为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0.02)、图书资料(0.02)、教学用计算机(0.002)、多媒体教室或语音室(0.002)、学科专业实验实训室(0.006)。图书资料的观测点为生均图书拥有量和年借阅量,教学用计算机观测点为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及其使用率,多媒体教室或语音室的观测点为多媒体教室或语音室座位及其使用率。学科专业实验实训室的观测点为是否满足学科专业教学需求及其使用率,校园建设指标权重为0.025,其下设置的三级指标(权重)为生均占地面积(0.01)、生均校舍建筑面积(0.015)。办学经费指标权重为0.015,其下设置的三级指标(权重)为生均经费投入拨款(0.007)、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生均拨款总额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0.008)。教育资源的二级指标同时要考虑到其他资源,其下设置的三级指标(权重)为校园文化建设(0.005),附属实验小学和幼儿园(0.005),校园文化建设评估方式主要为定性评估。

二、教育过程

在地方师范院校多元主体评估体系中,一级指标教育过程下设教育教学管理、学科专业建设、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思政工作及其他相关教学活动等六个二级指标。教育教学管理的指标权重为0.02,其下設置的三级指标(权重)为管理制度(0.005)、管理台账(0.005)、教学保障体系(0.01)。学科专业建设的指标权重为0.15,其下设置的三级指标(权重)为专业建设(0.03)、课程建设(0.04)、教材建设(0.01)、教学改革(0.04)、教学基本功(0.02)、教育教学实践(0.01)。教师教学的指标权重为0.1,其下设置的三级指标(权重)为师德师风(0.02)、教学水平(0.05)、教学(含教师课程)计划与执行(0.01)、教育教学纪律(0.01)、教师答疑问难(0.01)。学生学习的指标权重为0.1,其下设置的三级指标(权重)为课程学习与考核(0.05)、课外学习(0.02)、社团活动(0.02)、日常文体活动(0.01)。思政工作的指标权重为0.01,其下设置的三级指标(权重)为专职机构与队伍(0.002)、课程开设与执行(0.002)、思政教育活动方案(0.002)、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教育(0.002)、帮扶活动(0.002)。教育过程的二级指标同时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其下可设置的三级指标(权重)为举办省级教育教学交流会(0.005)、举办学术(知识)讲座(0.005)、第二课堂(0.01)。教学保障体系的观测点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方案、质量监控措施、质量信息及利用、质量改进。专业建设的观测点为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培养方案的拟制与执行、专业负责人。课程建设的观测点为课程标准的拟制与执行、课程负责人、精品课程、在线课程、MOOC课等。教材建设的观测点为教材选用、校本教材开发。教学改革的观测点为教师教学改革参与面、校级教改课题、省级教改课题、产教融合(主要考查校校合作)。教学基本功的观测点为基本功训练与考评。教育教学实践的观测点为实践课时的比重与开课率、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程学习与考核的观测点为到课率、课程成绩优良率、阅卷与练习。课外学习的观测点为图书借阅、读书笔记。社团活动的观测点为社团总数、参加社团人数比例。日常文体活动的观测点为文体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参与文体活动的人数比例。帮扶活动的观测点为领导与教师结对、老带青结对、师生结对情况。第二课堂的观测点为艺术节、科技节、文化节的开展情况。

三、教育成效

成效一般是指活动所获得的成果和功效,教育成效是指教育活动所获得的教育成果和功效。如果说教育资源是教育实施过程的“原材料”,那么教育成效才是教育产生的“终极产品”。教育成效是验证高校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科学的教育成效的评估结果对高校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能起到调配、控制和导向作用。

作为衡量地方师范院校教育质量高低的核心指标,一级指标教育成效的权重可定为0.4,下设办学成果、学生就业、社会声誉、职后评价及其他五个二级指标。办学成果的指标权重为0.1,其下设置的三级指标(权重)为教学科研成果(0.03)、师生竞赛获奖(0.03)、教学质量工程项目(0.04)。学生就业的指标权重为0.1,其下设置三级指标(权重)为毕业生初次就业(0.06)、就业巩固率(0.04)。社会声誉的指标权重为0.03,其下设置三级指标(权重)为学校获得的荣誉(0.01)、新闻报道(0.01)、学生与家长评价(0.01)。职后评价的指标权重为0.15,其下设置三级指标(权重)为职业素养(0.05)、职业能力(0.05)、职业成果(0.05)。教育成效的测评同样要考虑到办学特色和办学赞助等其他情况,指标权重可定为0.02。

猜你喜欢

高师院校多元主体
农村学校善治模式路径探析
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城市危机信息沟通机制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师院校禁毒防艾课程中的应用
高师院校非师外语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创建研究
结合学科定位谈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
从分散治理到协同治理: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及其关系构建
试论大数据下的现代科技馆科普服务创新
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论法治建设中的政府治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