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2020-04-28王国喜

名城绘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型农田

王国喜

摘要: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农民生活,水都是必须的资源之一,而受制于我国的地理条件与气候的差异性,很多的天然水源和雨水不能直接利用,要依靠人工建设的水利工程来实现农田灌溉、畜牧养殖用水和人居用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分布在行政村一级的各个地区,对于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的生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不过在当前,农田水利建设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困难,需要政府、社会、农户共同加以解决,以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后期管理维护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务农重本、本固邦宁。在农业农村发展中,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很多的农田灌溉区和周边农户生活区都会建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它们主要是将周边的河湖水源输送至农田集中连片区和农民的聚集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在雨季有洪涝灾害风险时还兼有疏水的功能,它的建设有效的应对了农业生产中天气变化带来的负面因素影响,是推动农业常态化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有关方面应当持续完善优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

一是建设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到位。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国家惠农型的政策项目,投资主体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作为补充性资金来源渠道。但是由于很多的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资质水平良莠不齐,造成了一些工程在前期的测绘、勘察以及项目可行性分析、工程设计方面的工作不到位,没有获取全面、准确的工程数据,为日后的工程施工造成了诸多的困扰。二是工程质量管控不到位。因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覆盖面广,点多杂乱,很多施工区域都在农村地区,有些建设单位难以全面的进行详细的质量勘验,工程的监理工作也没有落到实处,这就导致了一些工程建设的质量隐患没有被及时的发现并处理。特别是在当前“以工代赈”项目逐步的强化后,很多的农田水利功臣项目承包方会吸纳周边的农户从事工程建设工作,尽管是一些基础的施工作业,但是因为他们没有受过系统的建筑知识培训,对于技术、材料、管理、安全生产方面缺乏科学的认识,很容易造成工艺不达标、程序不合规等问题。同时,因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技术准入门槛低,在招标过程中竞争对手较多,有些施工单位为获取中标资格恶意压价、偷工减料、虚报预算、让工程的建设程序处于混乱状态。最后由于该类工程工期紧、工程量多,对于工程监理的难度也有所增大。三是项目资金保障落实不到位。因为根据现有的工程投资方案,中央财政投入占项目预算的85%左右,地方财政配套10%,而剩余的5%有当地受益农民的劳动力投入价值进行折算。尽管中央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的资金问题,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结构性不平衡问题突出,不同地区的农民对水利工程的认可度以及他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不均衡,这就导致了下剩的15%的配套资金就难以落实到位。比如很多没有进行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的农村地区,青壮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农业生产交由年龄较大的农民,他们本身小农思想严重,加之劳动能力较弱,因此对于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来提升农产品产量、提升生活水平的积极性并不高,再者因为空心村较多,许多工程效益的外溢性较大,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受益农民却屈指可数,资金投入产出效率过低,在当前财政资金绩效考评的硬性约束下,许多地方政府的投入的积极性也有所削弱。这些问题同样在后期管护环节出现[1]。

二、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和运行实效的应对措施

(一)拓宽项目融资渠道,扩大有效投资

在项目投资的主体上,可以探索更多社会资本进入,不断的充实完善和优化该类工程项目的投资结构,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地的情况。对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资金,要提升资金投资有效性,加强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调整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包括在招投标的资质审核与项目设计方案的论证把关和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关键性要素。激活农村产权活力,可以把农田水利工程的收益权作为PPP融资中投资方的未来项目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以此来吸引较大的企业组织前来投资,同时带动企业的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积极响应[2]。

(二堅持生态优先,实现和谐建设

该工程要在推动农村经济水平提升,村集体经济和发展的重要抓手,更要同时兼顾高工程建设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因为很多水利工程都会对外部的天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干扰,特别是对一些山水林田湖草的都密集分布的地区,水利工程尽量少占天然资源库,比如河道湖泊,防止水利工程会造成一些生态环境的改变,物种的消失,所以在施工开挖前要做全面的工程生态环境评价分析,从而)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有序发展[3]。

(三)着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

节水灌溉技术是提升农田水利工程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可以在现有的水利工程负荷基础上,满足更多的农田灌溉需要,也能祈起到预防洪涝灾害的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将包括节水灌溉在内的农田高效集约的配套设施进行整合,综合推进农田的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当前应当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统领,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的开发和普及,因地制宜进行技术应用,包括了旱作农业区的喷灌滴灌,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双垄沟播技术,加大土壤防渗防漏措施应用,适时建设设施农业,减少灌溉水资源浪费[4]。

三、结束语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需要各地区政府、企业、农民等各大相关主体长久的坚持,做好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好和制度建设,加强监管和技术开发,以此来保证我国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稳定有序发展,真正达到农民共享改革开放后成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纪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2017(29):37,77.

[2]袁广,狄丽.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5(16):43-44.

[3]蔡苗.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固持效应研究[J].绿色科技,2017(18):1-4,17.

[4]卢建霞.昌吉市农田网化建设的对策:以滨湖镇农田林网化建设为例[J].绿色科技,2016(7):177-178.

(作者单位:高邮市水利局龙虬水利站)

猜你喜欢

小型农田
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和渠道设计探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剖析
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研究
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