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避免信息技术强化儿童的“被”虚拟化

2020-04-26万恒

江苏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虚拟化儿童信息技术

【摘 要】疫情防控背景下,面对学校与教师对“停课不停学”的各种应对,要保持宽容心态,允许试错。线上和线下教育的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不要回避、害怕或者担忧,新事物产生、发展和完善,必然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教育工作者也不能因为“忙于应对”而失去了对“技术对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及“教育到底对儿童意味着什么”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儿童;虚拟化

【中图分类號】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8-0013-03

【作者简介】万恒,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港澳台及国外教育研究室(上海,2000062)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学博士。

当前,学校如何保证线上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研究者也给出了各种指导性意见,诸如内容上要重视开展与生命教育、危机教育等相关的课程;策略上,则是鼓励线上学习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区域资源与校本教学整合等;方法上,建议录播、直播与平台互动、课后答疑等不同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也鼓励与生活、劳动教育相结合的主题化、项目式探究学习。最终,“云授课”效果如何,教师从其中获得哪些感悟,对于今后的教育教学产生哪些影响,都需要通过数据和深度访谈来加以科学研究。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育的结合是一种时代发展趋势,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不要回避、害怕或者担忧,新事物产生、发展和完善,必然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保持宽容心态,允许试错。

未来,如何在线上学习与线下教育结合中保证教育教学更为有效、充满激情,需要抓住这个重要时机,直面关键问题加以探讨,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期待引发广大教师和教育理论研究者共同研究并提供更为清晰的行动方案。

一、教师要意识到自身角色的变化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与有血有肉的人之间互动的艺术,教师不能被信息技术替代,如同手机、平板电脑、电视不能替代父母教导孩子、体察孩子情绪、给予孩子关爱、安全和幸福的情感。研究者认为,从生物学角度而言,人是不可能脱离人类和社会孤独存在的。另一方面,技术飞快地改变世界,但人性的改变却始终缓慢,比如身份认同和依恋,只能发生在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中,这既是一种生理需要,也是一种社会性心理发展需要。人,只能通过与他人、与社会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和沟通,才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结,减少心理偏差、行为和社会冲突。因此,除了家庭,学校是一个重要的人与知识、人与人、人与自己互动的场所,信息技术引入学校,并不是要让更多的学生进化成为一个坐在电脑、电视机或者触摸屏幕前,与虚拟世界互动、避免同真实社会接触的人。

“上课”有可能被碎片化,或者被各种资源所替代,但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组织者和评价指导者的比重增加,尤其作为情绪劳动工作者的角色将加重。情绪劳动理论认为,凡是工作需要与人有高度面对面的接触,必须展示特定的情绪状态以及组织可以采用必要监督和训练的方式对工作者的情绪活动采取某种程度的控制,这一工作群体即为情绪劳动者。就此推导,教师恰恰可以归属于情绪劳动者,因为教师除了课堂教学需要保持稳定情绪面对学生、课后备课批改作业之外,还需要管理班级、指导学生、与家长沟通等,需要展示不同情绪,如面对学生的赞赏、鼓励、批评、小心谨慎等情绪,而且学校、家长乃至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教师教育教学中的情绪及情绪管理结果均有一定的评价导向,只不过是被简单归类为“师德”而已。无论“技术”如何智能,具有超强的计算、记忆复现、推理、不知疲倦等特点,教师面向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情绪劳动,其中体现的尊重、包容、温情、善良等人文素养和理性精神,恰恰是教师与“技术”的最大区别。这也就要求在未来线上学习和线下教育的整合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出“良性压力”状态的课堂,向学生敞开胸怀,创造出积极的学习环境,而不是想要凌驾于其上。为此,教师更应自觉地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学法指导,提升综合评价能力。简而言之,面向未来的教师角色将从教学者转向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兴趣的支持者、为学习者配置资源的管理者、学习伙伴等。

二、教师要强化儿童基本文化素养的训练

线上资源是海量的,也是极为丰富、瞬息万变的。作为一个文明整体,世界从未如此紧密联系过,但是,我们是否会常常疑惑,信息技术是否也让我们变得如此疏离,需要通过各种设备建群、点赞、即时回复来满足归属感,来确认我们自己并不孤独?信息技术强化了虚拟世界,将网络另一端的人当作“网络上的人”而不是“真实生活中的人”,他们是同样具有身份、情感、态度、需要和被需要、期待与被期待的人。网络媒介带来的霸凌、群体效应、极端化等常常与现实社会中的社会规范与交往原则相违背,如此种种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网络冲突并不是单一事件,说明这一切并不应该简单归因于信息技术素养,而是能够在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自由互换的文化素养的不足。

