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艺的方式完成“让国宝活起来”
——方锦龙民族乐器藏品和演奏艺术(二)

2020-04-25

乐器 2020年4期
关键词:国乐琵琶卫视

2018年,在深圳扎根已多年的“方锦龙·深圳(福田)民族民间音乐周”获福田区十大文体品牌”称号,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共三十多场;《礼乐——方锦龙和他的朋友们》音乐鉴赏会,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印度的殿堂级演奏家近二百人次。目前,第六届“方锦龙·深圳(福田)民族民间音乐周”正在筹备当中。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也正是我从艺术40周年之际。在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在各个平台传播国乐的机会更多了,各种综艺晚会、海外交流和媒体活动频繁。与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畅谈,出席华夏文化促进会主办、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协办的“首届华夏文化与现代文明传承发展论坛”,出席世界航线大会;接受共青团中央的《团团直播间》节目采访,向青少年传播国乐;在央视《经典咏流传》《欢乐中国人》以及地方卫视演绎经典;担任广东卫视、山西卫视《国乐大典》策划顾问和形象大使,参加爱奇艺《博物奇妙夜》节目的拍摄;“方锦龙国乐世界”巡演和《我的国 我的乐》国乐聆享会,至今已在日本大阪、东京和京都、澳洲悉尼、新西兰奥克兰,以及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口、敦煌、郑州、南京、合肥、成都、西安、南宁、重庆等多个城市举办。

2019年是我在国乐创作上丰收的一年:受邀参加了中国文联、山西卫视、湖南卫视、西安城市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和广东卫视、厦门卫视的元宵综艺节目;参加央视《启航2019——中国音乐盛典》跨年晚会、第二季《经典咏流传》以及《中华情》和《回声嘹亮》等栏目的录制,在广东卫视、山西卫视第二季《国乐大典》中担任寻乐人和点评嘉宾,在腾讯视频、河北卫视播出的中国首档庭院诗歌雅集综艺节目《邻家诗话》中担任常驻嘉宾,这两个节目都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2019省级卫视年度品牌影响力节目”嘉奖;在瑞士达沃斯论坛期间、世界航线大会开幕式上,向各国首脑和嘉宾传播中国国乐;特别是有幸作为主创之一,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亚洲文明和而不同》音乐宣传片中,一人演奏了十几种亚洲乐器,该片在CCTV进行了全网推送;10月24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院的《国宝音乐会》上与其他5位中日顶级音乐家完成了“让文物活起来”的表达;11月4日在重庆大剧院举行的《无论西东》——方锦龙和他的朋友们专场音乐会,被认为是保利院线同类音乐会商业操作的成功案例。

在各大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使我国乐演奏家及乐器收藏家的身份被亿万观众广为认知。2020年伊始,我在央视《启航2020》、四川卫视、哔哩哔哩网站《2020最美的夜》等跨年晚会上与虚拟歌手洛天依合作的《茉莉花》、与百人交响乐团PK的《韵·界》,掀起了全国性热潮,媒体认为: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掀起了现象级全民娱乐的热潮。

我对上述的传播轨迹,总结如下:

一是政府推动,让民族音乐家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其中不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使我有更广泛深入的机会了解和结识各国的音乐和音乐家、接触这些国家的乐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收藏;

二是世界各国音乐家前来我国交流日益频繁,他们与我同台时,将更多、更古老的当地民族乐器和资讯同时带进中国,开阔了我的收藏视野;

三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国风、国潮成为时尚,我以一位“资深国乐艺术家”的身份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国乐代表人物和“白发网红”,直接引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中国乐器、尤其是中国乐器首座--琵琶的浓厚兴趣。

我的民族民间乐器藏品的汇拢之路,正是近十年来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大幅度复兴的印证,也是对我的世界民族民间乐器收藏价值的一种社会化举证。

2.2我的收藏以乐器的演变为脉络进行分类,希望对我国音乐发展史有参考价值

早在80年代初已经频繁出国访问表演、进行文化交流的艺术历程,使我对乐器的收藏脉络更具有横向的世界观和纵向的历史观,我决心让藏品打破普通收藏家多数仅注重藏品个体化价值的局限性,构建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收藏指向。它对失传乐器和历史记录不详的古老乐器及异域稀有乐器种类,具有比较重要的参考意义。

