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能效电厂项目实施经验浅谈

2020-04-25彭程万衡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36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节能减排中小企业

彭程 万衡

摘  要:广东能效电厂项目以绿色发展为目的,将传统能效电厂的节电概念拓宽至广义的节能,通过采取提高能效及新能源开发技术来达到节能减排目的。项目以政府为主导,开创了有效的组合管理架构与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能效电厂项目模式,也为省内中小企业提供了亚洲银行优惠贷款作为节能项目基本资金,累积支持47个子项目,获得年节电能力17.1亿千瓦时。总结其经验做法可以为我国能效电厂项目和绿色金融的发展和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能效电厂  节能减排  中小企业  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2(c)-0049-04

Abstract: Aiming at green development, the Guangdong Energy Efficient Power Plant project broadens the concept of the energy-saving in traditional EPP to the broad sense of energy-saving, and achieves the goal of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by adopting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new energy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The project is leading by the government, creating an effective portfolio management framework and a whole-process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established a replicable EPP project model. The project have also provided preferential loans from the Asian bank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province as the basic funds for energy-saving projects,cumulatively support 47 sub-projects and obtained annual energy-saving capacity of 1.55 billion kwh. The experience of Guang Dong EPP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EPP and green finance in China.

Key Words: Energy efficient power plant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Green development

發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共识,能源紧缺日益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广东作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前沿阵地,经济高速增长,中小企业数量庞大,能耗强度大,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地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践行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广东省亚行贷款节能减排促进(能效电厂试点)项目(以下简称“广东能效电厂项目”)结合绿色信贷、在政策研究、机制设计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积极创新,支持中小企业成为节能减排主体,构建特色鲜明的广东节能减排创新模式,取得了全方位的社会效益,为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在我国境内其他省区支持节能减排项目的实施与开展提供良好的示范,为国内其他省份和国际社会建设能效电厂提供值得信赖、可以复制、推广与传播的成功经验。

1  项目基本情况

1.1 能效电厂概念

能效电厂(简称EPP)是一种虚拟电厂,是通过实施节电计划和能效项目,减少电力消耗需求,形成规模化节电能力,从而达到与新建电厂或扩建电力供应系统相同的效果。这一概念实质上是将减少的需求视同“虚拟电厂”提供的电力电量。与建设一个常规电厂相比,能效电厂具有建设周期短、零排放、零污染、供电成本低、响应速度快等显著优势,是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实现节能减排的一种有效、直观的途径[1]。此外,能效电厂在电力高峰期提供的供电需求减少使其具备一定调峰能力,通过对高峰时段的用电数据进行节能核算,可以相对准确的评价能效电厂的节约负荷综合性,对电力调度和电力需求侧管理更具现实意义[2]。未来,能效电厂容量将会持续稳步增长,需求侧资源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将发挥重要作用,2050年资源规模将有望达到4.5亿kw左右[3]。

1.2 广东省亚行贷款能效电厂项目基本情况

广东省亚行贷款能效电厂项目是我国在节能领域与亚洲开发银行首次合作的试点项目。2006年3月,为推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探索可复制的节能项目融资和管理模式,国家有关部门和亚行同意广东作为能效电厂项目试点省份,成为国内第一个能效电厂项目。

项目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国际金融组织(亚行)的优惠贷款,以较低融资成本和较长贷款期限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节能减排所需的基本资金,采取“一次批准、分批实施、循环使用”的方式,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尽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促使广大中小企业成为节能减排的实施主体。

目前,项目由“广东省亚行贷款能效电厂项目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负责管理,广东省能源局担任组长,成员包括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工信厅、省国资委。省能源局下属单位广东省亚行贷款能效电厂项目执行中心(加挂于省节能中心)作为联系协调小组、企业、第三方机构的焦点,负责项目的日常运作,出台和完善了一整套项目管理文件,搭建了能效电厂项目网站和申报平台,对项目全流程进行规范。省财政厅委托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负责项目资金和财务管理。广东能效电厂项目共获得亚行贷款资金1亿美元,自2008年开始已在广东省内以极其优惠的融资利息循环使用,用于支持省内企业节能项目。

1.3 项目运行模式

以“政府主导+专职执行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的组合管理方式对项目进行管理,在协调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下,项目执行中心负责项目具体实施和技术方面的工作,引进中间金融服务机构负责项目的财务评估及贷款资金管理工作、引进独立第三方测评机构对各子项目的节能量进行测量及确认,同时聘请招标代理负责项目的招标服务及审核等工作,实现项目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分工管理(见图1)。

从贷款期限、汇率与利率风险、本金风险三方面综合设计风险控制框架,最大限度地防范债务风险,管理机构对各贷款项目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

2  广东亚行能效电厂项目经验

2.1 项目执行进展情况

广东能效电厂项目共获得亚行1亿美元贷款,分三批次签署转贷协议。目前,前三批项目已经实施完毕并全部回收资金,项目全面进入循环资金阶段。按照我国与亚行签署的《融资框架协议》,项目从2020年开始将陆续向亚行还本付息,可在2026年项目结束前持续滚动支持企业开展节能减排项目。

截至目前,广东能效电厂项目已扶持中小企业40余家,极大地促进了广东的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见图2)。

2.2 项目实施成效

(1)贷款资金循环使用效率高、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项目实施以来,多批次贷款资金实现循环滚动使用,截至2020年5月,广东省亚行贷款能效电厂项目已累计支持47个子项目,累计发放贷款17.36亿元,总投资50.01亿元。通过奖励机制对23个符合奖励条件的子项目实施利息返还共4879.3万元。