广义上的文化素养,强调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即所拥有的文化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态度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等。狭义而言,文化素养(Literacy)是指具备手写、阅读、计算能力和沟通交流技巧,它是实现提升学业成绩、发展社会情感能力、获得成功的基础。强化儿童基本文化素养,教师首先要规避信息技术带来的平衡失调问题,即规避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的那种即时满足、不断更新、充满刺激的快节奏的体验,教师的工作重点就是支持和帮助学生协调、平衡新奇性和可预见性之间的和谐关系,尤其在越来越多线上学习的未来,这一点始终对学生大脑发展、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其次,教师要认识到两类知识对儿童未来发展的基础性。一类知识是放在大脑里面的(knowledge in the head),是不能忽视的、任何学科中的、需要识记的基础性知识,当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基础,才有可能面对这个“过剩时代”的学习,主动搜索、建构、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另一类价值性知识(knowledge on the value),则是与情感、价值和人际交往相关。基于此,教师要理解“课程即经历”“生活即教育”,在学校创设更多体验性、强化现实经历的课程,让学生回到真实社会去体验、体悟、强化在信息技术以外的领域发展而来的生存、探索、思考、应用的技能与自信心。譬如大量的社会实践、音乐、艺术、舞蹈、多种运动、非竞争性游戏等,让学生在没有“高”或“低”的标准约束下,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理解情绪能力,增强对情绪表征的敏感性、抑制力、敏锐度等;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爱护他人,并引导学生确认自己独特兴趣和构建独特的价值系统,让学生学会选择自己的未来,并愿意为之持续努力,这样的可持续发展力,才是学生未来能够在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中自由切换的核心文化素养。

三、教师都要学会驾驭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进入学校、课堂,会提供更多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痕迹”,但大数据的价值判断,与技术无关,与教师及教师群体的格局、视野、素质有关。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自主性增强、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这都需要教师设计“剧本”,利用技术来组织、激发学生互动来实现的。换言之,即教师设计“剧本”讲一个好故事,“信息技术”支持教师讲好一个故事。

教师的课堂教学“剧本”,其“纲要”是完成“导入—讲授—训练—反馈—评价”的主要环节。通过联网他人、微视频、慕课等线上教学完成基本的导入与讲授,然后进入训练巩固环节,我们也称之为“即时练习”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先行知识与经验的评价,选择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并上传,借此,教师可以轻易获得学生掌握知识要点的统计数据。但教师绝不能止步于这些表现性数据,而是在复杂情境下践行自己的判断和决策,驾驭好“剧本”的专业主线“高结构”与“低结构”教学的整合。“高结构化教学”是由教师设定的,是记忆性知识点,是概念、原理(定律、定理)构成的,是学科体系、知识脉络等间接知识,可由教师教授,也可由学生通过网络在线获取有关资源;而“低结构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具有互动性、容错性,体现思维过程,是“情境下”的指导。低结构化教学中,师生都注重情感的、过程的、微观的和生成的,是看似浪费时间、难以掌控,却扎实有效,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发展的需要。

線上学习和线下教育的结合,需要教师“剧本”设计和指导的水平,即找到与学生的知识、观点以及感受建立联系的“点”,又衡量教师身在其中的“表演”质量,即积极参与其中,协调和领导互动的全过程。让“学习真实发生”的这个过程,技术始终是手段、是工具,可以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满足“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需求,实现资源共享,但是这些并非教师驾驭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总体而言,教师不是在“消费”技术,而将其作为制作和生产的工具加以利用。这首先体现教师集体的设计能力,和教师个体理解自身多种课堂角色的智慧——不仅仅是“知识”、“技巧”的传授者,更是互动、交流的组织者、合作学习的领导者、学生思维发展的评价者。其次,是教师的“向导”(guide on the side)能力。教师的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正体现于,是否能够不脱离“剧本”,依据、顺应课堂真实的发生与学生思维的发展,组织有效研讨,避免当前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课堂的最大困境,即普遍存在的“虚假学习”和“浅表学习”。再次,则是教师综合素养,体现教师集体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的格局。

未来,线上学习和线下教育的结合,首先要完成标准化、基础性的文化素养学习,避免儿童被技术“虚拟化”,被电脑、手机和线上海量的虚拟世界所“劫持”。其次要不断引导学生致力于发展四大学习要素: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个人兴趣、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深厚文化素养中学生主动构建个人意义基础上的“坚持学”。最后,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环境、资源选择和反馈指导,让其在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中感到被包容、接纳和重视,以此持续发展在元认知策略、社会交往、个人和情绪方面的能力和自我效能。以上所有目标的达成,教育工作者始终需要对“技术对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保持理性思考,从而设计出与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兴趣相匹配的有思想深度又能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的课程。

猜你喜欢

虚拟化儿童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浅谈虚拟化工作原理
用户怎样选择虚拟化解决方案
虚拟化整合之势凸显
虚拟化技术:绿色IT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