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车站房改造扩建设计探索

2020-04-28张瑞纳

名城绘 2020年11期
关键词:设计要点

张瑞纳

摘要:新的时代为了创造更加便捷舒适的铁路客站空间环境,客站建设过程中不断地涌现着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使用需求。对于建设年代较早的一些铁路客站,亟需整改扩建,才能满足现今的实际需求。本文通过分析京沪铁路无锡站站房的改扩建设计,阐述了火车站房工程改造设计过程中的要点内容,并探讨了可适用于改造车站细部的处理手法,为今后同类型车站的改造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无锡站站房;改扩建火车站;设计要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在享受铁路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对铁路客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空间的宽敞明亮、候车环境的舒适整洁、上下车流线的方便快捷、引导标识的清晰明了、服务设施的细致完备、各种交通方式间换乘的便捷等都是时代和人民对铁路客站的新要求、新期盼。

由于既有京沪铁路建设年代早,设计建设标准低,车站客运设施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当前人们对乘车环境的要求,同时与现代化高标准建设的沪宁城际铁路站房极不协调。如何与沪宁城际铁路新建客运设施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发挥车站的使用效率,满足铁路旅客运输需求,是京沪四站改造工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无锡站作为京沪四站之一,其改造扩建刻不容缓。

1、项目概况

既有无锡站房为铁路客货共线中型站,线侧平式站房,站房最高聚集人数2000人,高峰小时发送量(远期)为2478人;

(1)既有普速站房概况

既有无锡普速站房建于1988年,站房南向面对城市主干道,站前广场分为两层,人车分流。地面层为旅客活动广场,地下一层为城市交通换乘区域。

既有站房为线侧平式站房,呈不对称式布置。旅客公共空间部分位于车站东侧,办公及行包部分位于车站西侧,站房主体两层,主要由候车室、售票厅、贵宾楼、行包房、办公楼等组合而成,外立面连成一体,总建筑面积约30000㎡。旅客进出站流线为上进下出,跨线进站旅客由天桥进站,出站旅客由东侧出站地道进入位于地下一层的出站厅检票出站后,经城市地下广场换乘各种交通工具。

(2)既有城际站房概况

既有无锡城际站房建于2010年,中心里程为DK177+080,站房为线正上式(高架站),主体一层,局部三层(设备用房部分),总面积6000㎡。站房入口位于地方新建的交通综合大楼三层内,旅客进出站流线为上进下出。进站旅客由横跨城市道路的17m宽联系天桥进入城际高架站房候车;由12m宽出站地道至位于交通综合大楼地下空间内地下出站厅出站换乘各类城市交通工具。

2、无锡站改造设计

(1)改造内容

本次改造保留既有无锡站房,仅对对主体站房一、二层公共空间局部进行进站流线改造,对车站客运设施改造范围内的主体站房旅客公共空间、办公用房等进行内部装修改造及建筑消防改造,对既有站房内院进行改造。其中包括进站广厅部分、一二层旅客候车空间部分、车站办公及设备用房部分,独立售票厅一层部分等。车站进出站客运组织形式保持不变,站房主体长度、高度、总平面布局及立面造型保持不变,既有结构原则不变。

(2)改造成果

本次改造实现了京沪场、沪宁城际场的互联互通,打造了现代一体化客站,即无锡站南北站房通过新建高架候车室与既有城际高架站房联通,出站地道也实现南北贯通,形成了“两场一站”的全新格局,成为一座现代化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提高了车站管理和换乘使用的效率。

1)平面功能及流线

为了营造通透大气的广厅空间环境,设计拆除了广厅内二层环形连廊和后部二层夹层,从而规整进站广厅空间,使得超大进深的首层I字形广厅空间与一、二层候车空间连为一体,也使得旅客进站流线清晰快捷,更利于目前实名制驗证和安检制度下的旅客进站流线。同时站房广厅内的既有结构立柱,通过简洁的包柱处理,巧妙地创造了明晰的导向性空间,同时广告与立柱的恰当融合,进一步丰富了广厅的空间效果。一层广厅新增的四部自动扶梯二层新增的六部自动扶梯进一步增加了空间的导向性,形成一条通向新建高架候车室的纵向快速通道。广厅上部新建钢结构金属屋面,并设置多条采光天窗,使得整个广厅空间更加通透明晰,舒适宜人。