子项目中的38个已完工实施测评的项目共获得年节电能力17.10亿kw时,相当于免建一个装机容量约为34.2万kw的火力发电机组;减排污染物二氧化碳133.2万t,二氧化硫1.54万t,氮氧化物3416t,TSP5977t,节能减排效果远超预期。

广东能效电厂项目每支出1元人民币贷款资金可获得1kWh/年的节电能力,仅考虑电费节约效益覆盖项目总投资,项目平均静态投资回收期约4.1年。

(2)促进全省节能服务和新能源产业发展。

近70%的子项目来源于节能服务公司(含节能产品和技术推广),累计支持12个新能源开发项目,平均每個企业获得贷款支持超过3000万元,利率远低于企业常规渠道的融资成本,有效的提高项目竞争力,带动上下游行业整体能效提升,企业节能管理和财务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3)建立了可复制的能效电厂项目模式。

通过借鉴广东模式,亚行在山东、河北、陕西等地已经陆续开展了类似的节能减排项目。

2.3 经验做法总结和前景展望

2.3.1 广东能效电厂项目经验做法

(1)可借鉴的管理模式。为避免传统贷款项目中缺乏技术力量的困扰,广东能效电厂项目设计了“政府主导+专职执行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组合管理架构与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开创性引入专业节能技术部门作为项目执行机构负责项目技术及日常管理,确保贷款资金切实落到节能效益显著的项目上,事后通过测评验证每笔资金的实际节能效益。

(2)降低企业风险和负担。政府承担运营成本及汇率风险,省财政把美元结转为人民币,并以固定优惠利率转贷给企业,企业不需承担汇率和利率风险;实施利差返还机制,将转贷过程中产生的利差和增值保值收益返还给符合条件的子项目单位,让企业享受更加低廉的融资成本;采用中间金融服务机构的信托模式进行财务管理,确保贷款资金100%回收和循环利用。

(3)常年申报、信息公开。避免常规政策文件限定上报时间且政策不可持续的问题,项目采用常年征集、按进度报批的模式。企业可随时提交项目申请,有关申报要求、政策文件等对企业完全公开;每年举办多次培训推广会解读有关政策并帮助企业增强能力建设;每季度在项目网站和主管部门网站更新征集公告,公布当期可贷款额度等相关信息。

(4)激活中小企业成为节能减排主体。中小企业是近30多年来推动广东省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传统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政策性低息贷款更多倾向于支持大型项目,难以广泛惠及中小企业,广东能效电厂项目则创新性地把激活中小企业成为节能减排主体作为项目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3.2 广东能效电厂项目经验总结和思考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主观不足和客观制约。一是差异化管理需求未能得到满足。为了严格控制风险,项目在贷款额度、提款、还款时间和还款比例等方面还欠灵活性,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不同企业对贷款资金的差别性需求。二是项目资金容量合理化任重道远。近几年项目实施的实践表明,广东企业节能减排资金需求与金融组织资金供给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一方面现有资金不足以支撑全部有需求的企业加入;另一方面是已参与项目的企业对项目资金持续性提出更高要求。由此可见,不同的地区也要结合实际合理控制资金容量,确保贷款资金总量能够满足区域内企业的实际需求。

总结广东能效电厂项目,可以更好地加快项目扩容,提升全社会节能减排效率。一是通过提高循环贷款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进一步优化资金管理、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在风险可控、技术可行的情况下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还应根据循环转贷的特点,加强对各子项目单位的业务指导,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加速项目提款,推行差异化管理;二是科学运用亚行项目贷款的示范效应和杠杆效应,引导更多机构和组织的资金以推动绿色金融产业发展,或通过尝试和其他金融机构和组织合作,采用联合贷款等方式,或由财政资金“领投”、金融机构资金“补充”和“搭伙”的方式,扩充资金规模和项目覆盖面,并为这种行动的可持续性提供更有力的资金保障[4];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优先采用国际金融组织低息贷款集中扶持,根据我国节能行业发展逐步培育先进的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以点带面培育典型,促进我国节能服务市场和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壮大[5]。

3  结语

能源紧缺和气候变化问题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按照我国的能源结构,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节约能源都将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最重要的手段[6]。能效电厂项目以鼓励中小企业及公共机构开展节能改造工作为基础,扶持能源服务公司发展,促进了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大力推广应用。通过借鉴广东经验,能效电厂项目将不断拓展和完善,随着节能减排方面政策法规及限额标准的不断完善,各种扶持政策及细则的出台以及节能奖惩力度的不断加大[7-8],可以预期,能效电厂项目将继续在促进全国节能减排工作中起到更大更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钧炎,傅京燕,张娜.广东省生态文明与低碳发展蓝皮书(广东省发展绿色金融实践_能效电厂项目运作与启示)[R].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218-239.

[2] 李福通.电力需求侧项目节能减负核算方法探讨_以能效电厂项目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6(3): 23-34.

[3] 张宁,邢璐,李苏秀.我国中长期能源电力发展展望_我国能源发展六大判断和电力发展六大判断[J].国家电网报,2019(8):1-2.

[4] 陈思扬.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9,34(17):35-37.

[5] 邝石,高峰,薛冰.浅谈能效电厂项目节能效果评估与测量验证方法[J].信息系统工程,2017,3(20):146-147.

[6] 雷祺.电力低碳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电源规划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7] 高绘彦,范宏.能效电厂的發展及应用研究综述[J].智能电网,2015,3(12):1202-1208.

[8] 毕伟乐.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分析[J].科技资讯,2016(22):74-75.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节能减排中小企业
火电厂节能减排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