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020-04-27吴凤银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核心

吴凤银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需要具备的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由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构成,其中前四个方面属于能力层面的核心素养,第五个方面是情感层面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一、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意义

首先,家国情怀是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且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中心的核心素养,是凸显历史课程人文性和文化性的重要内容。

其次,历史课程五大核心素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家国情怀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影響。

二、《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教学设计

1.在历史事件中培养家国情怀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在教学时,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融入其中,使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知,从知识层面的了解发展为情感层面的认同。如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时,笔者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运动爆发的背景,重点阐述了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造成的巨大伤害,使学生将太平天国运动与历史上的其他农民运动区分开来,深刻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反侵略意义。又如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土地平均分配,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诉求,尽管内容具有一定的空想性,但它的颁发表现了家与国内在的同构,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2.在历史人物中培养家国情怀

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时,教师巧妙地借助历史人物,能有效克服家国情怀教育中常见的抽象、枯燥等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太平天国运动中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的人物,尽管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告终,并且在后期出现了领导集体腐化堕落的现象,但具有家国意识的典范性人物不在少数。如洪仁玕是天王洪秀全的族弟,在香港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形成了不少有关中国现代发展的想法,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这是系统性论述我国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首部论著,是洪仁玕爱国思想的集中反映。借助对洪仁玕人物的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类似的人物还有很多,如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他们都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依据。

3.在历史意义中培养家国情怀

历史意义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任何历史事件都有相应的历史意义,教师准确把握历史事件的意义,不仅是深化历史教学效果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和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重视从历史意义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太平天国运动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沉痛打击清朝统治者,加速了清朝腐朽统治的结束;第二,有力打击了外来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第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主要运动之一,与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相比,虽然领导阶级不同,但均起到了凝聚革命斗志的作用。

三、教学效果

笔者以家国情怀为切入点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它深化了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知,笔者借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意义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了太平天国运动在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其次,它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笔者以太平天国运动中蕴藏的各种教育资源作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基础,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家国意识。

四、教学对策

1.以内涵剖析为前提条件

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前,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家国情怀的具体内涵。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包含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仁爱之情三个方面的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家国情怀的含义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个体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2.以渗透教育为主要方式

家国情怀的培养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目标,相比于知识和能力目标而言,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目标在培养中具有更大的难度。家国情怀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但家国情怀的情感属性使得教师不宜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而应将其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渗透教育,借助渗透教育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历史课程的教育效率。

(作者单位:高邮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核心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谁咬得更厉害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少女情怀总是诗
参考答案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