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地方高校体操课程范式改革影响因素的研究

2020-04-27程纪香吴学锋

运动精品 2020年1期
关键词:体操贵州省专业

程纪香 吴学锋

贵州省地方高校体操课程范式改革影响因素的研究

程纪香 吴学锋

(凯里学院体育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体操课程是贵州省高校体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为促进贵州省高校体操课程范式改革,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省内凯里学院、铜仁学院、毕节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5所地方院校进行体育课程范式改革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并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对学生参与体操教学的兴趣、动机以及学校场地器材情况,从中找出影响体操课程范式改革的因素,并提出增加比赛、考级制度、开设专选课程、增加资金投入等建议。

贵州省;地方高校;体操课程;范式改革;影响因素

体操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表现人的控制能力,并具有一定艺术要求的体育项目[1]。体操课程的开设,旨在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体操的价值,重在发挥其教育、健身、提高学生生活技能作用。体操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干课程之一,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及其他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贵州省是中国最落后的省份之一,有着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近年来,贵州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但是,体操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却遭到了冷落。目前,贵州省地方高校的体操课程教学条件的不足、学生的兴趣问题和恐惧的心理等原因,极大地限制了体操课在高校的开展。本文对部分地方高校影响体操课开展的因素进行调查,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促进贵州省高校体操课程范式改革更好的发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贵州省的凯里学院、铜仁学院、毕节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5所院校体操课程范式改革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期刊网、高校图书馆以及贵州数字图书馆,收集有关高校体操课程范式改革影响因素的文献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对凯里学院、铜仁学院、毕节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查,针对贵州省高校体操课程范式改革影响因素的情况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82份,其中有效问卷362份,回收率95.5%,有效率为90.5%。

1.2.3访谈法

对凯里学院、铜仁学院、毕节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5所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访问,了解他们对体操课的看法、参与动机和其它存在的问题。

1.2.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并把回收的问卷进行归类,对回收有效问卷用Excel2003进行系统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贵州省高校学生参与体操课的现状

2.1.1贵州省高校学生参与体操课的动机

动机是一种由目标或对象所引诱、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体育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动因[2]。每个人在参加任何活动时都不可能没有动机,如果没有了动机,那么这个活动也就毫无意义了。在这个物质充足的社会里,体育运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学习动机则是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关键。学生有了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就会产生参与学习的想法。

表1 贵州省地方高校学生参与体操课学习动机

动机人数百分比(%) 增强体质27475.7 减肥或健美11832.6 为了通过考试35999.1 个人兴趣爱好10127.9 学校规定35798.6 其他9727.0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体操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学生参与体操课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5.7%的学生参加体操课的学习动机是为了增强体质,有32.6%的学生是为了减肥或健美,有99.1%的学生是为了通过考试,有98.6%的学生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规定,有 27.9%的的学生是因为个人兴趣爱好,有27.0%的学生认为还有其他的参与动机(见表1)。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参加体操课的学习都是为了通过考试和遵守学校的规定,而以个人兴趣爱好为主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大家都知道,体操是一项高难度、高技术、高风险的运动项目,在练习过程中,伴随的只有枯燥和疼痛,毫无乐趣可言。学生一旦没有了学习体操课的需要,也就没有了积极参与学习的想法,那么体操课开展的最终目的就很难体现出来。这将严重影响体操教学的质量,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也会间接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学校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2.1.2贵州省地方高校学生参与体操课的兴趣

体育学习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2]。体育学习兴趣是体育参与者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从它的浓厚程度可以看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在体育运动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高的人远比学习兴趣低的人效果更优。体育学习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体育参与者参与的活动方向和强度。

图1 贵州省地方高校学生参与体操课学习的满意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21%的学生对体操课的学习很感兴趣,有27.1%的学生对体操课学习较感兴趣,有26.2%的学生对体操课学习不太感兴趣,有25.7%的学生对体操课学习毫无兴趣(见图1)。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体操课的学习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就不难调动了。因此,教师在体操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参与体操课程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表述上,采用丰富、有趣的表达方式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激发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产生“我想学习,我要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身体素质,进一步促进体操课程的顺利开展。

