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在一起:“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2020-04-25

时代邮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秋秋医护人员志愿者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中,除了医护人员,还有无数人在坚守和奉献。这些平凡而可敬的人用真诚的付出汇聚成温暖的洪流。

“没想到的是,我当起了临时爸爸”杨秀林,民警

我今年56岁,从警已经23年。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对辖区情况进行了摸排后决定重点关注困难家庭和特需家庭。没想到的是,我当起了“临时爸爸”。

秋秋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在不同的方舱医院,秋秋自己在家隔离观察。家里人很着急,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在家,又不敢让姥姥姥爷上门照顾,怕传染给老人。

得知这个情况,我主动联系了秋秋的爸爸妈妈。我就住在所里不回家,可以利用休息时间照顾孩子,顺便给她送些水果、蔬菜等物品。

第一次去的时候,秋秋情绪很低落,话也不多。我能体会到她作为密切接触者、亲人又不在身边的恐慌。为了缓解秋秋的精神压力,我就问她,你喜欢吃荷包蛋还是水煮蛋?她说喜欢吃带黄、流油的煎蛋。我就教她怎么煎鸡蛋:锅里放油一定要烧热,冷油的话就会连窝(粘锅)。秋秋不会做饭,用火用电我都要反复叮嘱,比如做饭可以先用中火,晚上睡觉把电源插头拔掉等。我告诉秋秋不要去爸妈的卧室,还教她给客厅、厨房、卫生间门把手等物件挨个消毒。

现在,我每天会给秋秋量体温,让她跟妈妈视频聊天。最近,学校开始上网课,我又多了一个任务,就是督促秋秋学习。秋秋的作息时间更有规律,状态也越来越好。2月24日,我听到了这阵子最高兴的事:秋秋的妈妈治疗效果很好,很快就能回家了。

很多人问我,天天往社区跑,怕不怕?说不怕是不可能的。我当过兵,自身免疫力还可以,只要做好防护,我觉得问题不大。我已经快两个月没有回家了,等疫情结束,最想美美地睡一觉,亲一亲我的小孙女。

“只要有人有需求,我们就必回应”董守芝,社区主任

我们西桥社区常住人口有7351户,是个混合型大社区。社区距离华南海鲜市场只有2公里,早在下“封城令”之前,我们就开始了“四清一消杀”工作:清楼道、屋顶、阳台,用喷壶装上稀释的84消毒液,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杀。

“封城”之后,社区工作者、下沉干部和志愿者一起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到了拉网式大排查阶段,我们通过微信、电话、上门等方式,做到了社区内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的手机号都在社区里公示,我的手机除了凌晨2点到早上6点这几小时外,其他所有时段都不停地有电话打进来,每天得接100多通。电话那边有求医的、买药的、上班的、饭菜不够的……只要有人有需求,我们就必回应,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休息过。我们将社区的37个出入口减少到17个,每个口每天6人轮班看守;为了方便特困人员的生活,我们开展了送医、送药、送菜、送粮油食品、送心灵慰藉的“五送”工作。

正月初三那天,社区门口来了位求助者。为了带孩子治病,一家三口年前从红安县来到武汉,封城后没能回去,一直在酒店暂住,现在弹尽粮绝,连孩子的奶粉钱都没有了。我和同事拿了牛奶、方便面、口罩给他们,还帮着申报了3000元的贫困救助金。我想说,疫情之下,不能因为不是武汉人就不管;只要走进西桥社区的人,就都是一家人。

在抗疫过程中,社区是起始,如果社区做不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那医院的病人肯定还要增多。社区工作一方面要减轻医院压力,另一方面要阻断传染源,让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

在这次疫情中,降低感染率、防止蔓延,保障人民生活安定,就是我的工作目标,我和同事们正在为了这一目标努力工作着。

“那些在奉献着的人们照亮了我的灵魂”杨雪,志愿者

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如果武汉是一个人,那么它就像我们的妈妈,它倒下了,我们的生活瞬间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当武汉出现了这么严重的疫情,我心里很难受。武汉就是我的家,家里出了事情,子女们都想尽力。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每天睡觉前都要确定次日开车运往方舱医院等地的物资数额,然后再看看能否顺路接送医护人员。我还发起了一个名为“一封画信为你加油”的活动,每晚回到家就整理当天收到的画信,再把它们剪成视频,送给小朋友。

