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建成区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研究思路探讨

2020-04-25夏志强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1期
关键词:建成区快速路干线

夏志强

(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0 引言

干线公路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城镇、重要经济节点、交通节点等之间的中长距离客货运输,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为保障其功能充分发挥,一般布置于城市规划区以外。近年来我国各城市间经济产业联系不断加强,沿运输通道的产业分工更加精细、产业合作更加紧密,诱增了大量通道性交通需求,目前部分公路运输通道已呈明显的交通紧张状况。

而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在快速提高,城市处于不断快速扩张中,部分干线公路沿线由原先的乡村郊野逐渐转变为城市建成区,用地、产业沿公路走廊布置,形成俗称的“马路经济”,使干线公路在提供中长距离运输服务的同时,也日渐肩负起城市道路的部分功能。多重功能的叠加导致既有部分干线公路不堪重负,拥堵频繁,严重影响道路网络运行效率,同时大量慢行交通也形成严重的侧向干扰,交通安全压力巨大。

为使干线公路能够同时兼顾公路交通和城市交通的需求,国内很多较为发达的城市已相继开始对干线公路实施快速化改造,对改造的思路以及需重点关注的因素进行总结、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功能需求分析

通过分析南京市城镇区范围内的205国道、002省道2010年至2016年的观测点交通量数据可以发现:机动车交通量上客车占比稳步增加。另外交通构成上,沿线产业、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内部交通出行比例较大,对外与过境交通占比相应减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建成区干线公路服务的主要对象逐渐变为客运交通为主,货运交通为辅,范围则由主要服务中长距离的对外、过境交通变为兼有相当比例的短距离城市内部交通。

干线公路承担的城镇、重要经济节点、交通节点等之间的中长距离客货运输,对快速通行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尽量减少公路沿线的开口,控制侧向干扰。而建成区公路沿线分布着较为密集的商业、住宅区,需要道路为沿线居民提供便捷的集散交通服务,对可达性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在道路沿线设置较多的开口与平交口,便利沿线就进出入,减少绕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成区干线公路上的交通组成多样,交通流之间的矛盾较难调和,因此必须采用交通分流的方式来实现多重功能的复合。交通的综合分流应是时间空间双重意义上的,不仅应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点上和线上的分流,还应包括客与货、长距离与远距离、市内与市际交通等的分流[1]。

2 总体研究思路

2.1 基本理念

(1)系统协调:在大区域路网,包括高速公路网、城市快速路网等中对项目加以研究,提高整体路网衔接和运行效率。

(2)综合平衡:既要平衡中长距离出行的快速性,又要平衡沿线短距离出行便捷性。

(3)近远期相结合:快速化改造一般工程规模较大,为提高项目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应结合实际需求考虑分期实施方案,同时保证近远期方案的兼容性,避免工程投资的浪费。

(4)景观融合: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一般路幅较宽,且为较长的条带状工程,故要尽量减小项目对沿线环境景观的分隔感,利用技术手段实现二者的融合。

(5)智慧交通: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交通体系协调高效的运行。

2.2 横断面布置形式研究

2.2.1 断面组成

在明确道路的功能需求后,如何在满足功能与技术标准要求的同时提高空间资源利用率,是横断面研究中应着重研究的内容。

为同时兼顾中长距离快速出行需求与城市沿线集散出行需求,当前一般采用主辅断面形式,其中主路设置中间分隔带、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实现连续交通流,满足中长距离快速通行需求;辅路设置于主路两侧或者单侧,满足沿线中短途集散交通出行需求;主辅路间设置出入口,实现主辅路之间的衔接[2]。

图1 快速化干线公路横断面形式

2.2.2 断面布设

需进行快速化改造的干线公路一般等级较高,多设有中分带,沿线城市化程度也较高,空间资源紧张,改造费用高,因此横断面布设时应最大限度地利用现状道路,特别是中分带的利用,减少中分带两侧行车道的改造,避免对既有道路路面结构的破坏。

干线公路一般里程较长,沿途建设条件、用地类型、环境景观要求各个段落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段落一般会根据不同的需求布设不同的断面,需着重关注不同的断面之间的衔接,必须保证顺畅过渡,避免交通安全隐患,尤其是在由于空间受限而存在的瓶颈处,建议采用多级渐变设计理念,使得不同的断面形式能够顺畅衔接。

此外,对慢行交通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人文关怀,需设置独立的慢行系统,以保障民众出行的安全性与畅通性。

2.3 快速化形式研究

从多个城市快速路建设经验来看,当前快速化方式主要包括四种:①地面式,主路沿地面行走,主要被交道路支线上跨或下穿主路;②高架式,快速路主路采用高架桥梁形式上跨主要被交道路,地面辅路与被交道路平面交叉;③隧道式,快速路主路采用隧道形式下穿主要被交道路;④路堑式,快速路主路部分下挖。

地面式快速化环境、景观效果较好,工程费用和养护成本都较低。但是沿线交通转换效率较低,无效绕行距离长;路堑式与地面式大致相当,但噪音影响更较小;高架式沿线交通转换较为便利,但对环境、景观影响较大;环境、景观效果好,对周边用地开发利用价值影响小,但是建设成本高,养护成本也高。近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愈发受到关注,部分城市快速路开始采用隧道式断面形式,如南京城西干道原为高架式,于2012年拆除,实施“桥改隧”,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快速化方式的选择与具体项目区位有较大关系,需对环境、景观、噪音影响、项目建设成本进行综合考量,一般城区段优先考虑平面或隧道方案,城市外围考虑采用地面、高架桥方案较为经济,在具体项目研究时为了不遗漏有价值的比选方案,应对各种可能方案进行深入比选。

3 结语

建成区干线公路的快速化改造对于完善道路功能,实现交通分流,打造优质城市交通环境,支撑城市空间拓展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其涉及公路、城市道路两部分需求的叠加,在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都需进行深入研究,以为主管部门提供参考出台相关文件,更好地指导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

猜你喜欢

建成区快速路干线
多源数据协同下的城市建成区边界提取进展
基于熵权TOPSIS的高速干线物流卡车司机驾驶行为评价
POI和植被修正的夜间灯光城市指数提取建成区的研究
2013—2018年金普新区建成区空间形态扩张规律
长三角智慧快速路车路协同应用探究
浅析干线传输网升级改造勘察注意事项
长沙市望城区建成区公园绿地现状结构分析与评价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干线公路的应用
重载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