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

2020-04-28孙武成

名城绘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配网可靠性

孙武成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电力资源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影响我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资源。配电网的电力技术能够及时解决网络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利于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和使用效率。但是,目前我国配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应用水平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分析当前我国配电网配电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保证日常生活的用电安全与稳定。

关键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

引言

电力工业是社会可以稳定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在发电过程中,应注意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以此来进一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工作。由于当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在运行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较多,阻碍了电力资源的应用效果的有效发挥,对用电安全性能各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文章简要分析一下提升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发展工作的方法措施。

1影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因素

1.1外部因素。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的高速发展,众多产业在电能资源方面的需求非常巨大,且电力工程在建设发展中的能量损失也比较大。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许多设计方法的实现效果都不尽人意,这成为了阻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发展的主要外部原因。举个例子,在传统的配网电力工程系统建设时,一般采用的输出模式是架空线电能核心的方式,但是这个模式是在架空线上接线,属于临时搭建,容易造成用户用电时违反有关规定。有用户为贪图私利靠拉线接电,违法用电,不仅損害国家利益,而且留下了安全隐患。此外,在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布置架空线的过程中可能会使得电网拉线断裂。对于部分未及时更新电网系统的老城区,其设备线路在高负荷的工作下,也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

1.2内部因素。(1)短路问题。虽然配网系统在绝缘方面的保护性比较可靠,但在电路始终在高负荷运行且线路表面累积有大量金属盐的情况下,线路发生短路故障的可能性会大大提升。导致短路情况发生的原因各种各样,其中有因为金属盐含量过高导致电线的抗压能力减弱,在御防雷电的效果上大打折扣,引发单线接地的问题,造成短路。还有的是因为多数时候处于恶劣的运行条件,线路设备加速老化和磨损,最后导致严重的短路。而且有些具有较多优势比如交流噪音小、功率高且电压稳定的机器,像环形变压器在实际工作中也难逃短路危险。(2)过电压问题。该问题是指电网在工作过程中遭遇外部条件变化出现超过系统实际可以承受范围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到系统配电网的可靠性发展,也对系统的安全系数造成了威胁。尤其是我国目前主要的配电模式都是采用架空线路的方式,电能供应电压一般都为400伏特,一万伏特和三万五千伏特这样的高压,能造成巨大的安全管理缺陷,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因此,在保证配网系统安全与可靠运行的基础上,相关人员必须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进行提升,提前测试排查故障,实时检查运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2提升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有效策略

2.1完善对配电网络的规划方案。配电网的合理规划是电力系统建设的首要问题。电力系统的更新是配电网规划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电网计划中,有必要经常考虑电源的建设和线路的走向。在电力系统建设中,电线都是根据配电所的位置连接,很少分析电线的连接线。由于对实际电力供应范围的分析不足,易导致线路布线不合理,使得整个线路处于杂乱的状态。因此,在进行配线网络规划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满足目前的电力需求,也要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持,满足人们长期的电力需求。电源电线在进行布局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状况布局,形成一个供电能力强、电源稳定的配电网络。此外,在进行配电网络规划时,要做好电力负荷预算。在供配规划中,要根据不同的行业进行制定,并且要结合城市往年的电负荷量,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预测负荷,规划制定多个方案,然后根据实际状况选取最优的方案。

2.2定期检修配电网络。日常生活中,需要配电网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下。相关的电网公司需要定时检修电力设备,保证电网系统能够稳定运行,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电网公司如果在检修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实际上,人们对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需要工作人员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检修时间。因此,需要加大检修人才的招聘,使检修速度跟上电力发展的速度。目前,不再是使用前按时间段检修设备,而是在设备出现异常后,相关检修人员根据异常进行针对性维修。此种方法目标明确,大大缩短了检修时间,提高了检修效率。为了使维修工作顺利进行,电力公司有必要制定有关维修的标准,设定紧急情况,优先进行维修。

2.3为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的素养培训。分布式网络电源项目的平稳运行离不开分布式网络电源技术管理人员的各项任务。但是,目前勘探动力工程运营中,员工的素养仍然很低,这严重阻碍了勘探动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实现,这就需要对员工进行持续的培训,并加强对他们日常工作的培训,提高综合素养。首先,有必要评估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然后根据不同层次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逐步发展工作能力。然后有必要吸引具有专业电力操作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电气人才,以增强配电网络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专业知识。最后,有必要为配电网电力工程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评估体系,评估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特定的工作素质,通过这种方式来促使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及工作素质。拥有专业的技术管理工作人员,对整个技术管理工作水平及质量提升来说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企业必须对人员方面的培养与引进引起足够的重视。

2.4选择合适的供电方法。我国地区差异大,所以配网建设规模也不同,一些地区配网建设比较密集,一些地区配网建设比较稀少。因此,相关工作者需依据不同地区的特征优化各地区的供电模式。对于配网系统而言,需要调整的内容相对较多,且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需要电力企业高效协调各项工作,为后续处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进而不断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3结语

配网电力的可靠性指电力企业的供电系统对用电客户的持续供电能力,是衡量供电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体现电网建设、运行、改造和维护工作的效果。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对电力配网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电网建设领域大,许多传统技术仍然无法满足现代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颖媛.探究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9,13(35):33,35.

[2]高薇.电力工程技术在配网建设中应用的安全可靠性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9,20(23):213.

[3]邹玮平.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23):70-71.

[4]张劲松.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4):211.

(作者单位: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电力工程技术配网可靠性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①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可靠性增长试验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及作用研究
J.D. Power发布2016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报告
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施工安全分析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县级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设计
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模式建设及系统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