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全问责机制防止预算监督出现死角

2020-04-23罗含生吕兵李智

公民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结余监督机制预算编制

罗含生 吕兵 李智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见效,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加之管控政府债务规模的压力,多数地方政府“缺钱花”成为了一种常态。即便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依然形成了大量的预算结转结余资金,出现了一些重点项目建设缺钱花,另一些项目的钱又花不完,年终形成大量结转结余资金的怪现象,导致了各预算单位苦乐不均、年底“突击花钱”等与国家政策及人大监督相悖的预算决算行为。

出现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些预算单位贯彻落实决策部署不够到位,财政政策不够完善、不够公开,预算编制及执行不够规范,绩效评价实施相对滞后等,政策对支出预算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不强,地方人大审计监督体制机制存在薄弱环节,审计、纪委监委监督合力不足,执纪执法力度不够等导致的。

对此,党中央于2018年出台了《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这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的重要举措,更是对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规定的细化和深化。这给各级人大如何审查监督好预算包括预算结转结余资金及其政策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遵循,让财政资金“躺在各预算单位睡大觉”的预算结转结余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严格执行“三公开”

搞好地方人大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监督,应该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严格政策公开、执行公开、结果公开的“三公开”,实现预算全程公开,并完善“全过程、全方位”预算审查监督体制机制。

进一步完善政策。要正确处理好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的关系,处理好事权与财权的关系,处理好政策设计和政策落地的关系,对已有各类财政政策进行梳理和评估,为落实“意见”和各类政策创造有利条件,推出适应新要求的政策,特别是一般和专项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及制定统一规范的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等政策措施。

彻底落实预算公开。公开是最好的监督。特别在政策方面、执行环节和结果要全部公开。通过公开,一方面能强化政策对支出预算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促进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使支出預算更加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督促推进财政绩效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预算单位预算编制质量和执行规范化水平,提高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预算法治意识,进一步强化预算法律法规的权威。再一方面,对避免政策实施偏差,做好总预算和部门预算编制,确保预算安排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宏观经济政策相适应,做到预算编制、执行的紧密衔接,都有重要的意义。

加快绩效评价实施步伐。一是依托全市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加强预算绩效评价数据库建设,以进一步建立健全支出预算绩效评价全过程跟踪评价机制,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二是切实加强支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建立健全支出预算绩效的奖惩机制,并与上级对下级目标考核结合起来,与领导干部的奖惩结合起来,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完善预算审查监督机制

完善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机制。要切实实施好预算法律法规,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深化和细化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这就需要完善监督机制,特别是预决算全过程预算均衡监督、全方位预算严格监督的预算监督机制,努力推进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科学化、法治化、民主化。以更完善的全过程均衡预算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地方各级人大要针对预算法律法规执行的每一个环节,注重分层制度设计,强调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上下联动,“刚柔”并举,防止预算法律法规执行不均衡。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及所辖部门的督促和管理,定期开展督查活动,防止预算监督出现死角。以更完善的全方位严格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全方位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是胡抓乱挠。地方人大要在建立健全预算监督相关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在制度框架之下做好全方位的预算监督工作。要建立对人大代表尤其是人大机关有关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实现“内行监督”。要提前介入预算草案的编制,对支出预算政策的指导和约束,特别是在贯彻和体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方面提前了解、沟通,把审查监督触角延伸。要建立人大对结转结余资金的动态跟踪监督机制,充分利用好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及时进行分析对比,找出问题,进行改进。

探索改革审计机构体制,健全问责监督机制。一是将政府审计部门划由同级人大常委会领导,以增强审计部门的工作独立性,严格履行公共财政审计监督的职责,减少“屡审屡犯”“犯而不纠”“犯而难纠”问题,切实把好预算执行第一关。二是进一步完善审计监督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制度,充分利用审计成果,加强预算及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适时开展专题审议,加大对审计结果的利用,加大跟踪督促检查力度,使处理意见落到实处。三是健全纪检监察联动机制,建立纪检监察部门每一年度对重点部门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的制度,有效堵塞漏洞;建立审计、纪检监察问责联动制度,从严从快处理预算违纪违法行为,加大问责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同时,构建媒体舆论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将监督的结果及时公开,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作者单位:合川区人大常委会)

猜你喜欢

结余监督机制预算编制
浅谈35kV总降压变电站运行管理
试论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浅析预算编制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
浅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
对财政结余资金管理的思考
全国社保基金滚存结余近4.5万亿元
那些话