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多媒体视频案例的筛选策略

2020-04-25付爱萍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时事政治案例法治

付爱萍

(河北省盐山县教育局 河北 盐山 061300)

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概念抽象,知识理论和原理也难以理解,因此,当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时,他们往往不会有很高的学习兴趣。此外,在大多数学生的记忆中,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经常由教师讲,学生听课做笔记的教学模式,班级里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状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进一步普及,计算机多媒体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增强了课堂活力,让原本枯燥的道德与法治课变得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特别是抽象的概念、原理被生动的显示到大屏幕,学习效果明显提升。但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意识到多媒体视频案例的筛选是运用多媒体辅助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关键。在此,笔者就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多媒体视频案例的筛选谈一谈具体做法。

1 多媒体视频案例的筛选要符合教学内容的主题

这是筛选多媒体视频案例的最基本原则。因为只有视频案例的主题符合教学内容的主题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辅助我们的教学。例如,学习《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一课时,这一课主要是结合我国目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来阐述如何保护环境、如何珍惜资源,以及不保护环境以及浪费资源的危害性,教育学生理解和应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理论原理。教学对象是当代中学生,他们虽然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传媒对环境保护、珍惜资源有所了解,但只是了解一些表面上的问题,对如何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来治理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不是特别了解。而这些问题又很抽象,很有必要需要老师在课前备课时选择一些与本课密切相关的视频案例,来辅助本课的教学。

2 多媒体视频案例的筛选要追随时代步伐 反映时事特点

道德与法治课这门课的教学离不开时事政治。时事政治更多的是社会热点问题,内容更新很快,很多都是学生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了解到的。但是学生没有系统的学习时事政治,所以并不能很全面的掌握相关内容。为此,我们借助多媒体,把央视的 《新闻联播》特意安排到课堂中,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要事,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笔者要求学生一边收看,一边做笔记,随时记录新闻要点。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使得思想道德课紧扣时代主题。

3 多媒体视频案例的筛选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教材是近两年教育专家精心编选的,里面的内容通俗易懂,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很关注学生的生活。同样,多媒体案例的筛选也要筛选那些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案例,并且要围绕学生身边生活的案例,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教育效果好。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和朋友在一起》 这一课的时候,选用“高山流水”典故引入友谊的话题,完成“我的朋友图”的任务,并摘录了一些“名人名言”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友谊的看法,通过故事和名言使学生感受到交友应以“乐交益友、不交损友”为原则。通过视频案例充分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深入思考,深化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课教学主题的理解,挑选了一些名言警句来拓展教学内容,增强了说服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4 筛选的多媒体视频案例应该具有代表性 教育意义强

说服力强、有感染力的视频案例才能使教育效果更明显。因此,筛选的多媒体视频案例要具有代表性,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并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要充分考虑案例的教育意义。另外,视频案例也要具有娱乐性,才会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积极性才会提高。例如,在教学“人生难免有挫折”的内容时,挑选《感动中国》 中的先进人物、事迹作为本节课的视频案例,会大大提升教育效果。因为《感动中国》 中的事迹非常感人,感染力很强,特别是与学生的年龄相仿的人物,有的个人经历与学生的经历相似,这样的视频案例会使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顽强精神和不屈意志。

猜你喜欢

时事政治案例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时事政治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学习意义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