2.2 贵州省地方高校体操类场地及器材情况

2.2.1贵州省地方高校体操类场地情况

场地是体操教学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体操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对贵州省四所高校进行调查后发现,虽然每个学校都有室内体操场地,但空间都不是很大,而且很少对学生开放,基本上只有上课时用到,这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体操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生对学校现有场地的满意度也是褒贬不一,从表2可以看出,有26.8%的学生对学校现有的场地满意,有53.3%的学生觉得学校场地一般,有20.0%的学生对学校场地不满意,而对学校场地非常满意的学生基本上没有,这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表2 贵州省地方高校学生对学校场地的满意度

满意度人数百分比 非常满意00 满意7220.0% 一般19353.3% 不满意9726.8%

随着近几年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教学场地缺乏的问题愈发凸显。学生对现有体操场地的满意度一般,有些学生甚至倾向不满意。通过调查得知,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学校现有场地不太充足,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学校应加强体操场地的建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2.2.2贵州省地方高校体操类器材情况

体操器材是体操动作与练习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对完成体操教学任务,提高体操运动技术水平和开展体操运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促进体操运动的发展,保证体操教学需要及教学质量,我们应该不断的提高体操器材质量,为体操课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从调查结果来看,贵州省地方高校现有的体操器材主要是体操垫、单杠、双杠、助跳板、跳马等,在调查的五所学校当中,只有一所院校有平衡木,数量也不充足。

表3 贵州省地方高校体操器材数量对体操教学满足度

等级人数百分比 完全满足00 比较满足9426.0% 满足16645.9% 不满足10228.2%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所拥有的器材从数量上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有26.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体操器材数量对教学需要来说比较满足,有45.9%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体操器材数量能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有28.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体操器材数量对教学需要是不满足的,而认为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学生基本没有(见表3)。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在今后的体操教学中,应当加大对其投资的力度,最大地满足体操教学需要,推动体操课程在高校的进一步开展。

2.3 影响贵州省地方高校体操课程开展的因素

2.3.1限制学生参加体操课程学习的因素

学校是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受到了某方面的影响或限制,那么,学生学习也就无积极性可言了。我们对部分学生的访谈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限制学生参加体操课程的因素呈现多样化特点,其中不喜欢体操、太危险、有恐惧感、没有健全的器材设施和缺乏场地等因素排在了前四名,其中不喜欢体操、太危险这一因素占了大半部分,这说明了学生对体操课程的学习不太感兴趣,而且均有恐惧的心理。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参与体操课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习不积极,容易厌烦,再加上学校现有场地缺乏、器材设备不足、质量不好,而且一周仅有一节课的时间学习体操,使学生产生了消极情绪,也使得“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很难体现出来。因此,学校应加大对体操场地器材的投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学习的心理,加强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使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2.3.2体操专业在毕业就业中的作用

就业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业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困难些,其需求量也较少。有研究认为,体育专业要培养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3]。也有的学者认为,应当针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实际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促进就业[4]。在贵州这个贫困地区,最受欢迎的、在各大中小学能够开展开来的运动基本上只有篮球与田径。体操危险性较高,学校、家长都不放心自己的孩子接触。这就凸显出了体操专业的不受欢迎,也说明了体操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困难度。

从表4可见,有12.7%的学生认为体操专业在就业中有作用,有29.6%的学生认为体操专业在毕业就业中有一点作用,有53.3%的学生认为体操专业在毕业就业中基本没有作用,有4.4%的学生认为体操专业在毕业就业中没有作用。从这结果来看,接近一大半的学生都对体操专业就业不看好,认为体操专业在毕业就业中没有作用,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体操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体操课程时产生消极的想法。就业招生单位基本没有明确提出“具有体操专长”的要求,更加挫伤了学生学习体操的积极性,使高校体操课的开展更加困难。

