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音提琴入门教学之我见

2020-04-24王慧君

乐器 2020年3期
关键词:低音提琴手型音准

文/王慧君

低音提琴(double bass),擦奏弦鸣乐器,又称倍大提琴、倍低音提琴、低音贝斯。低音提琴是提琴家族中体积最大、发音最低的弓弦乐器,它是乐队中音响的支柱,基本节奏的基础。多年的教学使笔者对这件乐器的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希望通过思考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在学习低音提琴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尽快提高演奏水平。

一、学情分析

低音提琴的形制对学习者的年龄有一定的要求,目前来看,中学开始学习低音提琴的学员占比较大。这些孩子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较快,对肢体的支配能力比较强,对音乐知识有一些储备,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标准的教学设计帮助他们开启学习低音提琴的热情,让他们对这件乐器充满兴趣。

二、全面的理论知识

从认识乐器到乐理知识都需要全方位思考。首先从乐器的形制讲起,让学生认识乐器的各部位名称,最关键的是对乐器的独奏与合奏的身份有准确的认识。低音提琴声音庄重而深沉,琴弦的振动比较缓慢,这个特点在独奏时可以忽略不计,在乐队合奏时则要考虑到乐器本身的性能,发音迟缓,声音穿透力较弱,在乐队合作过程中要有“超前意识”,根据乐曲的要求早一点演奏,找到与乐队合适的契合点发声,做到天衣无缝,完美诠释乐曲的内涵。

三、科学的训练方法

(一)右手的运弓

科学的分析乐器发音原理,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快速提高演奏水平。低音提琴的演奏右手持弓,通过左右运动完成琴弦的振动,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琴弓运动是个物理现象,通过物理现象来规范运弓的方向和速度,从而拉出优美的声音。首先要认识和掌握琴弓的运行速度,在力度相同的情况下,运行的速度越快声音就越大,反之声音变小。其二是运弓的方向要一致,既推弓和拉弓的方向尽量保持一致。比较常见的问题是:推弓时弓尖容易向左下方运行,而拉弓时弓根又容易向右上方行进,这样的演奏会导致琴弓在运行过程中除了左右运动外还增加了琴弓与琴弦上下的摩擦,上下的摩擦会导致琴弦振动波形的不规则,从而影响演奏的音色。

通过对乐器物理性能的分析可以帮助学员建立科学的运弓理念,从而对练习方法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左手的手型

左手的手型成半握拳状搭在指板上,左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音准,除了固定把位的音准还要考虑换把过程中音准的把握。笔者认为:手型的固定要遵循两个原则,“松”且“通”。

“松”是要保证手指在指板上可以自由地跑动;“通”则要将身体的力量传递到大臂、小臂、手腕直到手指。演奏过程中“松”和“通”配合协调,做到松而不散,通而不僵。固定手型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演奏,所以,在固定手型的过程中要帮助学员辩证的分析个人条件来确定手型,而不必让学员陷入为了某种手型而忽略了个人感受的误区。

(三)科学的训练方法

音乐是由节奏和旋律构成的,所以在日常的练习中,笔者用种两种方法解决音准和节奏的问题。

1.音准

解决音准最好的办法就是音程的练习,音程的基础是大二度和小二度,在根音相同的情况下向上做大二度和小二度的练习,然后再做大三度和小三度的练习。以此类推,让学员建立准确的音高感觉,同时建立准确的肌肉记忆,笔者经常会和学员讲:“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将左手的音准概念转化为键盘乐器的感觉,每一个音程之间的位置要相对固定,这样在演奏过程中的音准才是大概率的发生,否则就会出现“多米诺效应”,一个音偏高或偏低,后面的音都会受影响”。音准是音乐最基础的条件,由于低音提琴的体积较大,音频较低,想要解决音准问题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只有从细节处下手,才能夯实基础,为将来的演奏做好铺垫。

2.节奏

解决节奏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入门开始就要使用节拍器,从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开始用节拍器练习,由简到繁进入复杂节奏型的演奏。用节拍器练习的目的是建立准确的节奏和速度概念,从而解除对节拍器的依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帮助学员完成对音准和节奏的预设,就是练习过程中经常会提醒学员认真看谱,眼要走在手前边,就是眼睛在看谱的同时大脑要准确处理看到的信息,从而传达给手什么时间用什么速度、弓法、指法完成这些文字信息,同时要对谱面信息转化为音响效果,声音出来以后再通过耳朵确定音准和节奏是否与大脑处理的信号相吻合,一首乐曲要不断完成这样的信息处理,在处理信息过程中速度越快准确性越高就证明学员在演奏过程中的准备越充分,学员的这种预设决定了演奏水平的高低和演奏的成熟度。

3.气息

如果说音准、节奏是一颗颗珍珠,把这些珠子串连成一条有价值的珍珠项链的就是气息。在乐谱上有关于气息的表情记号,然而演奏家出神入化的表达却不仅仅是谱面信息的绝对输出,还要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这也就是艺术的千人千面的特点。相同的乐谱不同的演员对乐曲的处理是不同的;甚至相同的演奏家在不同的场合、年龄对相同曲目的处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这种改变就是被内化了的气息的改变。

想要建立良好的音乐感觉,从教学的开始就要强调每一个动作都要设计一个合适的气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说在一弓开始时,除了要有正确的演奏方法外,还要有和这个动作相匹配的气息,从这个观念第一次传达给学生到学生可以稔熟于心还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理解。然而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学员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就很难建立起对音乐独到的见解和自己的演奏风格。

四、多维度的思维方式

“维度”是指事物“有联系”的抽象概念的数量,“有联系”的抽象概念指的是由多个抽象概念联系而成的抽象概念。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们观察、思考与表述某事物的“思维角度”,简称“维度”。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解决音准、节奏、技术等问题外,还要帮助学员建立多维度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会决定学员未来专业道路的高度和深度。

学习音乐的过程是将谱面信息转化为情感记忆的过程,是理性认知到感性体验的飞跃,这是与其他学科完全不同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学习数学、语文需要处理的是编码信息,完成的是逻辑思维,而学习演奏低音提琴要完成编码信息对情感信息的转化,这种信息的转化要求学员不断提升个人演奏技术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对声音的感性认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品味,通过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再完成对技术的日臻完善。在技术和艺术互相交错上升的过程中完成学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学员从开始接触乐器的时候,老师就要用全局观的角度帮学员认识低音提琴的特点,在技术训练过程中又要从基础、从细节做起,从而帮助学员建立良好的音乐表演意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有的技术训练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从练习曲到乐曲,从视奏新谱到熟练地演奏,对每个音蕴含的艺术内涵都要深挖,从而提高低音提琴练习的质量。

猜你喜欢

低音提琴手型音准
低音提琴作品演奏的理性把握
白石塔
一个电话耳边响
对称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低音提琴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二胡演奏中左手固定手型的三个阶段
低音提琴演奏技术对其音色的影响探析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