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基坑混凝土内支撑拆除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0-04-25罗艳平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1期
关键词:工法深基坑混凝土

罗艳平

(中铁十七局集团上海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苏州相城 215131)

0 引言

就深基坑支撑拆除工作而言,往往具有危险系数高、施工工期紧等特点,一些深基坑的开挖面积达到了数万平米,开挖深度超过了20多米,具体拆除期间难度极大。另外,拆除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周围居民、环境的保护。因此,拆除施工中要将机械拆除与爆破拆除等方法结合,降低内支撑拆除施工的难度与工作量。

1 当前常用的深基坑内支撑拆除工法

一般来说,目前对于深基坑混凝土内支撑结构的拆除主要用到以下几种方法:其中,爆破法、机械拆除法最为常见。此外,风镐破除法、人工拆除法也偶尔被采用。由于不同拆除方法各具优缺点,因而施工期间应结合工程实际状况做好拆除工法的选用。

1.1 爆破法

采用爆破法进行施工时,首先需要搭设施工支架,之后还要钻眼装药。上述工作结束后,要按要求做好爆破防护工作,爆破完成之后要进行及时的清理。采用爆破拆除法的费用较低,拆除速度较快(约120m3/d,每天按10h计算,下同)。但是,该方法的审批手续相对复杂,并且要与当地环保部门以及周边居民进行大量的协调工作。此外,由于爆破瞬间应力会突然释放,因而可能对基坑内衬结构造成破坏。具体施工期间,应注意以下要点:

1.1.1 合理设计爆破参数、准确计算装药量

对于不同结构的深基坑内支撑而言,它们在布筋方式、位置以及爆体结构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因而爆破施工期间应合理设置爆破参数与等级。同时,还应遵循密孔少药的原则,切实提高爆破施工的效果,降低爆破有害效应的不利影响。

1.1.2 布孔设计

在进行布孔设计时,需要对以下两部分的设计工作引起重视:排间距、孔深。具体设计时,要对钻孔的孔径大小以及所用炸药的品种做出研究,同时还要对爆体结构的强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当前,布孔设计中多采用梅花形布孔,如果爆体的宽度不超过60cm,那么可以布设1~2排孔,并在同一截面上可以只布设一个孔;如果宽度介于0.6~1.4m之间,那么布孔时可以布设3~4排孔,并且要在同一截面上布设2个孔。最后,如果宽度超过了1.4m,那么应按要求布设5排以上的孔。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截面上最好布设3个孔。具体布孔期间,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1.1.3 装药与网路设计

总体而言,孔内宜使用连续装药的结构形式,并且药包要位于炮孔的底部位置处。在进行起爆雷管的安装时,要确保雷管伸入到装药全部深度的1/3~1/2位置处。装药结束后要做好填塞工作,所选用的材料大多是含有部分粘土的黄沙材料。另外,也可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填塞材料。具体填装期间,要分层装入,并且要使用木棍分层捣实。最后,上述工作结束后要进行网路设计。为确保起爆网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工作宜采用孔外毫秒微差延期网路。

1.2 风镐破除法

拆除施工期间,首先要搭设支架,并利用人工风镐进行混凝土结构的破碎。这一期间,要结合气焊切割施工,以便快速地拆除内部钢筋。一般来说,采用这一拆除施工技术的工效能够达到25m3/d左右。该施工方法的安全度相对较高,施工期间产生的振动较小,因而不会对基坑产生严重的变形破坏。但是,采用这一施工技术需要对现场的人员、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施工进度相对较慢。

1.3 机械切割法

与上述拆除技术相同的是,采用机械切割技术首先需要搭设支架,同时要将内支撑底部顶紧。之后,就可以着手开展分段切割施工,所拆除的碎石通常借助吊车吊出。该工法的工效可以达到54m3/d左右,并且施工期间不会产生噪声与灰尘污染,对于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采用切割法施工时会增加施工成本,具体施工期间应注重多种拆除施工技术的结合使用。