表4 体操专业在毕业就业中的作用调查表

有有一点基本没有没有总人数 人数4610719316362 百分比12.7%29.6%53.3%4.4%100%

2.3.3贵州省地方高校体操教师队伍情况

表5 贵州省5所高校体操教师情况

职称人数百分比 教授315.8% 副教授736.8% 讲师631.6% 助教315.8%

体操教师是体操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体操教学质量。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在很大程度能反映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发展潜力。一般而言,学历越高,水平起点就相对高,适应能力也相对强,随之也带来更大发展潜力[5]。只有教师的整体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才会高,整体的教学效果才会有显著提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贵州省高校的体操教师资源非常紧张,而且学历和职称都相对较低。在调查的四所院校中,共有19名体操教师,其中讲师有6名,助教有3名,教授有3名,副教授有7名。根据了解,他们多是近几年才晋升的职称,经验丰富的老师偏少。年轻老师在教学的示范方面更占优势,但是教学经验却相对较少,在课堂管理和学生情绪调动方面还需加强培养。这与《指导纲要》要求主要讲师必须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要求基本符合[6]。

2.3.4影响贵州省体操课程开展的原因

影响体操课程开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在学生的认知中,影响体操课程开展的因素主要是缺乏专业教师、场地设施缺乏、学生不喜欢、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学校领导不重视等五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95.0%的学生认为影响体操课程开展的原因是体操场地缺乏,有69.9%的学生认为是缺乏专业教师,有85.1%的学生认为是学生自己不喜欢,有68.5%的学生认为体操课的学习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有77.6%的学生认为学校领导的不重视,而其他影响体操课程开展的因素只占了24.6%的比例(见表6)。这些原因导致学生在体操课的学习中产生被动、消极的情绪。为了促进体操课程的进一步开展、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加强体操场地建设,扩大体操教师队伍,最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学生对体操课学习的恐惧心理。

表6 影响贵州省体操课程开展的原因

影响因素人数百分比 缺乏专业教师25369.9% 场地设施缺乏34495.0% 学生不喜欢30885.1% 容易发生安全事故24868.5% 学校领导不重视28177.6% 其他8924.6%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领导重视力度不够,地方体操发展缓慢,缺乏规模性

地方学校虽然按国家教学大纲设置要求,都在体育普修课中开设了体操课程,但是体操项目没有高校比赛,也没有专选学生,因此学生对体操的学习也仅是普修课程学习,不利于地方体操事业的发展。

3.1.2学生的学习动机或学习兴趣不足

贵州省大学生大多没有体操学习基础,而体操对力量、柔韧的要求较高,学习体操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地练习。体操课程设置至少四个项目,没有基础的学生难以掌握,学习压力较大,导致对该课程兴趣大大降低。

3.1.3高校体操训练场地及器械满足不了规模教学活动的需求

地方院校尽管有体操训练场所,但是条件较差,设施低端,尤其是保护设施不到位。教师教学过程中,高难度动作教学困难。当学生数量较多时,教师教学和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大,对发生安全事故的顾虑也会影响教学内容的设置。

3.1.4专业指导教师队伍人数缺乏,满足不了学生需求

地方院校体操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教学动力足,但经验少,对课程的驾驭能力有待提高。学生缺少比赛机会,能够进行专业指导的教师相对其他课程来说较少。

3.2 建议

3.2.1协调好各方面、各阶层的人际关系,努力获取领导、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争取把体操事业做好、做大、做长久。

3.2.2积极开展阶段体操比赛,特别是学校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体操技术动作,尝试经常变换和更新教学教法,将学习和娱乐结合一体,增强学生体操意识,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爱好。

3.2.3建议政府和学校及相关部门,加大经费投入,建设专业的体操场地,为营造良好的体操学习氛围提供基本保障。

3.2.4建议学校多向社会招聘体操专业能力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填充专业指导队伍,避免教师位置空缺、学员练习无人管的情况发生。

[1]童昭.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2]郑春梅,孔令奇.我国高校体操教材发展的现状与特色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3]刘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265-267.

[4]李高.构建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新体系的理论阐述[J].巢湖学院学报,2009.

[5] 吕顺田,柴久昌.河南省普通高校体操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6]孙红雷.剖析影响陕西省高校艺术体操开展的相关因素及对策[J].教育教研,2009.

[7]何波,李志洪,竺从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教学发展的探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3.

[8]侯永虎,侯沛伟,钟明宝,等.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12.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aradigm Reform of Gymnastics Curriculum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izhou

CHENG Jixiang, etal.

(Kaili University, Kaili 556011, Guizhou, China)

凯里学院2017年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试点项目:体操(KCFS18)。

程纪香(1984—),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操教学。

猜你喜欢

体操贵州省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思维体操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思维体操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