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做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思考

2020-04-26戴文军马晶晶

企业文化 2020年2期

戴文军 马晶晶

摘要:意识形态工作是黨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组成部分的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如何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更好地做好工作,是我们探索的问题。通过认真调研当前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现状,进而分析宣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出了要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着力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以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实效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增强指导地位意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进一步用好新兴媒体、守好宣传阵地安全、切实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至关重要。

关键词:安全生产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

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是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有新要求、面临新挑战,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

当前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现状

安全生产宣传形式呈现多样性。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出现使信息传播发生了质的变化。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54亿,手机网民规模已达8.4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9.1%。信息传递方式的转变既极大程度地改变着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方式,也促使当前安全生产宣传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特征。在充分发挥传统宣传形式如场所宣传、传统媒体宣传、活动宣传和会议部署、文件宣贯、案例通报等作用的基础上,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形式极大丰富,通过门户网站、手机短信、微博、微信、客户端、动漫、微电影等新兴媒体形式开展的安全生产宣传,也已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巨大作用。

安全生产宣传把控凸显挑战性。新兴媒体改变了社会传统的传播关系,使舆论环境复杂多变起来,给安全生产宣传的把控带来了严峻挑战。一方面新兴媒体使人们的思想交流呈现全球化、网络化、社会化趋势,极大拓展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内容、多样空间;另一方面由于新兴媒体使个人和非政府组织信息发布、传播能力大大提升,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各种思想和观点得以进入人们的视野,给意识形态的构建带来了较大挑战。

安全生产宣传导向要求政治性。导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灵魂,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宣传工作的使命。新兴媒体环境下,思想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把好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方向也是保证当前安全生产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安全生产宣传的第一位要求,把握好导向的关键是将安全生产宣传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在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上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

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媒体的驾驭性还不够。搞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作用不可低估;突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媒体的作用亦不可小视。尤其是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主的新媒体迅速发展起来后,因其平等、自由、互动、开放等特点凸显出了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已然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互联网+”最突出的传播特点就是速度快、覆盖广,可以急剧改变人们的思维、思想观念和行为,微博、微信等新传播途径的出现也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这些虽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提供了新平台、新机会,但也给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即负面的东西不好驾控了,舆论环境的管理难度加大了。当前,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中,对媒体的驾驭能力尚需进一步加强。各类媒体都有着不同的定位,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断融合,传播形态、传播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一旦对新兴媒体的应用、应对、处置等稍有不慎,新情况、新问题就会层出不穷,进而引发舆论漩涡,造成严重后果。

政治的引领性还不够。应对价值多元化、社会思想意识多样多变性是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主要特征。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是政治原则问题,其中的要害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时代做好安全生产宣传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使宣传工作的内容和效果充分体现党和人民的意志。当前,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中政治引领还不够有力,政治敏锐性要进一步加强,各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更需强化。

宣传的实效性还不够。安全生产宣传,顾名思义,其目标是安全,方法是宣传,宗旨是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安全教育,进而增强其安全意识。实践证明,安全生产宣传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环节,对安全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安全生产宣传不是简单的说教问题,而是传播安全价值观、传播安全文明的问题,其根本在于宣传的实效性。新媒体环境下,正是由于信息的多元化,信息碎片化传播的趋势严重,微博、微信、自媒体等的出现更是强化了这种碎片化传播的特征,致使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有效性弱化,“互联网+安全生产宣传”的传输方式在基层未得到有效运用,安全文化氛围营造得不够。

进一步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做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对策

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指导。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决定了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要性。做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其关键就是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当前,主流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长期并存、相互激荡趋势明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牢牢把握安全生产宣传领域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的基本要求。传播力也是领导力,牢牢把握安全生产宣传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才能营造更好的安全生产舆论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牢牢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尤其是对安全生产宣传领域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

大力提升意识形态工作对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引领力。意识形态工作从本质上讲是政治工作,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宣传工作始终处于意识形态的最前沿,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对当前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自觉肩负起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大力提升意识形态工作对安全生产宣传的思想引领力和社会号召力。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思想观念的斗争隐蔽性、渗透性很强,这使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场所。牢牢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用好微信公众号、微博、门户网站等宣传阵地,需要全面把握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创新对网络意识形态的运用和驾驭,对在网络上出现的错误思潮及时抵制,对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偏差有效引导,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安全有效地用好安全生产宣传阵地。

以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实效性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意识形态工作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以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实效性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成效。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关键在“人”,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把握好“人”,意识形态才能落地生根。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根据受众需要精准施策,竭力体现人文关怀,用创新的眼光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要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始终把强化意识形态纳入整体工作,与日常业务统筹推进,把功夫下在日常、融入经常。同时还要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形成多角度、立体式、全方位的宣教模式,切实提升意识形态斗争的工作实效性,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真正在安全生产宣传领域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