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BIM在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应用

2020-04-25高霞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施工图建筑业全过程

高霞

(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0 引言

BIM技术具有3D可视化、可参数化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各参与方协同管理等优点,现在项目越来越复杂,质量、造价、工期等要求越来越高,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全过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无疑可以提高建筑业效率,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可以有效保证传递项目信息的完整性,使得成本管理更快速、准确、易于分析对比,减少浪费,提升了成本控制能力。

1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1 BIM技术的概念

BIM 的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最早是由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的查克.伊斯曼(Chuck Eastman)博士提出的,他认为建筑信息模型应包含不同专业的所有的信息,将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的信息如在设计、施工、运营管理过程等的所有信息全部整合到一个建筑模型中去。在《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中,将BIM定义如下:是指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周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当建成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各专业集成BIM模型

1.2 BIM技术是由市场需求产生的

现代建筑项目的复杂程度日益提高,而以往的二维设计面对如此高复杂程度的项目已经不胜其“繁”,比如北京的央视大厦,上海的上海中心大厦,无论从三维上和二维上看都是一堆极其繁杂的钢结构,设计师想要很好地表达他的设计意图,就需要三维的设计来实现。未来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形体复杂,造价和工期的管控是重中之重,避免项目中的错误及遗漏导致过多的设计变更,减少签证变更费用和延误工期。全球化的竞争加剧,而目前国内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要弥补差距,就要让国外的先进技术走进来。因此,国内的建筑业想要谋求发展,就需向技术和管理要效益。

1.3 政策推广

在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较快的今天,作为智能化运用的载体,我国已开始了许多推广措施。2011年国家住建部就开始推广BIM技术的政策宣传,将BIM技术在相关的建筑企业中推广,其中,《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推进BIM和网络协同等应用,发展一批信息技术进步的建筑企业初步将BIM技术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去,同时加强住建部和各行业协会的引导、服务作用,建设企业信息化保障体系来推广BIM技术。而后在《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又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协同工作模式,推进企业在BIM、互联网等技术方面的创新应用,实现企业、行业监管和服务各方面的信息化发展、以及新型专项信息技术发展,建立信息化建设技术成果交付标准等促进建筑业信息化水平提升的政策。开发集成、系统工作系统及云平台,提出BIM的深层次应用价值,使BIM技术深入到建筑业的各个方面。

1.4 BIM模型的类型及生成方式

一个项目常用的BIM模型有以下几个类型:

①设计和施工图模型;②设计协调模型;③特定系统的分析模型;④成本和计划模型;⑤施工协调模型;⑥特定系统的加工详图和预制模型;⑦竣工模型。

根据不同的BIM模型的用途以及项目的交付模式,BIM模型的生成方式也往往不同,目前常见的生成方式有以下几种:

(1)依据图样建模:这种模型生成方式是目前最常见的,其核心流程就是根据设计院出具的设计图样、施工单位出具的深化设计图样,用BIM建模软件依图建模,俗称“翻模”。

(2)三维设计建模:这种方式是建筑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其核心流程是设计人员根据项目需求和规划方案,直接使用BIM建模软件进行三维设计建模,设计成果即为三维BIM模型。

(3)实体生成模型:主要针对已完成的建筑物、构筑物,在施工完成后采用三维扫描、全景摄像等技术,采集建构筑物几何信息,并通过专业软件转换成三维模型,通过删减、修改、补充模型信息,最终形成BIM模型。

2 BIM在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应用

2.1 全过程造价管理与BIM的结合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的各个阶段:决策、设计、项目招投标及承发包、施工、直至竣工验收。由于各个参建方负责的施工阶段不同,彼此间互相独立,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造成协调管理难度加大,管理成本提升,项目由于信息交流的匮乏及不及时导致矛盾错误使得变更增加。采用BIM信息平台来处理信息集成不仅节省了交流时间,也突破了地域限制,整合了各阶段的项目建设信息,使各个参建方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了各参建方对项目信息了解的掌控,促进协同工作,累积经验,提高效率。而BIM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结合,信息的集成可以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信息的正确、高效共享和互换,进而可以达到更好的造价管理的效果,节约成本,提高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效率。

