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师的诗意书写

2020-04-24语伞

星星·散文诗 2020年1期
关键词:诗人语文工作

语伞

第一次见到诗人风荷,是在上海虹橋机场2号航站楼,我们同机飞往贵州茅台,参加《星星》诗刊的笔会。

候机时,我们从写作谈到工作。诗人风荷是位中学语文教师,三十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给她积淀了写作的养料。工作中,她不但给学生启蒙写作幼芽,也给教师们上写作示范课,更是坚持写作多年。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风荷升学时毫不犹豫填报了师范专业。师范一毕业就在故乡梁弄镇的学校开始了教学工作。后调入余姚市一所中学教书。一届一届毕业班送走了,又迎来新生,她在那三尺讲台上奉献着青春和热爱。在高强度的教学工作中,她一点也不懈怠。带领着她的语文教研组进行教学研究,培养年轻的语文教师。直到几年前,她调入了现在任教的余姚市兰江中学。在兰江中学依然执教语文,早出晚归。不管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她总能做到情不溢,态不失。

诗人风荷,本名何桂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在“中华诗词之乡”浙江余姚梁弄镇。山清水秀的江南,一景一物都泛着诗的律动和神秘,也使她的文字比一般的女诗人多了一份细腻和灵气。而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她的工作又带有自觉的责任感、使命感,时时葆有温暖、明朗的心境,坚信积极向上的力量,要让“孩子们小鸟一样欢快”,要“让枯草在阳光中焕发生机” 。无疑,在三十年的教学生涯里,“传道授业解惑”,她做到了“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对于“如何让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诗人风荷想了许多办法。她将诗人和语文教师两个身份完美融合。课堂上,她不仅用丰厚的文学知识储备让一篇篇晦涩难懂的古文变得通俗易懂,还把课本知识与生活结合,让学生更加了解文章的内涵。课后,她主动帮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同时向他们分享诗歌的魅力。她授课的班级中涌现了许多热爱文学、热爱创作的学生,这些学生创作的作品更是屡次在作文大赛中获奖,或者有辅导的学生作品刊登在省级杂志上。

一位参加培训的教师听了风荷的课后这样写道:“身处一线语文教师的,经常教导学生平时就要写随笔积累写作素材,其实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身体力行,我想只有自己能写会写善写才能更好教会学生写作知识。”风荷是一位用心写诗的诗人,更是一位用心教书的老师。

多数诗人都在愿望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中徘徊,作品中难免流露出某种怨艾和纠结。而风荷一直喜欢着教师这份工作,并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敬意。因此,她的作品有一种难能可贵的明亮和通透。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希望自己随时都能展开教学和文学的双翼,以缓慢而优雅的姿势,把每一瞬,都走成蝶舞的一生。”她如是说。一位深爱李清照、苏轼、纳兰容若的女子,她应该有一双古典之美的蝶翼;一位喜欢荷尔德林、叶芝、阿赫玛托娃、希尼、艾米莉·狄金森、巴列霍的女诗人,她完全可以练就从容而优雅的姿势。

在风荷看来,教师就是诗人。她认为写诗是发现、创造和传递美,而教学是塑造美。诗歌的责任和担当,在于诗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教师在于丰富知识,言传身教。每天都给自己的工作留下一笔,不管是浓墨重彩,还是轻描淡写,已经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认识风荷,我们在同一个精神领域里,发现和创造另一个自己。

猜你喜欢

诗人语文工作
“诗人”老爸
愤怒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我的语文书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