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乡的四季

2020-04-28杨晓凡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辛勤陕南乡情

杨晓凡

离家求学的日子里,每逢难以入眠的夜晚,我都会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发呆,思念着那个四季分明的陕南小城。①。

春天的家乡是充满生机的。清晨的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开,远处的青山便在这薄雾中若隐若现,好似梦里走出的窈窕淑女,带着梦幻的光彩。如果再下起朦胧细雨,就更美了。细雨如丝,仿佛一个巧手的织女为家乡的山水万物织就了一件件灵动的春衣。此时,黛色的群山更显妩媚妖娆,潺潺的溪流更显灵动活泼。雨中的人呢?自然多了一份朦胧的诗意。“春雨贵如油”,不错的。这雨唤醒了沉睡的万物,使人们内心的希望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起来。辛勤的农民们挽起裤腿下田插秧,他们的嘴角盛满了收获的希望。②。

夏天的家乡是激情活跃的。远处的群山翠色欲滴,像一个有力的青年伸展出他健壮的臂膀,给花草树木提供了坚实的土地。近处的树也毫不逊色,那亭亭如盖的树冠、粗壮有力的枝干,无不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激情和活力。农民们在艳阳下辛勤地劳作,豆大的汗水顺着脸颊滴落,浸湿了寸寸土地。那弯腰拱背的清晰轮廓,那锄头一起一落的优美弧线,共同构成了这个夏天最美的风景。于我而言,冰糕是必不可少的,只是那么轻轻一舔,那满足的凉意便从舌尖迅速蔓延到全身的每一寸肌肤。③。

秋天的家乡是硕果累累的。群山褪去了纯粹的绿色,着上了秋姑娘赠予的金黄色的风衣。田野里泛起金黄的稻浪,微风吹过,沙沙作响。山里的核桃压枝低,绿色的核桃像一个个俏皮的精灵般点缀了秋天。田里的红薯藤铺满了地面,运气好的话,会遇见蓬松的土地,轻轻一刨,然后,提着红薯藤用力一扯,一窝红薯便应声而出了。④我曾和小伙伴们从地里挖出大大小小的红薯,找来柴火,架起来,烧上一堆野火。等火烧完,剩下一大堆灰烬,就把红薯丢进去,小心地盖好。待红薯烧熟,诱人的香味便扑鼻而来。我们迫不及待地刨开灰烬里的红薯,一边叫着烫手,一边兴奋地掰开一个,在嬉笑打闹中享受着舌尖的美味。⑤。

冬天的家乡是白雪皑皑的。这时候去游天竺山,真是人间美事。没有了往日人声鼎沸的嘈杂,大山俨然是一个高傲的贵族,在雪中静静地伫立着,睥睨着世间万物。雪压松枝,白里透出苍翠,更显青松风骨。偶有山鸟飞过,便引发一阵小雪崩。最妙的,还是白雪和春节的邂逅,家家挂起红灯笼,贴上红对联,红白映衬,越发凸显雪的洁白、年的红火。小孩子们在雪地里撒开了玩,回家放开了肚皮吃……⑥。

如今,离乡求学的我,已经很少回乡了,但家乡的风景却如一帧帧定格的画面,铭刻于我的心间。每每想起,那份乡情便弥漫在我心头,历久弥深。⑦。

①在“离家求学”的背景中,引发对家乡——陕南小城的回忆。开篇营造出浓郁的思乡氛围,为下文的发展奠定基础。

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山之妩媚、妖娆与雨之朦胧有机地融为一体,用优美的文笔将春天的生机呈现在读者面前。辛勤劳作的农民也成为入画的一景,生活气息浓郁。

③“翠色欲滴”“肆意生长”“亭亭如盖”等四字词语的连用,简洁且准确地突出了家乡夏天的特点。

④抓住稻浪、核桃、红薯这些能代表家乡秋季特点的事物进行一一描绘,画面丰富鲜活,有感染力。

⑤连用“挖”“找”“架”“烧”“丢”“盖”“刨”等动词,细致地再现了儿童挖红薯、烤红薯的过程,童真童趣跃然纸上。

⑥写冬天的雪景,突出其静;写冬天的春节,突出其鬧。角度巧妙,构思新颖。

⑦总结全文,照应开头,使习作结构严谨。再次强调了乡情难忘,情景交融,主题明晰。

总 评

习作以写景为主,突出了家乡四季之景的特点,又融情于景,情感自然真挚。写四季之景最易泛泛而谈,本文却不落窠臼,凸显了陕南小城独特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童真童趣。有以下几点值得同学借鉴:

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开篇从离家求学写起,奠定了思乡的情感基调。主体部分每段用一个中心句,准确简洁地概括出季节特点,使人一目了然。结尾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强化了乡情的“历久弥深”。

景物丰富,彰显特色。小作者选取了能够体现陕南小城特点的景物,如“青山”“水稻”“核桃”“红薯”等,并对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突出了家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特点。

细节动人,情感饱满。农民插秧、劳作,儿童吃冰糕、烤红薯,这些画面因为小作者的细节描写而变得鲜活起来,从中更能读出小作者对故乡的热爱、赞美以及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追忆。

(茹英)

猜你喜欢

辛勤陕南乡情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乡情
乡情如歌
一坛乡情煨酒
党建地图·陕南
侨讯乡情
关心下一代工作
陕南柑橘老果园改造关键技术
陕南地区高职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出路浅探
辛勤奉献的劳动者最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