2.2 BIM在成本造价管理应用模式

2.2.1 施工图预算的BIM应用

基于施工图设计模型创建施工图预算模型,根据清单计价规范及消耗量定额等确定工程量清单,计算工程量从而计算分部分项的计价和总价,输出招标清单项目、招标控制价或投标报价单。在施工图预算BIM应用中,施工图预算模型应在施工图设计模型上附加或关联预算信息,例如增加混凝土的浇筑方式(现浇还是预制);钢筋的连接方式(绑扎还是焊接等);脚手架的获取方式(自有还是租赁);钢结构的钢材型号、焊接质量等级、防腐及防火措施等;机电设备的规格、型号、安装及敷设方式等信息;工程量清单项目与构件模型元素的对应关系等信息。施工图预算BIM交付成果应包括施工图预算模型、招标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单等。

2.2.2 成本管理的BIM应用

通过BIM综合管理平台的搭建,及时准确的对成本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加以管控。

制定成本计划→创建造价管理模型→计算合同预算成本→定期进行三算对比、采取纠偏措施、成本再核算、成本分析→过程及最终成本管理模型。

在成本管理BIM应用中,成本管理模型应在施工图预算模型上增加成本管理信息,例如施工的时间、附加关联的施工进度信息、施工任务与模型元素的对应关系;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合同预算成本、施工预算成本、实际成本信息。成本管理BIM的交付成果应包括成本管理模型、成本分析报告(附加或关联施工进度信息;实际进度及实际成本信息;三算对比;按进度、部位、分项、分包方等多维度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

2.3 BIM技术在工程成本管理中的优点

(1)速度极快通过图纸算量的方式已经落伍,而导入BIM技术后,5D模型不仅数据信息全面,而且实时反映工程进度,高效又省力。

(2)准确率极高以往海量数据的手工计算难免造成错漏误差,而现在只要通过将成本基本数据动态输入,BIM模型立刻自动实时计算,大大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

(3)分析能力极强无论是二维还是三维的工作模式都已不足以反映项目的全面数据,BIM的5D模型不仅可以显示全部信息还可以通过时间、成本等角度全面分析更多种类、更多统计分析条件的成本报表。

(4)极大提升成本控制能力过去,企业控制成本缺乏数据支持,通过建立BIM5D成本数据库,配合协同平台、财务软件等新技术,让企业成本部门可以随时对项目中的成本变动进行了解,通过云端进行数据共享,实现了总部与项目部的信息对称,总部成本管控能力自然得以加强。

通常,复杂的项目,设计师想要很好的表达他的设计意图,将设计意图传达给建造者,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借助于BIM来实现,在施工阶段,BIM与进度计划结合增加了时间管控,再与工程造价结合就能增加成本控制,使业主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如上海中心大厦,北京水立方,银川火车站改造项目、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等,均引入了BIM技术,实现了在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各个阶段上的应用,提高成本管理效率,节约资金。

3 结论

综上,BIM技术推动了建筑业与计算机技术的相结合,提高了建筑业生产效率,解决了图纸与实际相分离的问题。BIM技术推动了信息集成,为信息交换提供平台,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从全局出发,使每一个阶段相互关联起来,改善了参建方的沟通状况,方便从整体上控制项目成本目标。BIM技术应用于全过程造价管理,使得成本管理更快速、准确、易于分析对比,提升了成本控制能力。但BIM软件开发费用昂贵,技术要求高,技术从业人员欠缺,软件兼容差,各部门及各承包商组织起来协调困难等也是目前BIM能普遍应用于建筑业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施工图建筑业全过程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大题小做,施工图是一个建筑项目的缩影
动物“跨界”建筑业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