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掘心灵的通道

2020-04-24叶梦

星星·散文诗 2020年1期
关键词:同质化散文诗潮流

叶梦

“就散文诗而言,我们如何在当下写出高质量的作品?”面对这个命题,仿佛面对一个陷阱,我犹豫着要不要跳下去?

目前的一切对于我都是新奇的,散文诗的多元发展让我看到散文诗文体潜在的生命力。作为过去与现在以一个热爱散文诗的作者与读者,我试图从个人阅读经验出发,或者从我有限的创作实践出发来谈一点体会。当然,因为是个人的视角与创作路子、个人的写作经验、世界观、知识结构、语言感覺、艺术追求、表达习惯等都不一样,也就是一家之言。

关于个人能量场的构建:

回顾自己四十年创作,曾经试过多种文体写作,而只有在创作散文诗的时候才会有最自由的创作状态。散文诗适合抒写主观心灵,就像美术作品里的抽象画,给我们一个比宇宙更大的空间,可以天马行空用文字结构心灵的交响曲。

首先,我把每位散文诗人看成一座建筑,这建筑是一座能量场,有永不枯竭的能量与创造力。散文诗就是这个能量场的通道,也是散文诗人心灵的通道。

散文诗人构建自己的能量场,这比写什么怎么写更为重要。

如果这座建筑的能量场足够大,气场逼人,修炼到这个份上,你摊开笔墨便可以信笔拈来,世间的万物都可以作为你写作的由头。写作就可以进入下意识的状态,届时所有潜在的词语喷涌而出,意境节奏浑然一体,传说中的自由之境就出现了。

关于“生”比“熟”好:

与当下的散文诗的潮流保持适当距离,当下的潮流语境、思维惯性以及隐喻、意象等一切惯用的符号套路,尽量避开,与之拉开距离。

好的散文诗人应该有一种自觉抵御流行风格的暗示与不被同化的本领。

有时候,我们读到一首散文诗,作品具备了所有散文诗元素,语言美,意象奇,一看就觉得写得很熟练,但这一类作品就是似曾相识,那是按照一般的思维模式写出来的熟练作品,因为熟练所以同质化的概率较大,即使写得无懈可击,但似曾相识,读者会嫌腻。

忽略技巧,个性的魅力唯上。尽量写得让人感觉“眼生”,从来没有见过的。

“生”就是要走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好比站在悬崖,有粉身碎骨的风险,置自己于死地而后生的绝境。唯有这样才可以另辟蹊径,获得一种“生”的感觉。

生疏与熟练之间的差别就是:“生”是不重复自己的创造,“熟”有可能是重复自己与别人的笔墨。

关于“质疑,独立,任性,唯一”:

这八个字,这是我自拟的写作要诀。

我喜欢在写作中保持强烈的质疑精神,坚守独立的个人表达,让自己的作品带有鲜明的个人印记。

一定要有独立的个性,独立特行就是与别人拉开距离。

你不妨任性一点啊,抵御潮流,我行我素。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有一种与别人区别的个性与语言特质,避免了同质化倾向。

因为是个人的,也就是唯一的。如果是别人也写得出的同类作品,感觉自己的写作失去了创造的价值。

猜你喜欢

同质化散文诗潮流
同质化管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青年写作同质化现象”二人谈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散文诗创作需要突破
散文诗,放逐心灵的天空和旷野
提起散文诗,我总难免悲壮
潮流
潮流
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