试以我收藏最丰、研究较深入的琵琶为例加以阐述。

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弹拨乐器,它不单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直项琵琶,还包括多种弹拨乐器。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当时的“琵琶”,形状相似、大小有别,像秦琵琶、汉琵琶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记载,秦、汉时期的“秦汉子”,就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也有印度传入一说。“阮咸”或“阮”(因东晋阮咸善弹著名)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上至宫廷乐队,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色这样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唐代后期琵琶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下横抱演奏逐渐变为上横抱、竖抱演奏,弹奏方式从经历指弹到拨弹,及指、拨并存,发展到现在,在中国主要以指弹为主,从此琵琶在构造和演奏技法等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解放后,随着民族乐器的改革大潮,琵琶也有了新的发展:琴弦由丝弦改成了钢丝弦,进而尼龙钢绳弦,有的甚至采用铜丝、银弦,加大了琵琶音量和共鸣,使音色更加饱满明亮。。琵琶的使用呈现出重返盛唐的繁荣景象,受到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

让我们来一起来探寻五弦琵琶的由来、兴衰与盛世回归。

千年之前,丝绸路上,随着商队而来的,除了大量珍稀货物外,还有各式乐器,其中就有五弦琵琶。盛唐时期五弦琵琶已流行于我国广大中原地区,后来东传日本、朝鲜,成为中日韩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珍藏着世上仅存的一把五弦琵琶。它是唐朝宫廷送给日本圣武天皇的国礼。这张五弦琵琶,通体用紫檀木制成,直项,琴轸分列琴头两侧,左三右二。全长108.5厘米,腹宽31厘米,制作工艺精细,通身施有螺钿花纹,腹面杆拨处还贴以玳瑁薄片,其上用螺钿嵌出一骑驼人抚弹琵琶的画面,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珍品。

五弦弹,五弦弹,听者倾耳心寥寥。赵璧知君入骨爱,

五弦一一为君调。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风拂松疏韵落。

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鹤忆子笼中鸣。第五弦声最掩抑,

陇水冻咽流不得。五弦并奏君试听,凄凄切切复铮铮。

铁击珊瑚一两曲,冰泻玉盘千万声

……

更从赵璧艺成来,二十五弦不如五。

(以上摘选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之《五弦弹——恶郑之夺雅也》)

五弦琵琶,又称五弦,从东晋到大唐五百年间与四弦琵琶并存,当时白居易《五弦弹》、韦应物《五弦行》、张祜《五弦》等唐诗都对五弦琵琶进行了精彩的描述,由此可见,五弦琵琶在当时曾盛极一时。《旧唐书·礼乐志》说:“琵琶、五弦及歌舞伎,自文襄以来皆所爱好,至河清以后,传来尤盛。”然而,五弦琵琶在宋代神秘消失,从此渺无踪迹。我们只能从唐诗的描述中想象着五弦琵琶的神韵和音色。我更希望有一天能够在自己的藏品中,拥有这个只在诗词、壁画中出现的失传古乐器。

国门开放后,当时是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文艺兵的我,由于政治、业务过关,经常随国家、军队代表团出访亚欧等国。1985年我在日本演出,利用空闲间隙通过各种方法找寻唐风遗韵,也是机缘巧合,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正仓院收藏的首席名品--中国唐朝送给日本皇室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编号北仓29),这是在日本居十大国宝之首的稀世珍宝啊!

激动之余,使命使然,我决定在复原唐代五弦琵琶的基础上,制作能够表达当代情感的五弦琵琶。四弦琵琶至今已相传千年,怎么才能把唐代的五弦琵琶和当代琵琶相结合、让五弦琵琶成为符合当今审美并能够表现多种风格的当代乐器呢?经过研读专业文献、拜访文史学家,及在云岗石窟、敦煌壁画和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的画册中吸取营养,我与制琴师一起,在“实践出真知”的理论指导下,直接在四弦琵琶的琴体上加多一根弦,缩窄弦距、调整好音程关系,再考虑第五根弦放在什么位置、如何定弦?为了弥补弹拨乐器低音声部的不足,我将特制的第五弦加在了低音位,是我的五弦琵琶达到了四个八度。1989年,我的第一把当代五弦琵琶问世!相对于传统琵琶,当代五弦琵琶音域更宽、声音层次和表现力都更加丰富。

30年过去了,目前,我的当代五弦琵琶已经到了第五代,其中直项曲项、龙头凤尾,仿唐琵琶、龟兹琵琶、高音琵琶等等,形制多种多样、演奏的曲目宜古宜今。

业内专家认为:五弦琵琶的回归,可能对填补我国乐器史、尤其是琵琶发展史自宋代以来的这段空白应该是有所贡献的;同时,当代五弦琵琶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简单的复原和改良,我在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上进行的同步创新,也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认可。

(待 续)

猜你喜欢

国乐琵琶卫视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琵琶老店琵琶声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国乐改进社”的历史回顾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我的“反弹琵琶”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
从2013年电视娱乐节目看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以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为例
琵琶绝
我们的节目从哪里“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