新增35m宽进站通廊,通过自动扶梯和楼梯将既有站房与新建高架候车室、城际站房联系在一起,大大的提高了车站的通过性,形成直接进站的绿色通道,很好地处理了“等候式进站”模式与“通过式进站”模式的关系,满足检票后旅客进入任一站台进站的需求,完善了站房内部公共空间之间的交通联系,为旅客创造了更舒适快捷的出行体验。以旅客为本,构建全站一体化的旅客进站流线模式,方便快捷,真正实现了两场进站互联互通。同时接建高架候车室进站通道与既有沪宁高架站房南侧通道打开连通,方便车站管理人员工作通行。

2)商业开发

既有侧式站房一、二层为提高旅客服务质量,完善空间使用功能,同时增设了商业功能区域,与候车空间互通互连,采用了商站结合布置的处理,提高且丰富了空间使用。

3)室内装修设计

无锡站改造室内设计围绕着“孕育千年文明的和谐之城、荟萃人杰地灵的锦绣之城、充满生机活力的希望之城”的主题展开,突出地域特点,进站广厅的顶棚装饰中错落叠开的梅韵,使江南意蕴在站房空间中荡漾,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4)设计方案、营业线过渡方案

锡站改属于既有线改造,安全风险大,设计方案、过渡方案要求高。由建筑、结构、站场、信号、接触网等设计专业全力合作,完成了无锡站营业线施工方案研究工作。

结合过渡方案,改造中逐步优化设计,同时设计中也为过渡方案进行预留,设计方案与过渡方案相辅相成。在设计阶段,为营业线的施工安全提供了前提条件。

3、 客站改造设计浅析

改造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影响设计因素复杂多样。在全面分析、整合现有建设条件的同时,也需要时刻把握关键环节。

(1)优化流线及功能

本着旅客为本的设计思想,从而提升改善车站功能,构建全站一体化的旅客流线及车站管理模式,创造方便快捷、舒适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

1)将城际场旅客天桥、地道延伸至普速站房,形成一站两场,互联互通,方便旅客候车乘降,提高旅客通行效率和车站工作人员管理,打造一体化客站。

2)充分利用站内外空间,调整优化布局,为旅客创造舒适的空间环境。

3)融合商业,丰富功能空间,服务旅客,提高车站效益。

(2)注重站房细部设计

在提升车站功能流线的同时,也应注重细节处理,从而全面提高车站品质。

1)注重站房内部空间细节设计,同时融入地域文化;

2)完善站房服务设施,为旅客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3)制定安全可靠的过渡方案

在既有营业线运输繁忙和安全风险压力巨大的环境条件下,设计工作的前提和重点是必须保障行车运输组织安全,严格控制安全风险。

1)制定科学、严谨、可实施性强、确保安全的过渡方案。

2)设计方案的选取必须充分考虑行车运输组织、施工及安全方面的需求。

4、 结语

当今铁路建设正在大规模的进行中,今后必定会有大批的铁路客站为顺应新时代的需求而不断进行改造。如何利用既有资源,通过对既有铁路站房进行有效改造,同时开辟新的功能流线体系,为站房空间不断地重新赋予新的活力和生机,是铁路客站改造设计中需要不断探索的。当然在客站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新建铁路客站也可多考虑一些开放式设计,为后期不断进行的改造工程预留更好的设计条件。

(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设计要点
简议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及设计要点
关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要点的探析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高职《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的原则和要点
对民用高层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要点的探究
配变台架标准设计研究
浅谈船舶热井的设计要点
分析建筑钢结构涂料防腐设计要点
探究小学数学练习题的设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