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熟悉的生活写成诗 (创作谈)

2020-04-24风荷

星星·散文诗 2020年1期
关键词:散文诗题材诗意

风荷

写散文诗多年,但真正把熟悉的生活,特别是工作写成诗,涉及很少。很多时候都是在写些虚无缥缈的心境,或者说小女子情怀。虚空而高蹈似乎也成为了当下诗坛的一个通病。人人都在提倡要有难度的写作,殊不知它就是要植根于生活,多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对于散文诗的难度写作,不仅仅在于语言新奇,构思精巧,还在于情绪掌控和声律和谐是否恰到好处。

当然,题材是很关键的。熟悉的题材肯定跟自己的职业有关。我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很喜欢这个工作。记得当初升学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就只填报了师范专业。

一晃工作三十年了,两点一线的生活,看起来似乎缺少诗意。写诗也有些年了,一度沉迷在婉约而唯美的虚幻里,把熟悉的生活遗忘了。静下心来,近来对自己的诗歌创作有深刻的审视和反思。回过头去看之前的诗歌写作的确很碎片化、情绪化。作为一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这一称谓,是该有深刻的领悟了。对于一个长期坚守一线的教师,对教育和教学有太多的感想,也有莫大的欣慰,一个个感人的激奋的场面在我脑海里浮现。比如备课,上公开课,给青年教师作诗歌教学专题讲座,给文学社的孩子们辅导阅读和写作的情景,以及撰写课题、外出学习取经等等,弥久不忘。

近期,我便给自己规定了散文诗写作的两种取材,一是关于故乡,二是关于教学。一段时间之后,竟也写了不少。特别是教学这一题材,一写起来似乎就收不住笔了,围绕工作和生活一下子创作了二十多章。

熟悉的生活和散文诗的结合,让我找到了写作的自信。从构思到下笔,再到主题升华,就像站在讲台上一样挥洒自如。

《一个夏日的早晨》自然也有了诗意。角度和语言上区别了之前写作的虚张声势。因为这是校园的早晨,有对知识的渴望,更有洒下阳光的温暖,孩子们如花朵一样,朵朵向阳。写好后读一遍,居然自己特别喜欢。每一句都那么实在,意境也比之前的作品有了更深的一层。

我从备课、上课和教育孩子等方面,进行系统创作。摒弃无病呻吟,把熟悉的生活写成诗,于是就有了《备课》《板书》《办公室哲学》等几章。当然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从工作和生活中去发现和挖掘诗意。因为诗歌重在发现,而不是一味地照搬生活。需要的是思考和提炼,传播生活之美。

一个学校以最崇高的目标,传递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作为教师,自然有重大的责任。耕作在左,收获在右。一腔泥土的呼唤里,是春花的期盼。是的,相信每棵禾苗都会开花,只要用一颗初心坚守住头顶的一片蔚蓝。

漂亮的教学楼掩隐在树丛花香里,教室窗明几净、宽敞明亮。孩子们阳光活泼,但也有一些因各种原因或自闭,或缺乏上进心,比如我笔底的《叛逆的云朵》里的孩子。但只要教师用心去点亮他们心头的灯盏,我想每一个孩子都会把一片片光擎高。像一只只小鸟,在老师们辛勤的培育下飞向远方,带着思想的火种。也许一路上还会遇到戈壁和荒滩,但年轻的血液流淌着激情,青春的心田早已储蓄了足够的阳光。不久的将来,他们都是祖国的栋梁。

雄浑的太陽有不朽的光芒,花朵的信念始终挺立。多么美好的一切,教师像太阳,孩子们就像天使,也像窗外绽放的凌霄花,充满朝气。一张张青春的脸,一株株的葱茏。时时发出迷人的光芒,反过来感染着我。

晨曦,斜阳。早出晚归,一天天的耕耘,一边是勤奋,一边是感恩。我还会用心工作,并继续在教学这个题材上写下去。感谢散文诗这种凝聚着灵魂的书写方式,立意的精辟,辞章的跌宕,足以应付心灵的情绪、思想的起伏和知觉的变幻。亦可达到思想深度和内容挖掘的高度统一,幸哉。

猜你喜欢

散文诗题材诗意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虫子的诗意奇旅
永恒
冬日浪漫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散文诗创作需要突破
散文诗,放逐心灵的天空和旷野
提起散文诗,我总难免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