我做志愿者一开始是因为我妹妹,她是同济医院的护士。有一天早上7点,她打来电话,说护士长通知她去上班,但外面没车,问我能不能送她。当时我睡得迷迷糊糊,搞清楚状况后立马就答应了。其实当时我很害怕,挂了电话后,手都是抖的。我天天待在家里,根本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

直到第一次上路以后,我才发现事情没那么恐怖。想着我妹妹要上班,还有更多医护人员也要上班,就打算多接送一些人。这时一个朋友发现了洪山区团委的志愿者招募公告,我们就火速报名,成为了洪山区的志愿者。

有一次我开车送物资的时候,跟一辆军车并排等红灯。看见我的车上贴着志愿者的车标,当时兵哥哥就把车窗摇下来,给我敬了一个礼。那一刻我觉得,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有股力量会让人坚强。

在灾难面前,志愿者工作让我感受到了内心深处的光芒。在最困难的时期,那些在奉献着的人们照亮了我的灵魂,让我相信善良和希望永远存在。

“做快递员,这种时候就要出来送货”钱冉昊,京东快递员

受疫情影响,不少回老家过年的快递员无法正常返岗,其中就包括给金银潭医院定点配送的快递员。于是,我就担负起向金银潭医院送货这一特殊工作。

寄往金银潭医院的快递中,最多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心人士在网上下单后捐赠给医院的物资,包括口罩、消毒液、方便面、牛奶等。这些爱心订单,少则一天五六十件,多则一两百件。

订单大多是“盲投”,没有写明收件人,只让我们转交给医护人员。有些订单收件人的电话号码是空号,打给寄件人,对方会说:“帮我转交给需要的人就行,你们也辛苦了,也留一点吧。”

有人觉得去医院送货很危险,好在公司给站点配备了充足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手套。只要做好防护、勤洗手,就应该是安全的。

我每天早上7点前到达站点,和助理一起对全站进行消杀,还要给每个快递员量体温。每天早会上,除了当天的运营安排外,我跟快递员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注意安全,注意安全!

说实话,管着一二十人的站点,我担心他们每一个人,但这帮兄弟都挺乐观,有时他们回来会跟我报告,说今天出去送货,客户很感激,非要在微信上给他们发红包。

我觉得,做什么工作都要对得起自己的岗位。当兵就要打仗,我们做快递员的,这种时候就要出来送货。毕竟,这么多人被困在家里,网购的这些防护用品、生活物资都等着用,总得有人送。

“我愿意捐献血浆,去帮助更多患者战胜病毒”小李,新冠肺炎痊愈患者

我今年32岁,老家在湖北荆门,一直在北京工作。年前我回了一趟老家,大年初一回到北京。没想到,回京没几天,家里老人开始不舒服。后来,我和婆婆相继被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1月31日,我住进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南院区接受治疗。

刚住院时,我内心很忐忑,虽然自己症状较轻,但家里还有老人也被确诊了。我既担心2岁的孩子被感染,又惦记生病的老人。那段日子,护士常常陪我聊天,给了我很大的安慰。医生告诉我,这个病是可以治愈的,只要好好配合治疗,很快就可以康复。

住院期间,我常用手机和家人聊天。得知住在北京地坛医院的婆婆退烧了,家里的孩子也一直没症状,我才放下心来。医生告诉我,最终还要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打赢跟病毒的这场战争,所以我一直强迫自己多吃东西、多休息,好好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

后来,我看到新闻里说痊愈患者的恢复期血浆能救治重症患者。眼见自己一天天康复,我就特想捐献血浆,尽一点自己的心意。

2月18日,我和另外两名确诊患者经检查符合出院标准,成为丰台区区级定点医院首批治愈出院的患者。丰台区卫健委得知我们申请捐献血浆,就紧急联系了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经过检查,我幸运地成为北京首位符合捐献标准的新冠肺炎痊愈患者。

走出隔离病房,我就上了院子里的采血车。看着鲜红的血液顺着导管流进采血袋,我反而感到很平静。感谢医护人员把我治愈,我愿意捐献血浆,去帮助更多患者战胜病毒!

猜你喜欢

秋秋医护人员志愿者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我是小小志愿者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宠物狗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