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遏制只求形式的瞎折腾

2020-04-24王永霞

华声 2020年3期
关键词:满屏留痕基层工作

王永霞

為了城市卫生检查,深冬的清晨,基层干部被安排戴上红袖标,走上街头捡烟头;为了工作留痕和迎接一波又一波检查,有的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处理本职工作都得靠挤时间;工作要求反复变更,干了一半推倒重来并不鲜见……

部分基层干部吐槽的背后,是一些地方治理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重态度不重实效,反复“折腾”基层干部,好好的改革“真经”硬是被念歪了,更离现代化治理相去甚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就是穿针引线的人。基层干部扮演的是好政策与群众之间“连心桥”的角色,是政府形象的“代言人”。基层工作做得好,才能将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基层。

不过,近几年一些地方“折腾”之风渐涨。本就忙碌的工作之外,基层干部频频被“压担子”。上级机关一个“心血来潮”下发文件,要求地方搞评比创先,基层就得花大力气认认真真组织落实,几个月后好不容易交上一份“答卷”,最终却只是材料被上级机关塞进档案袋里了事;迎检工作到了打分关键期,猛然发现缺了某项需要“留痕”的材料,为了不“丢分”,基层就得加班加点补;手机里满屏都是各种工作群,早上介绍工作安排、中午汇报行踪、晚上回顾总结,时不时还得上传照片,每天光是这套流程走下来就要占去不少时间。

长此以往,基层干部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招架。然而,在有些上级机关眼里,基层稍微提出异议就是“不上心”的表现,就属于“态度有问题”,动辄批评问责。

一些基层工作落实为何陷入如此窘境?归根结底,与部分上级机关负责人“跑偏”的政绩观有直接关系。他们热衷于大干快上,喜欢拍脑门做决定,好大喜功,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基层上头的“婆婆”多,有两三个此类干部,就够忙活一阵。如此一来,偏废了主责主业不说,工作实绩不明显,老百姓不满意,最终贻误的是发展时机,更凉了民心。

都说基层干部要经得起“折腾”,可此“折腾”非彼“折腾”。真正的“折腾”是经得起历练,担得起责任,在本职岗位上做出老百姓认可的成绩。这样的“折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应该多一些。如果只是头脑一热,只求形式没有内容的“瞎折腾”还是不要为好。

摘编自《半月谈内部版》2020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满屏留痕基层工作
晚祷书(外一首)
近 春
固本强基 推动基层工作取得实效
实施留痕管理 推进“两责”落实
开展“五区”联动推动基层工作新发展
抓好六个『切实』 创新基层工作
基层工作是关工组织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