1.4 炮机破除法

在应用炮机破除技术进行内支撑拆除施工时,首先应进行炮机坐落平台的垫设。具体施工期间,可以利用炮机进行混凝土的破碎,同时配合人工气焊技术进行钢筋的切割。这样一来,就能显著提高拆除效率。拆掉的碎渣可以利用挖机装吊斗,并借助汽车运出。该技术的工效能够达到47.5m3/d。如果利用该技术能够节省成本,但是施工进度相对较慢,并且施工期间产生较大的振动,甚至可能引发基坑变形问题。

1.5 人工拆除

在一些细部构造中,通常需要借助人工拆除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对建筑结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施工期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并且对施工人员的自身安全有着较大的威胁。

2 案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某建筑的占地面积为18931.0m2,其中深基坑的面积达到了17150m2。该深基坑使用的支护方式为常见的“排桩+内支撑+锚索”。在支撑平面中,采用的是双圆环形式。在该工程中,内支撑截面的最大尺寸为1700mm×800mm。另外,钢筋采用的是φ28,φ25以及φ12。此外,支撑梁所使用的混凝土等级为C30,环撑结构采用的是C40。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工程中内支撑混凝土使用的方量相对较大(20000m3左右),并且内支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40,混凝土内部分布着大量的钢筋(3000t左右)。

2.2 拆除施工技术研究

2.2.1 拆撑顺序

具体拆除施工中,考虑到后浇带的位置较为特殊,因而拆撑工作中总体上自东向西进行依次拆除。同时,拆除期间合理组织拆撑与下部结构的流水作业。另外,拆除施工中遵循对称拆撑的重要原则,在进行每个区域的支撑大面破拆工作之前,安排专门的施工人员对连系梁和腰梁进行断开。这样一来,可以使应力得到有效的释放。之后,再组织人员将主梁和腰梁、压顶梁进行断开,同样使得应力得到有效的释放。其中,图1所展示的是应力释放平面图。具体施工期间,统筹安排各类拆除工法,并对现场的人员、设备等进行严格的管理与协调。

图1 内支撑拆除施工应力释放平面

2.2.2 方案选择

在进行拆除工作之前,主要拟定了三种不同的施工方案。方案一:该工程可采用的拆除方法以机械拆除为主,并辅以人工拆除等众多方法。施工时,先利用机械(镐头机等)进行施工作业,在一些机械无法到达的位置,以人工空压机辅助施工,进而对内支撑进行有效的凿除。方案二:施工期间还可用到静力爆破技术。由于氧化钙爆炸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膨胀压力,因而混凝土会出现径向裂变,最终产生破裂的现象。相对于其他拆除工法而言,静态爆破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相对较高,同时施工期间不会出现飞石问题,也不会对周围建筑结构和土体产生剧烈的振动,因而施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方案三:施工时还用到了爆破拆除技术。该技术应用期间自下而上分层实施。首先,施工时应先在设计点位处进行支撑梁的全部切断。之后,再利用分段微差松动爆破工法进行拆除。技术人员在分析了现场的具体情况之后,最终决定采用方案一,施工时重点对支撑梁换撑进行严格把控,并协调各部门做好渣土的转运。

2.2.3 环境监测

监测工作的重点是周围环境的污染以及基坑的扰动程度,通过做好环境监测,可以为拆除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同时还可及时了解到内支撑的内力变化状况与变形状况。在本工程中,重点监测的是卸荷阶段内力分布状况以及重分布状况,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及时的汇报。

3 结束语

在进行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阶段,通过混凝土内支撑结构的应用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同时还能节省15%~20%的建筑材料。但是,在进行拆除工作时应引起技术人员的重视,根据现场实际状况选取科学有效的拆除技术,尽可能降低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猜你喜欢

工法深基坑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预制内隔墙板板优点及工艺工法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沉井压沉工法施工技术
基于FLAC3D的深基坑开挖模拟分析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N-JET工法在大粒径砂卵石地层止水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MJS工法与冻结法结合加固区温度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